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老北京服务业(二)
摇煤球儿
过去北京人冬天取暖和平时做饭,都要烧煤。那时烧的大多是门头沟产的硬煤或是山西阳泉煤。煤铺派人用藤条筐给住户送煤,一筐五十斤,一年下来剩下的煤末子可就多了。到了秋天,要准备冬天取暖用煤,这些末子怎么办?细末没 法烧,只能雇人加工成煤球儿。于是就出现了摇煤球儿这个行业。摇煤球儿的大多来自河北省的涞水和定兴。当时在北京开煤铺的也大多是这两个地方的人。他们家乡的人,一到秋收以后,农活不忙了,就带上摇煤球儿的家伙什,到北京投奔开煤铺的老乡。他们住在煤铺,先帮老乡把煤末摇成煤球儿。干完活,就可以走街串巷找零活。或由煤铺掌柜介绍一些老主顾,到人家里摇煤球儿。他们所用的家伙什很特殊,方形的平铲、长把的铁剁子、五齿耙子和一个大圆筛子,下面还拴一个花盆儿。
先要选一个大的空地,把煤末子围成一圈。中间放上黄土,倒入适量的水,用五齿耙子,把土和水搅匀,再把周边的煤末一点一点地往里掺和。直到把煤末和黄土搅匀,成为煤泥。然后在旁边的空地上撒上一层干煤末,用方铲把煤泥一堆一堆地放在煤末上,用平铲轧平,成为一寸厚的煤饼。在上面再均匀地洒一层干煤末子。用煤剁子横竖切成一寸见方的小块,铲到筛子里。摇煤球儿的师傅就开始摇了。最早时,是立一个像单杠一样的木架,上面拴上绳子,把筛子吊起来前后摇晃。后来,又在筛子下面放一个圆木,前后滚动摇。这两种方法都只能前后摇动,摇的效果不好。最后,才改进为在筛子下面拴一个花盆,可以做到三百六十度的摇动,这样摇出的煤球又匀又光又结实。摇动筛子的姿势如图上所画的一样,两臂张开把住筛子,蹲下身子,前后左右摇动。这是个力气活。摇好的煤球要在空地上洒匀、晾晒,经过大约一周的时间,待其干透,再收起来放在一起堆放,以备慢慢使用。当时,—吨煤末的加工费只有九毛钱,是很苦的。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了机器加工的煤球。群众反映不好烧。后来,又出现了蜂窝煤,摇煤球的行业也就逐渐消失了。
代写书信
旧社会文盲多,穷人家念不起书,几代人大字不识,并不少见,尤其妇女大多不识字。这样代人写信就满足了文盲群体的需要。从事这行的人多是中老年落魄文人,失业在家没生活来源,只好在邮局门口,或闹市上摆个小摊, 代人写平安家信。像图中所画的,不识字的考太太接到在外地谋生的儿子寄来的书信,只好找摆摊先生给她念一遍,知道了来信内容,再把要回信的事儿口述给先生。代写书信的先生帮她组织语言,串通好文意,写出来念给她听。她满意了,先生把信纸叠好,装入信封,封好口,贴上邮票,在信封上写上收信人地址、姓名和寄信人地址。信纸、邮票按成本收费,另收写信的劳务费。
这些从业人员,要精通《尺牍大全》。古代称信件为尺牍,这是一本讲写信格式,文章结构的书,就像八股文一样,有一个固定的规则。除了写平安家信,还替人写“诉状”,求职“履历”。所以,还要精通“公文格式汇编”。这个行业只能勉强为生,遇上逢年过节,往来信件多的时候,一天也能挣上一块钱。
他们的摊位要摆一个小桌,摊前写上平安家书以招揽顾客,桌子的旁边有大口袋,里面放着信纸、信封,桌上摆着毛笔、砚台、笔洗、笔架、镇尺等文具。写信怕阳光晃眼,便在桌子边架一把遮阳伞。
时过境迁,文盲基本没了,这行在20世纪50年代后,就逐渐消失了。现在智能手机逐渐普及,很少还有人用写信来传递信息了。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巨变。(何大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