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老北京服务业(二)

摇煤球儿

过去北京人冬天取暖和平时做饭,都要烧煤。那时烧的大多是门头沟产的硬煤或是山西阳泉煤。煤铺派人用藤条筐给住户送煤,一筐五十斤,一年下来剩下的煤末子可就多了。到了秋天,要准备冬天取暖用煤,这些末子怎么办?细末没 法烧,只能雇人加工成煤球儿。于是就出现了摇煤球儿这个行业。摇煤球儿的大多来自河北省的涞水和定兴。当时在北京开煤铺的也大多是这两个地方的人。他们家乡的人,一到秋收以后,农活不忙了,就带上摇煤球儿的家伙什,到北京投奔开煤铺的老乡。他们住在煤铺,先帮老乡把煤末摇成煤球儿。干完活,就可以走街串巷找零活。或由煤铺掌柜介绍一些老主顾,到人家里摇煤球儿。他们所用的家伙什很特殊,方形的平铲、长把的铁剁子、五齿耙子和一个大圆筛子,下面还拴一个花盆儿。

先要选一个大的空地,把煤末子围成一圈。中间放上黄土,倒入适量的水,用五齿耙子,把土和水搅匀,再把周边的煤末一点一点地往里掺和。直到把煤末和黄土搅匀,成为煤泥。然后在旁边的空地上撒上一层干煤末,用方铲把煤泥一堆一堆地放在煤末上,用平铲轧平,成为一寸厚的煤饼。在上面再均匀地洒一层干煤末子。用煤剁子横竖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铲到筛子里。摇煤球儿的师傅就开始摇了。最早时,是立一个像单杠一样的木架,上面拴上绳子,把筛子吊起来前后摇晃。后来,又在筛子下面放一个圆木,前后滚动摇。这两种方法都只能前后摇动,摇的效果不好。最后,才改进为在筛子下面拴一个花盆,可以做到三百六十度的摇动,这样摇出的煤球又匀又光又结实。摇动筛子的姿势如图上所画的一样,两臂张开把住筛子,蹲下身子,前后左右摇动。这是个力气活。摇好的煤球要在空地上洒匀、晾晒,经过大约一周的时间,待其干透,再收起来放在一起堆放,以备慢慢使用。当时,—吨煤末的加工费只有九毛钱,是很苦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机器加工的煤球。群众反映不好烧。后来,又出现了蜂窝煤,摇煤球的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代写书信

旧社会文盲多,穷人家念不起书,几代人大字不识,并不少见,尤其妇女大多不识字。这样代人写信就满足了文盲群体的需要。从事这行的人多是中老年落魄文人,失业在家没生活来源,只好在邮局门口,或闹市上摆个小摊, 代人写平安家信。像图中所画的,不识字的考太太接到在外地谋生的儿子寄来的书信,只好找摆摊先生给她念一遍,知道了来信内容,再把要回信的事儿口述给先生。代写书信的先生帮她组织语言,串通好文意,写出来念给她听。她满意了,先生把信纸叠好,装入信封,封好口,贴上邮票,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地址、姓名和寄信人地址。信纸、邮票按成本收费,另收写信的劳务费。

这些从业人员,要精通《尺牍大全》。古代称信件为尺牍,这是一本讲写信格式,文章结构的书,就像八股文一样,有一个固定的规则。除了写平安家信,还替人写“诉状”,求职“履历”。所以,还要精通“公文格式汇编”。这个行业只能勉强为生,遇上逢年过节,往来信件多的时候,一天也能挣上一块钱。

他们的摊位要摆一个小桌,摊前写上平安家书以招揽顾客,桌子的旁边有大口袋,里面放着信纸、信封,桌上摆着毛笔、砚台、笔洗、笔架、镇尺等文具。写信怕阳光晃眼,便在桌子边架一把遮阳伞。

时过境迁,文盲基本没了,这行在20世纪50年代后,就逐渐消失了。现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很少还有人用写信来传递信息了。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变。(何大齐)

(0)

相关推荐

  • 一桶水让我家变为泥塘——东四,抹不去的记忆(九)

    一桶水让我家变为泥塘--东四,抹不去的记忆(九) 前两天在我写的"野菜团子的故事"中看到有一位老邻居的留言:"建伢子你好,咱们是钱粮胡同的老邻居啦!看到伯母62年的照片眼 ...

