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原型理论的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解读
广州大学 建筑城规学院 郭红雨教授
威海市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张大元 助理工程师
内容摘要
随着城市建设加速,城市个性与特色却逐渐消失,城市文脉断裂,而色彩作为表达城市特色的重要手段急需得到重视。岭南水乡作为重要的文化发源地,其特色挖掘对于寻找重塑岭南文化特色具有极大的价值。
因此,本文的研究基于文化原型视角,力图通过原型理论详细剖析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重新梳理色彩原型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路径和发展趋势,分析色彩原型形成发展演变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并通过色彩原型的转译技术对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在当今城市色彩规划中的再应用提出建议。
关键词:文化原型;岭南水乡;建筑色彩
本文受到以下科研基金资助: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原型理论的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特征解读及传承应用》15YJAZH017;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北京建筑大学2017年度开放课题《气候适应性的城市空间色彩设计方法研究》UDC2017010612。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发展速度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的同时,城市的文脉保护与建设却被很大程度的忽略了,城市的特色与个性渐逝渐弱。在城市特色逐渐消失的今天,城市色彩作为守住城市特色的最后一道防线,尤其需要珍视和把握。当我们感叹中国的城市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迷失方向的时候,不妨从城市色彩特质发掘与传承应用的角度为城市特色的营造寻找路径[1]。
历史上的岭南水乡是珠三角地区的文化发源地、工业文明起步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但是在高速城市化的今天却是特色失落的发展弱势区,从色彩到形态都缺乏特色。本研究拟从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研究的角度,寻找属于岭南水乡的色彩基因,从岭南水乡城镇色彩要素构成与变化的分析中,梳理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发掘与再利用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为建设美丽中国探索一条出彩的特色路径。
01
运用文化原型理论研究岭南传统水乡城镇色彩的意义
为了深刻准确把握岭南传统水乡城镇色彩形象之后的本质,需要借助理性的哲学观点加以定位和剖析,原型理论即是这样的理性工具。原型最初是用来描述解释自然界事物的,后被引入了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用来释义,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了原型语义学 (prototype semantics)。柏拉图的“形式论”或“理念论”认为,原型是一种形而上的事物本质(刘思思,2010)[2];荣格基于“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的概念。诺思洛普·弗莱在《批评的剖析》(1998)全新理解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3];罗斯认为“实体的范畴化是建立在好的、清楚的样本之上,然后将其他实体根据它们与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在某些或一组属性上的相似性而归入该范畴。
这些好的、清楚的样本就是原型,是非典型事例范畴化的参照点。”简言之,原型就是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原型理论实际上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种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其它个体特征的理论方法。
