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修辞手法

一、常见修辞手法

1.比喻

定义:用某一具体、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即打比方,帮助人容易深入理解。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简洁,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比喻词(喻词)。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1)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2)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喻体)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3)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2.比拟

定义:借助丰富的想像,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令文章更生动。

(1)拟人

定义: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例句:

①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③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

(2)拟物(借物喻人)

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例句:人群不顾一切,涌了上来。

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例句:火山发出一声咆哮。

3.借代

定义: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

作用: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使文笔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和幽默感;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1)部分代整体

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例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2)特征代本体

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句: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去……——《故乡》

(3)具体代抽象

例句:南国烽烟正十年。——《梅岭三章》

(4)工具代本体

例句:等到惊蛰一犁土的季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榆钱饭》

(5)专名代泛称

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例句: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最后一次讲演》

(6)以结果代原因

例句:令人捧腹——捧腹是捧着肚子,捧腹的原因是出现笑话或令人发笑的东西。以“捧腹”的结果代之“笑话”等令人发笑的原因。

(7)形象代本体

例如:上面坐着两个老爷,东边的一个是马褂,西边的一个是西装。

4.夸张

定义:对事物的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故意地夸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1)扩大夸张

对事物形状、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例句: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

(2)缩小夸张

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例句: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

(3)超前夸张: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把先出现的说成后出现。例句: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5.对偶

定义: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相近,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易于记忆,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1)正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句: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

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

6.排比

定义: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或增强表达效果)。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例句: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7.设问

定义: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或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总的作用是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也可以婉转表达情感,引起读者思考和重视,领会主题。

例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激问、反诘、诘问)

定义: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表达鲜明,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反复

定义: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即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作用: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分清层次,加强节奏感的修辞效果,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1)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二、其他修辞手法

1.引用

定义: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为明引和暗引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1)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2)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2.反语

定义: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作用:产生幽默感与讽刺性,有时比正说更有力量。

例句:(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3.通感

定义: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作用:通感的运用可以收到令人回味无穷的效果,其表达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它能化抽象为形象,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能由此及彼,勾起人们丰富的联想;它能不拘一格,行文活泼;它能准确表达,含意深远;它能充实诗文的意境,构成特殊的艺术美。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4.双关

定义:利用词的多义及同音(或音近)条件,有意使语句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就是双关。

作用: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1)谐音双关

例句:

①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杨”实际上是指杨开慧,“柳”实际上是指柳直荀)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丝”即“思”的意思,以此来表达男女之间的爱情)

(2)语音双关

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这种修辞在歇后语中经常出现。例如:

①茶壶里煮饺子——心里有嘴倒不出

②老太太抹口红——给你点颜色瞧瞧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5.互文

定义:带有修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在古文中,把属于一个句子(或短语)的意思,分写到两个句子(或短语)里,解释时要把上下句的意思互相补足,就是互文。

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例句:

①秦时明月汉时关

②烟笼寒水月笼沙

③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④主人下马客上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三、方法点拨

(一)比喻与比拟的比较

比喻和比拟,都是加强语言形象性的修辞手段,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修辞方式。

1.比喻与比拟的性质不同、作用不同

比喻是用与本体事物有相似点的另一事物作比'也就是打比方;一定得有相似点,通过相似点使本体同喻体联系起来,唤起人们的联想,使人更具体地惑知事物。比拟即模拟,它是用乙事物具有的特性(包括称渭、动作、行为等)写甲事物,或者说是把乙事物的特性“强加于甲事物。乙事物—般是有生命力的,能活动,有感情的;它比甲事物具体实在,于是本来较抽象、不太实在的事物变得具体实在了,当然就增添了语言的生动性。由此可见,比喻强调的是甲乙两物的相似性,而比拟却是利用它们之间的不同特性,使两体融为一体,这是区别比喻和比拟最重要的标志。

例句:

(1)他确乎有点像一橡树,坚壮、沉默,而又有生气。(老舍《骆驼祥子》)

(2)真理它却不会弯腰。(臧克家《胜利的狂飚》)

分析:(1)句从树的外形特点联想到样子的外貌、气质特征,两者有相似点,也属比喻。例(3)“月亮”“星星”本是无生物,并无“露面”“惊散”这样的特征,现以生物的特征描写它们,只是为了让其情态逼真,跃然纸上,这是比拟。(2)句将无形的抽象物“真理”人格化、形象化,也属比拟。

2.比喻与比拟的句式结构不同

比喻句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借喻虽然不出现喻词和本体,但可以变换为有喻词和本体的明喻、暗喻。不管是哪一种比喻,始终都有喻体;比拟句主要是借助想象,将本体模拟为人的或物的某种行为、动作或情态,不论是拟人,还是拟物,始终都无拟体。

例句:

(1)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大海(袁鹰《十月长安街》)

(2)我们之闻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3)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高尔基《海燕》)

