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强大时,一切自有安排
文 | 有书思婷 · 主播 | 阿成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
遥远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
每当这首歌的旋律响起时,生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便会油然而生。
潜龙勿用,见龙再田,终日乾乾
或跃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
这是《周易》开篇的第一卦。
二月二,龙抬头,“龙角星”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我们的文化从远古开始,到当下点滴都绕不过这条美丽强悍的神兽。
几千年来,我们一直热爱并信仰着这条神兽、我们民族的图腾:中国龙。
“龙”,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可觅之的传说。
司行云布雨,享天命至尊,宰八荒祥瑞。
无数上古传说,莫衷一是,众说纷纭。
尽管谁也没有目睹过“龙颜”,但这并不妨碍华夏子孙凭丰富、浪漫的想象对它进行装饰,使之既有神灵的奇异,又有人的德性。
即使千年已逝,我们仍能强烈感受到它的存在。
中国是一个龙的国度,到底有没有龙,龙长什么样,为何几千年来,华夏子孙一直崇拜它,或许今天的这件文物能解答我们的一些疑惑。
1971年8月一天的下午,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17岁村民张凤祥和几位村民被生产队委派去村北的小山上平整树坑。
傍晚时分,张凤祥干活累了坐下休息,随便扒拉着身边的石头玩。
扒着扒着,忽然有一处石头下面的土不停地往下漏,张凤祥觉得有蹊跷就顺着漏土的地方一直扒,结果扒出一块石板。
这地方怎么会有石板,好奇心让张凤祥掀开了它,结果发现这是一个用石头砌成的石坑。
石坑中,他发现了一件字母C形状的东西,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锈”。
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就去找其他村民讨论。
有人用铁锹敲打这个物件,发现敲不动,觉得可能是一铁块,劝张凤祥扔了。
张凤祥想了想,觉得是没啥用就扔掉了。
快到家的时候他却突然转念:
“虽然不是值钱东西,但看着也不轻,当废铁卖,多少也卖一点点钱。”
于是他便折回去,把这东西带回了家。
回家后,他也没当回事,想着家里有一个四岁的弟弟,于是就找了根绳系上给弟弟当玩具玩。
弟弟每天都开心地在地上拖来拖去。
没想到,过了十来天,物件上的“锈”渐渐脱落,露出了墨绿色。
放在太阳底下,它竟散发出诱人的碧绿光泽。
此时张家人开始意识到,这不是一块铁,而是一块玉。
形状有点像蛇,又有点像龙。
这一发现让张凤祥一家人激动不已,后来决定带着这件“宝贝”去翁牛特旗文化馆。
结果当时接待的文化馆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便让他们回去了。
过了一阵子,张凤祥家的亲戚给他们出主意,让他们把这块玉改成玉烟嘴,说不定能卖点钱。
(玉烟嘴)
张凤祥父亲觉得有道理,就去找工匠进行改造。
结果师傅说:
“这玉太黑了,不是好玉,改造成烟嘴还不值工钱了。”
劝他们回去别浪费钱了。
父子俩一听寻思了下,觉得师傅的话不错,最后还是把东西带回了家。
幸亏当时的工匠师傅不识货且张家人没钱,不然这世上从此又少了一件国宝。
东西卖不了钱,放在家里又觉得占地儿,最终他们决定把这块玉交公,于是又上交给了文化馆。
第二次接待他们的是副馆长,他也没觉察出是什么贵重文物,于是就办理了入库登记手续,把它当成一件普通文物锁进了箱子里。
就这样,这块宝玉在暗无天日的箱子里待了十几年,渐渐被人淡忘。
1984年辽宁省牛河梁遗址被发现,考古人员在墓里发现墓主人的胸部有两块精美的玉器,后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那两枚玉器是红山时期的“玉猪龙”。
(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玉猪龙”)
“玉猪龙”发现的消息传到了翁牛特旗,此时文化馆馆长才想起锁在箱子里的玉龙。
他隐约觉得那块玉龙可能价值巨大,于是特地去了一趟北京,请当时考古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来鉴定。
苏秉琦先生经过研究后做出判断,这是当时由红山人精心制作的玉器,是一件极其重要的文物。
(苏秉琦先生)
从此之后,这件小小的玉龙轰动了当时的考古界、历史学界,从而引发很多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它进行一系列研究。
这件珍贵的玉龙,最后被命名为“红山碧玉龙”,名扬世界,成为了举世瞩目的无价之宝,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如今这件国宝,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中国展厅”里展出,有兴趣的书友们,有空一定要去亲眼见见呦。
红山碧玉龙,为什么会被誉为中华第一龙,它和我们传说中的龙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龙是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蛇、鳄、鱼、 猪、马、牛、鹿、熊等动物,以及雷电、云、虹、龙卷风 等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出来的。
最终变成我们现在所见到的龙,则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
龙到底存不存在?
