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湿气缠身别大意!教你几招赶走万恶之邪的湿气(下)
教你几招赶走万恶之源湿气
食疗可以有效去除湿气,并且方便又实用。建议在日常的饮食中吃一些具有祛湿、排毒、消肿、利尿的食物,长期坚持食用。
材料:淮山20克、芡实15克、炒薏米30克、北芪15克、猪排骨15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去掉硫黄之味。薏米用锅炒至微黄,排骨洗净斩件,芡实、北芪用清水洗净。将全部材料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半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尤适宜脾虚湿重、精神不振、大便烂溏者。便秘者不适宜。
材料:薏米30-50克、赤小豆30-50克。
制法:薏米、赤小豆用清水洗净,放进汤煲内,煲一个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尤适宜湿久化热、口苦、尿黄、舌苔黄腻者。
材料:厚朴花10克、荷叶20克、藿香1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放入砂锅,加水煮20分钟,隔渣取汁,作日常茶饮。
功效:能醒脾胃、芳化湿浊,适用于上焦困湿者,常见有口淡、胸闷、头重湿困、舌苔白腻等症状。
材料:莲子(带心)10克、扁豆10克、猪瘦肉150-200克、陈皮1.5克。
制法:所有材料一起煮汤,煮一小时左右,加少许盐,即可饮用。
功效:健脾祛湿、清心火,适用于出现食欲不振、烦躁易怒、大便不畅、舌苔白厚的儿童饮用。
日常生活最好减少暴露在潮湿环境中,尤其对湿气敏感的人,更应留心,如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等。
湿气越重,越要坚持运动,坚持适量的运动,出出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动能生阳”增加阳气,更有助于排湿。
中医对湿气的祛除有严密的逻辑和方法,早在东汉《伤寒论》、金代《脾胃论》都有论述。
1.丰隆穴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或食指间关节点按该穴3分钟,然后顺时针揉按穴位约5分钟。
功效:通调脾胃气机、祛湿化痰。
2.足三里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局部有酸胀感效果佳。
功效:足三里除具有调理脾胃、疏风化湿功能,还能补中益气、扶正祛邪,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3.曲池穴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点揉此穴2-5分钟,亦可用四指并拢,拍打此穴,以局部皮肤微红为度。
功效:可泄大肠湿热,用于肛门灼热、大便黄烂、排不尽者,亦可治疗湿疹等皮肤病症。
平衡罐是以中医为理论基础,利用不同罐法作用于皮肤,以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经气,调理气血,排出湿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一种绿色疗法。
艾蒿生长在光照较为强烈的阳面,又是在每年阳气处于上升阶段的端午采集,所以是“纯阳之品”,有驱寒,除湿,通经络的作用,艾蒿的叶子做成艾柱。
足三里这个穴位,《针灸资生经》云:诸病皆治。所以我们可以借助艾草的阳气刺激此穴位,帮助身体从内而外祛除湿气。
常用药物:苍术、藿香、佩兰、砂仁、砂仁壳、豆蔻、菖蒲等。
以上药物均为辛香温燥药品,也可以将药物研磨制作成香囊佩戴,注意:孕妇慎用,皮肤过敏者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