运用原型理论清晰阐述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特征的本质特征,解释其形成原因以及与社会文化、集体意识的互动关联[4],可以深入把握岭南水乡城镇色彩脉络的演进走向,帮助我们深刻认识岭南水乡的地方特色,以此为依据建设“留得住乡愁的城镇”,才不至成为空谈;其次,城市色彩研究,要突破表象化的形象描述限制,就需要更多本质的探讨和与地域文化的互动关联研究,这些都需要借力原型理论这样的分析视角和工具来达成,并因此为城市色彩研究增添学术增长点;此外,原型理论在具体城市色彩类型的实证研究中,也拓展了其应用领域范畴,促进了原型理论的发展。
因此,借助原型分析,深入剖析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本质特质,发掘色彩原型,掌握其演进脉络与发展路径,并探索色彩原型的再应用策略,是为岭南水乡城镇探索了特色营造之路,也填补了地域性城市色彩研究的理论空白,拓展了原型理论的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和充分实践意义,对于建设留得住乡愁的中国城镇也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在全球趋同的时代背景下,本研究期望以色彩特征的强化作用凸现岭南水乡城镇特色,为岭南水乡城镇在特色消失的今天,探寻营造特色之路。借助原型理论的方法,剖析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本质内涵[5],重新梳理传统岭南水乡色彩原型的演进路径与趋势,为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环境发展提供方向指引和原型支持,这不但为城市色彩研究提供了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也扩展了原型理论在城市色彩规划领域的应用。
并通过对传统岭南水乡色彩原型转译方法的应用,探索传统岭南水乡色彩原型在现代水乡城镇建设中的传承与再应用,从城市色彩原型发掘与传承应用的角度为岭南水乡城镇特色的营造寻找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探索一条出彩道路,为建设留得住乡愁的家园提供科学依据。
02
文化原型视角下的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特征
为了将岭南水乡城镇色彩本质阐述清楚,本研究引入了原型理论的视角和方法。由于城镇色彩往往和建筑、服饰、装饰、甚至色彩心理偏好等众多物质与非物质的事物交叠混杂在一起,而且色彩的判断与取舍上常有很多主观臆断的成分,致使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特征很难准确把握,特别缺少定义内涵与范畴的依据,因此本研究主张运用形而上的原型理论来认识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本质。
正如罗斯所言“原型就是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原型理论就是人们在解释某种现象时,将属于这种现象的某个个体视为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其它个体特征的理论方法”。
因此,运用原型理论可以清晰阐述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来源与构成,特别是借助原型的解析,准确界定代表性的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范畴,并建立科学可循的原型标准。
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既有自然环境的培育,也有人文环境的浸染。本研究拟选取颇具典型意义的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使用色彩调研和色谱提取技术,深入剖析其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色彩因素,研究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的形成。善于剖析形而上的事物本质的原型分析方法,借助原型“是一种典型的或重复出现的意象”的界定方法等,阐释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来龙去脉,解析色彩原型的构成等。
对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分析需要突破概念化的界定,将进一步对色彩原型细化和分类,将对色彩特征形成有决定作用的色彩元素和大量重复、具有较大历史遗存比例的色彩元素定义为“基本色彩原型”,对色彩特征具有一定影响作用,重复和存留比例较少的色彩元素定义为“次要色彩原型”。因为多层次的分类认知,可以让原型更加清晰准确,也让原型在现代水乡城镇的传承应用有更出色的表现。
