盘点中国哲学史上的“天人思想”(上)
对于中国哲学的总结,一言以蔽之,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中国哲学探讨天人的智慧。先秦诸子哲学是中国哲学的“黄金时代”,天人之学亦肇始于此。而后发展到宋儒,天人合一的思想更为发显。他们认为天根本性德含于人的心性之中;并借此来阐述自己的心性论。天人思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
在前诸子时代,就已经有了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尚书》中提到“天命靡常,惟德是辅”以及《诗经·大雅·荡之什》中提到的“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这表示天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只辅助有德行的人,并且人们善良的德性来自于上天的禀赋。
到了先秦,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孟子为显。向世陵先生讲,孟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率先对天人合一理论做了阐发。孟子天人合一观侧重于“天人相通”,他认为天之根本性德含于人之心性之中。因此他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告子上》)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即为心思而可得者,并且孟子认为“仁义礼智”对于君子而言,是“性焉,不谓命也”。他说:“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尽心下》)
也就是说:人的天生欲望虽然属于“生之谓性”的天性,但是君子却将它们称之为“命”,因为它们的得与不得有外在的偶然性。“仁义礼智”也可以称之为“命”。但君子只要“尽心” 便能做到“知性知天”。所以“仁义礼智”对于君子而言,是属于“性”,而不是“命”。
老子对于“天人合一”的论述,集中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老子将天道自然与人道有为对立,认为应当从天道的无为推出人道的无为。在老子的时代,仁义礼智已经变质成了统治者实现自身欲望的工具,因此他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三十八章)他将仁义礼解释为失道而后得到的。“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六十五章)体道的境界就是摒弃人道的仁义礼智等伦理,回归自然。
庄子继承了老子的这一精神。《秋水》言:“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 不要用人事去非毁天然,要达到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的天人合一的境界。
到汉代董仲舒,他对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侧重于阐发“天人相类”。他在《春秋繁露》中详细解释了“人副天数”:天地之符,阴阳之副,常设于身,身犹天也。……天以终岁之数,成人之身,故小节三百六十六,副日数也;大节十二分,副月数也。在小编看来,“人副天数”之说,有牵强附会之嫌,它认为天人在形体上是一样的 只不过大小不同。
天人合一的思想至宋明有了更深一步的发展,宋代诸儒都借此来论述自己的心性论,以致后世形成了空谈心性的学风。
栏目策划:清圆;图文编辑:疏桐
知行合一 · 2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