分析:(1)句是暗喻、由本体(长安街)、喻体(大海)、喻词(成)构成。(2)句是借喻,借“厚障壁”比喻“我”与闰土之间形成的隔阂。它把本体和喻词都隐去了,只用喻体代替本体。(3)句是拟人句,将“波浪”当作人描写,赋予它一些人的动作和思想感情。比喻和比拟虽然是两种党见而又容易混淆的修辞格,但只要我们把握了区分两者的要领,就会一目了然。

(二)借喻与借代的区别

借喻和借代都是隐去本体,只出现客体(喻体或借体)的辞格,因而容易混淆,下面介绍简便的辨析方法。

1.看本体和客体之间是否有相似性,没有相似性的肯定不是借喻。

例句: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

分析:旌旗:旗帜的通称,这里指部队。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高台上点燃起来作报警用的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大家想想,“旌旗”和“军队”,“烽烟”和“战争”之间没有任何相似性,因此可以判断这两词的用法不是借喻。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有相关性,借代用法就是借用和本体相关的事物来代指这个本体。古代军队在行军和作战时都举着自己特有的旗帜,旗帜既用来区分敌我,又用来指明军队前进的方向。因此可以用旌旗来代指军队。“旌旗十万”即“十万旌旗”。“旌旗”不能发出“斩”的动作,能发出“斩”的动作的肯定是人,所以“十万旌旗”指“十万军队”。同理,古代一遇敌人侵犯,边境就燃狼烟报警,所以“烽烟”“狼烟”俨然成了战争的代名词。“南国烽烟正十年”就是“南国战争正十年”。所以,把握住借喻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似性、借代的本体和客体之间具有相关性这一特点,就能将二者区分开。

2.看能否转换成明喻,能转换成明喻的是借喻,不能转换成明喻的肯定不是借喻。

例句:敌人像狗一样夹着尾巴逃跑了

分析:本句运用的是明喻,换成借喻就是“这条狗夹着尾巴逃跑了”。在这两句中,本体是“敌人”,喻体是“狗”,喻词是“像”。由明喻到借喻,只是省略了本体和喻词。因此所有借喻只要增加本体和喻词都可以转换成明喻。

3.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手法

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可以是借喻用法,也可以是借代用法。那么如何辨别呢?这时就要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取相应的比喻手法。借喻是以此哺彼,重在喻,因此与客体(喻体)相关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借代是以此代彼,重在代,因此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若是借喻,与客体(喻体)相应的词语必须采取相应的比喻说法;若是借代,与客体(借体)相应的词语不必改成与之相应的说法。

例句:

(1)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借喻)

(2)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榨尽了我们的血汗。(借代)

(3)大白熊呲牙咧嘴向我扑来。(借喻)

(4)大白熊答应了我的价钱。(借代)

分析:(1)句中客体是“毒蛇猛兽”,与它相关的词语“吃尽”“血肉”都采用了相应的比喻说法。这句话可改为明喻“最可恨那些敌人像毒蛇猛兽一样吃尽了我们的血肉”。(2)句是借代,不能换成明喻。因为与客体(毒蛇猛兽)相关的词语(榨尽、血汗)没有改为与它相应的说法,可见客体只是作为一个代号,换个名字罢了,并不是用来打比方的。毒蛇猛兽代指反统治者或敌人。改为一般说法就是“最可恨那些反统治者榨尽了我们的血汗。”(3)句是借喻,可转为明喻“那个人像大白熊一样向我扑来。”形象地描写了那个外国人肥胖的身躯、笨拙的动作,又像熊一样凶狠。而在(4)句中“大白熊”仅代指那个又白又胖的外国人,是用某人的特征来代替该人,与它相应的词语“答应”没有改成描写动物相应的说法。若改为一般说法就成了“那个人答应了我的价钱。”但不能改为明喻:“那个人像白熊一样答应了我的价钱”,显然不成句子。总之,看与客体相应的词语是否采用相应的比喻说法。如果从以上三方面进行辨析,就不难将借喻和借代区别开。

(三)对偶与对比区分

1.对比的基本特点是“对立”,对偶的基本特点是“对称”

2.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近,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

3.对偶里的“反对”(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修辞手法的兼类现象。

(四)排比与反复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二次及以上,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复的词语或句子上;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及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例1:终于自由啦!终于自由啦!感谢全能的上帝,我们终于自由啦!(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分析:此句三次咏叹“终于自由啦”,表达对自由的期盼和渴望,侧重点就是“终于自由啦”,所以此句的修辞手法为反复。

例2: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

分析:这句含有相同词语“她”,但是所要强调的词语不是“她”,而是“认识”“了解”“爱”和“娶”,所以该句为排比。

(五)设问与反问

1.相同点:都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

2.形式:设问自问自答,反问寓答于问

3.作用:设问是为了加强读者印象,启发读者思考;反问是为了加强语气,使语意更加鲜明。

4.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设问是自问自答,有问有答,答在问外;反问寓答于问,有问无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