当然,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不是表象的色彩形式,需要以可视化的方式清晰呈现,本研究在此运用城市色彩研究常用的色谱化处理方式,以色彩谱系的方式表现其具体形式。具体来说,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的色谱化呈现需要本研究运用科学量化的色彩信息整合与分析技术,从复杂的水乡城镇色彩环境中简化、抽象地提取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类型与范型。
同时,原型也是历史选择的典型模式,需通过色彩图谱的时间变化,分析其色彩演进路径原型,分析色彩原型的发展变化动因,探寻未来的色彩趋势。通过上述的色谱化处理,可以让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特征不再以一种虚无缥缈的文字概念呈现,而是一种可见、可传承、可运用的方式存在,这样可以大大提升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内涵价值,也提高了色彩原型的可应用性。
因此,以下将根据岭南水乡城镇发展的历史阶段,详细剖析构成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特征,以及色彩原型形成背后所隐含的社会文化信息。
2、1秦汉至宋元时期的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文化原型与特征分析
先秦至秦汉时期的岭南是以百越族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此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岭南地区大部分都处于未开发状态,岭南土著居民大都以氏族聚落的方式生存。到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岭南,汉人南迁,岭南地区才进入到新的发展时期,同时呈现出汉越杂居的发展状态。而到了隋唐时期,南北交通要道的开辟促使了汉人南迁岭南,加速了百越先民汉化的过程,岭南人的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聚落建筑的样式开始发生转变,由便于水上生活的“干栏式”建筑逐渐向陆地居住建筑过渡。
到了宋代,广东境内的百越族人已基本汉化,岭南地区由此开始进入到稳定发展时期,多元包容的岭南文化特色逐渐显现,也成为了研究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特征的文化原型。所以,从秦汉到宋元这一段历史时期,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逐渐成型,到宋元时期才形成最为典型的风格特征,从此开始了色彩原型在不同历史时段的特征演变。
宋元时期是形成岭南水乡城镇稳定色彩风貌的初始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城镇规模逐渐扩大,三间两廊式建筑取代南越族干栏式建筑[6],成为岭南地区村镇主要的居住形式,这一时期的民居建筑开始呈现更加鲜明的地域特征。中原地区带来的先进营造技术大量使用砖、木、石、瓦等材料建造房屋,现有宋代的建筑遗址中也可以发现青砖墙基和瓦当的使用(图2-1—2-2),墙面和屋顶这一典型用色后来也逐渐演变为传统岭南水乡城镇的基本色彩原型。这一时期的色彩原型或许不够丰富但足够清晰典型,成为了解传统岭南水乡城镇在初始形成期的色彩构成要素的原型支撑。
这一阶段的建筑遗存较少,但从现有出土的建筑材料和相关文献记载中依然可以发现,由于中原汉文化的涌入,岭南文化结构逐渐完善,多元包容的文化特质逐渐形成,岭南人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已经逐渐向小农生产方式转变,建筑风格与中原地区也存在些许相似性,所以这一时期的城镇建筑色彩构成中逐渐出现砖、瓦、石等材料的用色,这种典型用色特征也很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要求。加之这一时期受到程朱理学和禅宗哲学思潮的影响,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在宋元时期整体呈现出的是一种高雅清淡的气质,这也是具有多元文化特质的岭南文化原型对色彩作用的结果。
图2-1:宋代青砖墙基遗址
图2-2:宋代莲花瓦当
2、2明清时期的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文化原型与特征分析