  • 老北京的冬天,其实是暖的

    大雪节气刚过,北京的天气是越来越冷,最低气温早已过了零下,好在北京的暖气还比较给力.但是在过去没有暖气的时代,您还记得老北京人是怎么取暖的吗? 那个时候,不管您是住四合院还是大杂院,取暖的方式大多都是 ...

  • 郝加献:关于煤的记忆|散文

    <阅读悦读>首届大赛(小说)征文启事 文/郝加献 [作者简介]郝加献,北京密云人,60后,自由撰稿人.长期致力于文化散文的创作.长篇历史散文<旷世名园圆明园>荣获纪念圆明园罹难 ...

  • 【诗词楼阁】燃煤炉子,旧时光里的温暖

    文:胡庆国 燃煤炉子,旧时光里的温暖 也许是年龄的原因吧,厌倦了楼房的拥挤嘈杂,就和妻子商量着,搬到县城的平房住,但那片平房尚未集中供暖,冬季只能靠烧土暖气取暖,想到每天都乌烟瘴气,浓烟滚滚,灰尘满天 ...

  • 村委会散发给大家的清洁煤球

    在雾霾严重的那段时间,主持人柴静发表了一段演讲,并在网上火了. 她的孩子因为雾霾而得病,人们因雾霾不得不带口罩,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得到了雾霾的"恩赐". 不过雾霾在如今好了很多,我相 ...

  • 消失的老北京服务业

    老北京的服务行业很发达,这与当时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百姓生活离不了这些行业.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大都走街串巷,服务上门.像锔碗的.理发的.焊洋铁壶的.缝穷的.拴笼屉的.那时整个社会物质匮乏 ...

  • “劳您驾,道您乏,赶明儿请您逛二闸”,老北京在二闸玩什么?

    主讲人 主讲人:赵振华,网名"一把驳克枪".退休前从事企业管理工作40年,是地道的老北京人(在北京居住了十余代.四百年).受家庭熏陶,他从小喜欢北京文化,近30年来收集老北京照片一 ...

  • 消失的老北京手艺活儿

    老北京有不少手艺人,各怀绝技.但是,如果这个手艺让一项新的科技发明"顶"了,那这人的生活境遇就非常惨. 很多年前,我认识一位王爷府的后人,我尊称他为"那老",他 ...

  • 消失的老北京小吃

     甑儿糕 甑,是古代的一种炊具,其底部有许多小孔,甑的下面是鬲,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利用鬲中的蒸气将甑中的食物蒸熟.现在所说的甑儿糕是因古老的炊具而得名.老北京的甑儿糕是米粉加白糖和少许的水放在改进形的 ...

  • 消失的老北京驼行

    前段时间,讲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北平城变迁的电视剧<新世界>热播.有不少细心的观众发现,骆驼在剧中出现了很多次. 老北京人都知道,骆驼与这个城市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老北京的生活离不开 ...

  • 调查|舌尖上的记忆回来了,“消失”的老北京水果正在复兴

    眼下正是果品大量上市的季节,可去超市里转一圈会发现,天南海北的水果都聚齐了,唯独鲜见老北京本地水果的身影.一些市民不禁惆怅:"以前那些老味道都哪儿去了?"大家开始怀念延庆小国光的脆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二)“箍辘”盆瓮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二)"箍辘"盆瓮 祝忠建 盆缸瓮长相相似,用途相近.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农村人还可能见过,有些记忆.城市的年轻人,许多人不知道其为何物了. 盆缸瓮都是陶土制作 ...

  • 消失的母校(二)——我的老师

    乡下孩子进城,而且是大城市--地区所在地,自然是自卑胆怯惊异持续了许久.师范的普通班学生乡下学生居多,穿着打扮大同小异:英语班城里同学多,女生皮肤白皙长相穿着洋气,似乎来自另一个世界.行走于校园,常不 ...

  • 华州消失的乡镇——(二)少华乡

    邮箱:3125136050@qq.com 少  华  乡 少华乡位于华县城东南二公里处,东与莲花寺公社相邻,西与杏林公社.城关镇接壤,南邻莲花寺.杏林公社,北靠下庙公社.陇海铁路.西潼公路横穿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