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级的修养,是不轻易评价
因为知道世界的复杂和多变,所以学会在流言蜚语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人云亦云随意评价;
因为对不同的人生历程都心怀敬畏,所以懂得每个人的不易,不会理所当然随意评价;
因为看到世间万物的多面性,所以能包容和尊重他人的不同,不固执己见地随意评价。
一头刚刚耕田回来的驴,气喘吁吁地对狗说“太累了,明天真想歇一天”,狗把这话添油加醋传给了猫,猫又传给羊说驴抱怨活太多太重,明天不干了,羊又浓墨重彩地传给鸡。
鸡渲染一下又传给了猪,猪传给女主人说驴不愿再给主人干活,说主人用鞭子抽打它,要找一个新主人。
女主人对男主人说“驴要背叛你,背叛是不可饶恕的”。男主人咬牙切齿说道,杀了它!
于是一头勤勤恳恳的驴仅仅因为一句抱怨就这样被谣言所冤死。
孔子当年带弟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一带地区因病受困被阻,不能前行,已有七天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味道。
有一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了一些米回来煮稀饭,但当米饭快要煮熟的时候,孔子竟然看见颜回用手偷偷捞锅中的饭吃。
他没有发作,而在颜回请他吃饭的时候,他便站起来说道:“我们学习时,圣贤告诉我们,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连忙回答道:“我没有先吃啊!”
孔子皱眉道:“我刚才亲眼看见你偷偷抓锅里的饭吃,难道有假吗?”
颜回这才解释道:“老师,您误会了,刚才我拿开锅盖时,突然从屋顶上掉下一些灰尘,落在锅里。我把那块被弄脏的米粒捞出来,原本想要扔掉,但是想着浪费就可惜了,于是就顺手吹掉灰尘,吃了那些脏了的饭粒。”
孔子听了不得不感慨:“我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有时候耳听未必为真,眼见也未必为实。”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也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康德曾说“我尊敬任何一个独立的灵魂,虽然有些我并不认可,但我可以尽可能的去理解”。
这也是《论语》上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真正高尚的人不会一味地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而是哪怕不支持对方的理念,也不会随意评价,而是尊重彼此的不同,正如司马光和王安石一样。
司马光和王安石是北宋同一时期最著名的两个宰相,但他们一个是保守派,而另一个却是改革派。
完全不同的政治理念,注定了以他们为代表的两个政治党派不可能相安无事,果然很快,王安石推行的“一条鞭”法,为大宋充盈国库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改革党很长一段时间以绝对性的优势压倒保守派。
于是,司马光就被从宰相宝座上被赶了下来。
但当皇帝询问王安石对司马光的看法时,王安石却没有狠批司马光的为人,而是极力称赞司马光为“国之栋梁”。
后来我们都知道,王安石的改革最终失败了,他不但被罢官,还被剥夺了终生政治权利。于是很多见风起舵的人就向皇帝告王安石的黑状。
皇帝无奈,于是来征求司马光的意见。但司马光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不仅没有对王安石落井下石,还真诚地告诉皇帝,王安石为人嫉恶如仇,但是胸怀坦荡,是真正的君子。
皇帝对此不得不感慨:这两人都是真正的君子!
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因为喜爱而忽视了这个人不好的一面,也不能因为憎恶而忘记了这个人好的一面。因为人具有多面性的,而
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第一句话就是:
但很多时候,人们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要求别人。
在距今一千多年的西晋时期,有个皇帝叫司马衷,在他统治期间,有一年发生了灾荒,老百姓们没有粮食吃,只能挖草根、啃树皮。
朝廷连忙抢险救灾,但纵是如此,依旧有许多百姓被活活饿死。受难的灾民实在太多了,于是消息被迅速报到了皇宫中。
晋惠帝司马衷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道:“这些百姓怎么这么笨呢?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啊!”
这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故事,让我想起之前在微博很火的一段话: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你生活在一艘豪华的游轮上,船上什么都有。你们有穿不完的华衣美裳,一辈子喝不完的美酒、吃不完的美食,还有许多跟你一样幸运登船的人。
而我,没能登上这艘大船,甚至连救命的小木舟都没有,只能抓着一块浮木努力漂啊漂,遒劲的海浪一波一波拍过来,我怎么躲也躲不掉,随时都有被淹死的危险。
饥寒交迫之下,还要随时警惕,为时常出没的鲨鱼而担惊受怕。
你却还批评我人穷心盲,永远看不到海上美丽的风景! 所以,在开口评价他人之前,先换换角度想一想,就像韩寒说的:
佛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是因为懂得,所以也不随意评价他人的功过是非,把一切交给时间来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