宋元时期是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形成的初始阶段,而到明清时期水乡城镇规模扩大,建筑种类、数量增多,色彩原型开始逐渐丰富。这一时期的水乡城镇发展已大大超越前代,民间信仰的发达和宗族势力的强大,使得村村都建有宗祠以祭奠先祖,甚至有的祠堂中也开始设立书院进行讲学活动,宗祠不但成为彰显宗族势力的载体,也开始承担了其他的社会功能。民居和祠堂是该时期岭南水乡城镇中分布最多的建筑类型。
2、2、1民居建筑色彩特征及其文化原型分析
民居的形式主要有,竹筒屋、明字屋、西关大屋和三间两廊式民居。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封建等级制度都是研究民居建筑色彩的文化原型,而色彩原型是文化原型的外在表征,按照前文中对色彩原型的定义,基本色彩原型主要包括墙面、屋顶用色等主辅色,次要色彩原型包括建筑装饰用色,由于民居建筑色彩原型主要再现封建伦理纲常,受到等级制度的制约,用色以低调朴实为主,所以这一时期的色彩特征分析主要以基本色彩原型为主。
建筑主体墙面多使用青砖砌筑,基本色彩原型特征与宋元以来的典型用色一脉相承。墙基、门框等部位多采用花岗岩或者红砂岩,明朝时多使用红砂岩,到清朝时随着红砂岩资源的减少,基本使用花岗岩代替,只有少数富贵之家才使用红砂岩,并且,红砂岩墙基越高,表明主人的身份地位也越高,这时的色彩已经出现明显的等级之分,这也是封建等级制度对色彩影响的结果(图2-3为岭南水乡常见的三间两廊式民居色彩特征)。
图2-3:南社水乡典型传统民居及色彩特征
此外,珠三角靠海一带盛产蚝、贝类,民居建筑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还出现了将蚝壳与黄泥、红糖、糯米等材料搅拌在一起,层层堆砌的蚝壳墙屋(图2-4)。海洋文化塑造了岭南人开放、创新的性格特点,也为传统水乡城镇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蚝壳墙的使用既丰富了传统岭南水乡城镇基本色彩原型,也很好地阐述了色彩的本质特征与岭南地域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图2-4:蚝壳屋及蚝壳墙
民居建筑屋顶用色主要在屋面瓦的材质、做法中体现,纵观瓦作在建筑发展中的历史,清晰可见屋面瓦的颜色演变路径和原型变化。在南越王宫博物馆中的秦汉——明清时期的砖瓦陶瓷标本展示墙中(图2-5),可以明显的看到瓦在岭南建筑发展中的历史。
图2-5:秦汉——明清时期的屋面瓦标本展示
图2-5中可见,屋面瓦的颜色大致经历了由青灰色、黄灰色到黄红色的转变。历史早期,由于烧制工艺不精,火候难以把控,所以瓦片呈现出青灰、黄灰色调。到唐宋元时期,由于工艺的恢复,开始出现琉璃瓦,到明清时期琉璃瓦已经在重要的建筑中广泛应用,次要色彩原型的点缀作用也开始凸显,而在民居建筑中则更多的使用黄红色泥质瓦片。
岭南明清水乡城镇中的建筑屋面瓦的种类主要有泥质瓦和陶质瓦,从做法上看,又有筒瓦、碌灰筒瓦、板瓦、蝴蝶瓦、琉璃瓦等[7],具体参见图2-6。
图2-6:岭南水乡明清时期屋面瓦作种类
整体上看,屋面的颜色主要呈现出灰、黑灰色,辅以黄红色,局部以绿色做点缀。为了适应岭南多雨潮湿的气候特点,黄红瓦面多做碌灰处理,既防潮又美观。所以,屋面瓦的整体色彩特征既符合瓦的色彩原型演变脉络,同时又适应当时的社会生活发展状况。
从这一时期民居建筑色彩原型中看影响色彩特征的文化原型发现,中原文化涌入岭南后,成为岭南文化构成的主体,其中的儒家思想观念和封建等级制度对民居建筑色彩原型的影响极为深刻,政治上的高度集权,道德规范上封建礼制对人们行为的规范,都使得民居建筑色彩中透露出岭南人低调、朴实的性格特点。
2、2、2宗祠建筑色彩特征及其文化原型分析
由于水乡城镇多由血缘、宗族进行维系,所以在空间形态上多是围绕宗祠进行布局,宗族文化、种群意识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分析这一时期宗祠建筑色彩特征的文化原型。
就宗祠建筑而言,基本色彩原型主要包括主体墙面、屋顶用色,而建筑装饰用色则是次要色彩原型。明清时期的祠堂建筑主要应用砖、瓦、石材、木等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墙面主要应用青砖及石材两类建筑材料,如图2-7为传统岭南水乡城镇典型宗祠建筑及用色特征,可见色彩原型特征还是以延续宋元时期为主。岭南宗族文化原型塑造了独特的宗祠建筑色彩原型,色彩原型中也承载着岭南人独有的家族伦理关系,祠堂是宗法族权的象征,也是传统礼制文化的表征,光辉耀祖的心理也要求祠堂表现出威严、庄重的气氛,青砖和石材本身偏冷的色调对这种氛围可以进行恰当的营造。
图2-7:传统岭南水乡城镇常见的宗祠建筑及色彩特征
在祠堂建筑的墙基或勒脚部位,普遍采用红砂岩或者花岗岩(岭南多称为麻石)作为建筑材料。
在阅读相关文献以及实践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发现,明清时期的建筑墙基部位多采用红砂岩作为主要材料,其他主要部位(图2-8)也经常使用红砂岩或者红石材料,说明红色在明清时的宗祠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从色彩的使用偏好中可以发现:红砂岩本身具有良好的防潮作用,十分适应岭南高温多雨的气候,所以最初的色彩原型选择更是源于自然环境因素。到清朝时红砂岩产量减少,只在宗祠建筑中多见大面积使用红砂岩,以突出宗祠在维系家族关系上的社会地位,所以红砂岩所呈现的红色开始成为一种家族经济实力和等级地位的象征。
