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武吕之才,无武吕之恶”,不是让你拍成贤妻良母白莲花大教主

一个女人马上就要走上权力的巅峰,开启垂帘听政的道路。

大宋宫词追到现在,皇帝驾崩,太子年幼,作为皇太后的刘娥即刻就要成为最大的赢家。
但是,这个剧吧,它偏偏不想把女主塑造成什么大政治家,大野心家。

这不,不用寇准这帮老臣冒死抵抗,她自己就先跳出来说“太子年幼,先商议出来几位辅政的臣工”。

就和刚刚过去的“狸猫换太子”一样,主意是奶娘出的,换太子是皇帝默许的,狸猫是潘家人为了谋害皇后带进宫来的,无辜又善良的刘娥就这样被迫无奈地接受了李宸妃的孩子。

按照这种白莲花剧情,刘娥后期的垂帘听政也是各种因素之下的机缘巧合,绝对不是她刘娥贪恋权力。

01

看了导演李少红的采访,这部大宋宫词不可谓不用心。

为了还原大宋的风情,花了大力气在横店建了一座仿真的大宋宫殿。

在人物造型上,光是刘娥册封为皇后时穿的凤袍就极其精美,这件凤袍上绣的百鸟朝凤图里面的百鸟,只只形态栩栩如生。

皇后的头饰,两颊所带的珠钗都和宋朝留下来的皇后画像里的皇后装扮一般无二。

就连饰演刘娥的刘涛本人都说,穿上这套凤袍,带上头饰,整个人都立马进入到了皇后的状态。

为了对宋朝风土人情的还原,还将点茶还原得很精细,比如刘娥在秦王府里的点茶技艺就得到了秦王妃的称赞。还有苏易简被下狱,刘娥去见他最后一面,也在狱中点茶,此时的喝茶已经不仅仅是喝茶,茶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还有各种宫廷夜宴,臣子家宴,会客,饮酒赏曲,舞女等等场景都和宋朝流传的画作一比一还原。

李少红还介绍了“刘娥给萧太后制作凤袍所需要的火玉被潘贵妃打碎,一群仙鹤送来了火玉,众人都说是天降祥瑞”的这场戏,仙鹤带来火玉就是参照了宋徽宗画的《瑞鹤图》,宋人认为仙鹤代表祥瑞。

在刘娥为萧太后制作凤袍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纺织机等工具,手工纺织在宋朝就已经出现。

所以,这个剧,能看到处处都是用了心思的, 可以说将服化道做到了极致,这么用心的剧为什么评分却一路走低,甚至连主演刘娥硬凹的少女造型都引发了全网群嘲?

说到底,我们看一部剧,并不是为了看你的服化道,不可否认,看服化道是一种享受,但是最终我们还是想看到吸引人,能引发共鸣的剧情,剧情不合理,追剧没动力。

02

刘娥在历史上肯定是妥妥的大女主,对于那个时代的女人来说,母仪天下已经是人生巅峰的天花板,但是刘娥做到了临朝称制,并且身着皇帝服饰进太庙祭祀,这已经和君王一般无二。

这样的女人,说好听点把她拍成贤妻良母型道德楷模,说难听点就是拍成好大一朵白莲花,我们很难共情。

人设立不住是剧情没有吸引力的关键原因。

一个女人在封建王朝想要成功,要靠什么?

靠男人那是必须的,你看武则天也好,慈禧太后也罢,她们身后肯定有一个宠爱她们的君王。

刘娥当然也不例外,可能历史上的赵恒比电视剧里边的赵恒更宠爱刘娥,但是这个剧里呈现出来的两个人的感情却一点也立不起来。

赵恒对刘娥的感情始于刘娥对他的救命之恩。

有句话怎么说来的“救命之恩嘛,如果对方长得好看,那就以身相许,如果对方长得难看,那就下辈子当牛做马报答他”,话糙理不糙啊,同志们,赵恒能在摔下悬崖醒来后的第一眼就一眼万年地看中了刘娥,这刘娥肯定不说天人之姿,那必然也是美艳不可方物的吧。

好了,找个中年演员来冒充少女也无可厚非,我们只需要假装她就是少女好了。

但是呢,女主的美貌你也可以通过其他的人来渲染一下的吧?

如果长得不漂亮,那么堂堂一个襄王,未来的储君,什么女人没见过,就为了一个村姑放着自己的老婆不要,儿子刚被杀,还要为这个女人讨个名分?

我们看到的却是赵恒手牵手带着刘娥回家,刚刚出生的孩子都不看一眼,而襄王妃却不以为一意,甚至觉得一个生过孩子的村姑,用点钱就可以打发了,至少也该用王妃紧张,下人稀奇,王爷带了个姿色美艳的女人回来。

但是这些统统都没有,好了,可能赵恒不是那么肤浅的人,他爱的就是刘娥高贵的灵魂,或者说一个女人的聪明智慧。

但是整个剧到现在,你看不出来刘娥那里有什么智慧。

她一到襄王府,小皇孙就被杀了,然后被老皇帝赐死下狱,这个时候,救她的是刚结识的好姐妹婉儿和大哥。

后来她进入秦王府,女主光环开挂,又得到了秦王妃的庇护。

再到后来的和赵恒一起治水,去大辽,失去了自己的儿子,这一步步的剧情里,依然没看出有什么智慧。

死了儿子,战争结束,还是不能入宫,又去皇陵守孝三年,这期间无欲无求,所有的进阶都是别人的安排。

刘娥后来当上皇后,也是郭皇后死了,她顺利地登顶中宫之位,还认了屡次杀害自己的郭家二老为义父义母,这当真是拍成了好大一朵白莲花。

03

一个女人既没有什么美貌,也没有智慧,有的只是宽容,大度,善良,你说这样的女人可以登上权力的巅峰,有说服力么?

我们相信刘娥和赵恒之间有爱情,但是这个爱情在剧里立不住,剧里只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无缘无故的只宠一人。

还有刘娥的善良,她认郭皇后的父母为义父母,如果是说成刘娥的心机反而更好,反正郭皇后已死,郭家已经对她没有了威胁,不如认个义父母,郭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刘娥不仅可以博个以德报怨的美名,以后在朝堂也有个依仗。

你看后面的剧情,刘娥要当皇后,郭老不仅不好反对,还给她出主意不是。

“狸猫换太子”这个野史故事也拍得让人无语,刘娥好不容易怀孕,却心大到随便喝一个农妇献上的甘露就滑了胎,这个时候奶娘和皇帝俩人一起谋划了要去民间寻一个孩子,把婉儿的孩子换给刘娥。

这里的刘娥,你拍成她心机也好过于总是一副无辜的样子说我不能抢了婉儿的孩子,又一边对着奶娘抱来的孩子来者不拒,甚至到婉儿死都没告诉她真相。

刘娥史上被评为“有武吕之才,无武吕之恶 ”。

可能为了成全刘娥的“无武吕之恶 ”,就把她拍成了特别无辜的道德模范,但是“武吕之才”呢?也全然看不出来。

一个女人要在后宫乃至朝堂横着走,无论是在史书上还是这几年的电视剧里都必然是美好和智慧加身,这两点在大宋宫词的刘娥身上体现得都不明显,人设的坍塌,莫名其妙的爱情,无私大度感化他人的大女主,实在无法共情。

“有武吕之才,无武吕之恶 ”,是有才有德,不是贤妻良母白莲花大教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