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北武夷的古道正名
据《清史稿·卷六十六 ·志四十一· 地理十三》记载:“铅山,(广信)府西南八十里。……分水、温林、桐木、云际(霁)并有关。”横亘华夏东南的武夷山脉,把江西和福建分别阻隔在大山的两边。于是在一些山垭口,就开辟了两地人们交往的通道,同时也是商贸的流通渠道。在封建社会,战乱频仍,攻守双方都不会放弃这些山口要道。在和平时期,正常的商贸来往也是需要征收税赋的,在山口设置税收官,是通常的便捷做法。这些山隘于是便称为“关”。“关”兼有军事和商贸的双重作用。据铅山县志记载,该县与福建毗邻的关隘共有8处:温林关、观音关、分水关、桐木关、鸭母关、马铃关、云霁关,火烧关。上图即是黄岗山脚下的桐木关现状,赣闽两省有公路相通。从温林关到鸭母关共5个关隘,联通江西铅山和福建崇安(今武夷山市);马铃关、云霁关、火烧关三个关隘联通江西铅山和福建光泽。以上八道关口,已经改建为赣闽两省公路交汇点的是分水关和桐木关,其余的都没有通公路,换句话说,就是已经失去了现代交通的意义。古代武夷山两侧的江西、福建两省乡民多种茶,武夷山北麓江西境内是中国红茶的发源地,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武夷山北麓铅山县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自明嘉靖(1522-1566年)起,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商品。《铅山县志》载:“至万历间(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外地商人纷纷来河口、石塘、陈坊等地订购。”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可以这么说,在当时陆路交通还不便捷的情况下,铅山县是河红茶深加工和为福建茶转口贸易的集散地。那么福建的茶是通过哪条路径进入铅山县的呢?主要是通过桐木关和分水关。正因为如此,铅山县的武夷山镇在打造“红茶小镇”的时候,将古代江西通往分水关的山路命名为“茶马古道”。
殊不知这条所谓的“茶马古道”却犯了张冠李戴的常识错误。茶马古道是以茶马互市(原意是以汉族地区产的茶叶换西藏的马匹,后为广义的商品交换)为主要内容的古代商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是我国历史上内陆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分川藏、滇藏两路,和闽赣之间的交通风马牛不相及。2020年1月,我游览了滇藏茶马古道云南境内的一小段。【见下图】
而铅山县武夷山镇仙山岭通往分水关的古道却是这样的。【见下图】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武夷山镇仙山岭所谓的“茶马古道”特意“修复”了一段“古道”,把真古董修成了假古董。【见下图】
我理解一些地方基于发展旅游业的愿望,千方百计地寻求文化的强力支撑,景区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可问题是我们不能一味地为了文化而文化,没文化装文化,甚至是胡编乱造,搞出一大堆的“伪文化”,这样一来就势必会以讹传讹,贻误子孙,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人岂不被一大堆如同“戏说”的伪文化所包围了?仙山岭下的这条古道翻越分水关,连接赣闽两省,是古代福建和江西商贸的重要物资通道,例如福建的粗制茶叶靠人力肩挑贩运,经此道进入江西铅山石塘和河口两镇再加工,然后由水路进入长江、汉江,进而踏上中欧万里茶路,仅此就不亚于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为什么我们铅山就那么缺乏文化自信,非要“沾光”茶马古道呢?
在仙山岭的一栋民居的院子里,我发现了一块上马石,它从未被移动过。也是在这附近,我发现了一些柱础石,这是真古董!每一块石头、每一条纹饰,都写着辉煌的故事。
我曾经在去年所发的一篇有关北武夷的公众号文章中写道:我厌倦了很多地方的假古董,如今走在实实在在的古道上,我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在古树竹林的鸟鸣声中,在夹道的箬竹野茶的簇拥下,身边前前后后不时出现达官显贵、商人贾客、文人雅士、贩夫走卒、绿林好汉、流浪丐帮……还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年代闽浙赣苏区的红军将士。一幕幕的悲欢离合、筚路蓝缕、羁旅还乡、金戈铁马的人间杂剧在这条路上演绎了千百年之久。抚摸着一些被无数双马靴、布履、草屦、赤足践踏之后泛光的石板路,我完全忘记了登山的疲倦和劳乏,心情莫名的激动,仿佛完成了一次完美的穿越旅行!人的一生就像这条古道,有辉煌,也有破落;有热闹,也有孤清;有憧憬,也有失落;有显赫,也有寂寞……。眼前的古道“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没有人再在这条古道上“寻寻觅觅”。我还想接着说,南宋理学大儒朱熹和爱国词人辛弃疾,也曾经在这条古道上来来往往,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难道不是文化?把这条古道叫做什么好呢?赣闽古道?红茶古道?还是……?反正不是“茶马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