图2-8:红砂岩在柱础和墙基中的应用
宗祠建筑主体墙面色中青绿灰色和红棕色的基本色彩原型组合,冷暖结合,一方面迎合了岭南潮湿多雨炎热的气候特点,给人视觉上清冷凉爽的感觉;另一方面辅以红色,突出重点色彩,既体现了环境对色彩选择的影响,也表达出色彩原型背后蕴含的社会文化意义。
在屋顶用色上:明清宗祠建筑中的屋顶瓦面用色,由于大部分屋顶做碌灰处理,所以整体呈现黑灰色调,又辅以黄红色,在较为讲究的祠堂中,屋面剪边常用钴蓝色、绿色琉璃瓦做装饰点缀色,极大地丰富了屋面色彩。
在装饰色彩上:建筑装饰用色部位主要包括,梁柱用色、门窗用色、山墙用色、檐墙用色、屋脊装饰用色等,装饰的手法主要通过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彩画等方式呈现。木雕主要出现在木结构上,木材主要呈黑色,红棕色,为防潮所以表面多涂有桐油或油漆;砖雕在墀头中最为常见,呈现出材料原有色彩,多青灰色、灰色(图2-9);
石雕多应用在栏杆、廊柱、柱础、墙基等处,通常以缠枝纹的图案出现,到清朝时,石材多用麻石(花岗岩),所以整体呈现于黄白明亮淡雅之色,与建筑墙面青灰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作为装饰色极为突出(图2-10)。
彩画多出现在祠堂建筑的凹斗门上,题材广泛,包括山水风景、人物历史、花鸟画等,通过自然色彩和理想色彩的结合,在写实的基础上适当夸张,通过鲜艳的颜色在建筑物中进行表示(图2-11),并在现当时的社会风俗情况;
建筑中作为最主要的装饰色彩主要出现在常用陶塑或灰塑进行装饰的屋脊上,表现题材丰富,人物、花鸟、山水果林、历史故事都能在雕塑艺术中进行展现,这充分的展现了岭南世俗文化的特征,颜色鲜艳明朗的红、绿、蓝、白、黄、黑等常用的点缀色共同构成了传统岭南水乡城镇次要色彩原型(图2-12)。色彩原型间的组合搭配形成颜色间的强烈对比,更能突出岭南建筑的地域特色。
图2-9:祠堂墀头部位的砖雕艺术
图2-10:祠堂装饰中的石雕艺术
图2-11:凹斗门中各类题材的彩画
图2-12:屋脊上的陶塑、灰塑艺术
明清时期宗祠建筑的色彩特征,如图2-13所示。
图2-13:明清时期典型宗祠建筑色彩分析
从这一时期的宗祠建筑色彩中窥视其文化原型发现,岭南文化在受到传统文化影响的同时又保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岭南远离政治中心,再加上海洋文化的影响,所以岭南人的商品经济意识增强,崇尚重利的价值观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的发展又促使了建筑工艺水平的进步,所以这一时期的建筑装饰用色华丽,既与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主体墙面冷清用色形成对比,又展现了岭南世俗文化的繁荣以及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的岭南人文性格。
2、3近代化时期的岭南水乡城镇色彩的文化原型与特征分析
近代以来,水乡民居建筑布局开始脱离梳式布局的限制,建筑形式和风格发生转变,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出现了西洋风格的居住建筑。造型上多采用平屋顶形式,中间用柱廊、栏杆进行装饰,整体色彩上延续传统城镇的色彩风貌,但在装饰上则充满西洋风格。这一时期的岭南水乡城镇建筑基本色彩原型依然为主体墙面和屋顶用色,次要色彩原型则是建筑装饰用色。
基本色彩原型依然以灰绿色为主,辅以黄红、灰白等色,屋顶形式既有传统碌灰琉璃筒瓦,也有充满西式装饰的屋顶形式,在材料上也开始使用新式建材,所以次要色彩原型上也有了新的扩充。
这一时期的庐居的建筑色彩特征,如下图所示:
图2-14:近代庐居建筑色彩分析
从整体色彩上来看,传统的青砖和瓦片在近代居住建筑中也经常使用,并且建筑材料已经开始使用水泥、混凝土。民间建筑在转型的过程中,不外乎有两个特点,一是在传统平面布局的基础上追求建筑外立面的西洋化;二是,在建筑装饰中进行中西融合。
但在现存的岭南水乡中,几乎近代化时期的建筑风格还是以延续传统的民居建筑为主,只要少数富贵人家才会使用上述西方风格的建筑。可见,在近代化这一时期,虽然西洋文化对传统水乡城镇的发展造成一定冲击,但传统文化内核并未改变,宗法礼制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基本色彩原型并未有大的颠覆。所以,这一时期的整体色彩面貌和明清时期的色彩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
近代化以来,随着西洋文化的渗入,岭南文化原型中融入了西洋文化元素,以砖木结构为主的岭南传统建筑体系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新技术、新材料的涌入使得次要色彩原型构成与明清时期相比有了新的变化。
这一时期在水乡城镇中占比最大的依然是传统的三间两廊式民居,建筑整体以中式结构为主,只在局部装饰和表达的题材方面开始融入西洋元素,也有在外立面使用新式建筑材料导致颜色发生变化的情况。
相比而言,近代公共建筑的色彩则多呈现出新式建筑材料的用色特征,尤其是在大的水乡城镇中,红砖、水泥、涂料、玻璃等都是这一时期公共建筑常用的材料,建筑物的颜色上开始呈现出不同,白色、黄灰色都是这一时期常用的代表色。
这一时期由于新的材料的应用,近代建筑色彩上呈现出和明清时期不一样的特征,青灰、灰绿、黄红色依然是其基本色彩原型,但次要色彩原型的使用上则更多的使用黄、灰白等明亮的颜色。
从整体看来,近代化对水乡城镇的冲击并没有颠覆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这一时期的水乡社会组织结构依然围绕宗族进行,“西洋风”也只是一种财富而非权力的象征,水乡城镇居民的整体生活状态依然以延续传统为主。从文化原型来看,岭南文化中融入了西洋文化元素,这一时期的岭南文化内涵较之前更为丰富,不论是生产关系,道德规范亦或是政治制度上,既有封建时期文化的影响,也有殖民文化的输入。
03
结语
研究传统岭南水乡城镇色彩原型的目的,不仅仅是解析其本质内涵,还有更多利用色彩原型,创造色彩特色鲜明的现代岭南水乡城镇的期待。
本研究探索通过具有地域性和本地适用性的色彩原型再应用策略,为岭南水乡城镇探索特色营造的路径与方法。针对岭南水乡城镇的典型类型,建立具有适用性的色彩原型再应用的目标与策略体系,特别结合色彩设计方法进行原型的转译[8],研究建立现代城市色彩谱系。
例如在广州城市色彩规划u中,通过对各层次色彩原型进行提炼,并与环境色彩进行匹配对比研究,最终提出“阳光明媚的粉彩画”特征的广州市城市色彩推荐色谱,这种中高明度、低纯度的粉彩色调既符合广州岭南水乡的文化环境特征,也再现了对广府岭南水乡建筑色彩原型的转译[9]。
因此,对于色彩原型的再应用,需要在尊重文化原型的基础上,寻找地域色彩基因,把地域特色进行美学意义上的转译,将文化环境映射到色彩原型中,以提出能够展现城市文化特色的色彩谱系。
参考书目:
[1] 郭红雨. 城市色彩地域特征的解读与研究[J]. 流行色,2014(6):96-101.
[2] 刘思思. 李安电影中父亲原型的文化意义[J].文艺争鸣,2010(06):56-59.
[3] 诺思罗普·弗莱. 批评的剖析[M].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
[4] 奥尔特曼·马·切莫斯. 文化与环境[M].骆林生译.上海:东方出版社,1991.
[5] 龚鹏程. 文化符号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9(1).
[6] 石拓,程建军.汉代陶屋所反映的岭南民居的变迁——试论“三间两廊”的形成[J].建筑师,2013(03):93-99.
[7] 黄如琅. 明清广府地区屋面瓦作初探[D].华南理工大学,2011.
[8] 尤里·米哈伊洛维奇·洛特曼. 思维世界:文化符号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9] 郭红雨,蔡云楠.为城绘色——广州、苏州、厦门城市色彩规划实践思考[J].建筑学报,2009(12):10-14.
第一作者简介
郭红雨教授现为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中国流行色协会建筑与环境色彩专业委员会委员、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员、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济南市城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广州市重大行政决策论证专家。
作为我国城市色彩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郭红雨教授长期专注城市色彩研究与实践,积极探索城市色彩规划方法创新,运用定量化的城市色彩分析方法为感性的城市色彩提供理性的坐标。
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省、市级城市色彩领域科研基金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专著和论文70余篇,主持完成了广州、苏州、厦门、珠海、济南、无锡、绍兴、扬州、南昌、襄阳、安康等10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近20项城市色彩规划设计项目,先后2次荣获国内色彩行业的最高奖“中国色彩大奖”和2次提名奖,荣获全国和省市优秀城市规划设计奖9项,曾获得中国科协组织评选的全国学会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