闻一多先生曾说:
“龙,只存在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生物。”
也有学者认为:
猪是龙的早期形象,远古祖先以猪为祭物,祈求丰收,后来“猪”逐渐被神话为“龙”,最后慢慢进行演变成华夏文明的象征。
红山玉猪龙的发现,充分证明了我们祖先所创造的“龙文化”源远流长。
而内蒙古赤峰发现的这块红山碧玉龙则是其中的代表作,制作极其精美。
这件器物,通体为墨绿色,由岫岩玉雕琢而成,高26厘米,身体呈英文字母c的形状,因此又被称为C形龙。
先来看它头部,很短小,鼻头上翘,眼睛微凸,嘴巴紧闭,对称的两个圆洞作为鼻孔,整个头部形状很像野猪。
再来看身体部分,龙身光滑,没有纹饰,只在额头及颚底有细密的方格网状纹。
脊背上有长鬃,长鬃占龙体的三分之一以上,给人一种飞腾的动感。
碧玉龙,长着野猪模样的脑袋,却有向内弯曲的龙尾,但是并未长脚,更无龙爪。
似猪又像龙,似龙又非龙,因此后来把这类玉器称为“玉猪龙”。
而这件碧玉龙因整个造型与传说中的龙更相像,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龙”。
碧玉龙出现的所在地,是一个古聚落遗址,五千年前的人类在这里创造了红山文化,是华夏文明最早的遗迹之一。
红山文化初期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全盛时期,当时的部落集团以女性血缘为纽带,晚期逐渐向父系氏族过渡。
红山, 意为“红色的山峰”,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北郊的英金河畔,传说原名叫“九女山”。
据说远古时期,有九个仙女犯了天规,西王母大怒,九仙女惊慌失措中打翻了胭脂盒,胭脂洒在了英金河畔,因而出现了九个红色的山峰。
所以后来称这个地方为“红山”。
五千年的风沙掩埋了曾经灿烂辉煌的文化,如今风早已止息,但红山文化的遗迹还在。
如这只碧玉龙,历经五千多年,依旧保留着在风中飞翔的姿态,犹如一只真龙翱翔于历史的天空,为每一位华夏子孙述说着它的过往。
龙到底存不存,其实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根植在我们的心中。
从上古神话,到千年后历代君王,以及现代的我们,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来创造、传承龙的文化。
上古神话中,龙是一种图腾。
原始龙的形态是蛇,东汉《武梁祠石室画像》中的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展示了伏羲氏、女娲氏都是以龙为图腾的。
(此图为唐代佚名画家所作《伏羲女娲图》)
《说文解字》中说道:“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先祖们把对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的认识,集中体现在龙的身上。
而到了五帝时期,五位君王无一不与龙有着这样那样的纠葛。
据史料记载,帝喾的第三个妻子名叫庆都。
庆都某天在河上游览,忽然周围出现了一条飞舞的赤龙。
晚上睡觉时在梦中隐约觉得有阵风刮过,随后赤龙扑在了她的身上,醒来时身上还留下腥臭的涎水沫子,身旁留下一张沾满涎水沫的画。
上面画着一个人,画上写着:亦受天佑。
之后没多久她就怀孕了。
后来生下一个儿子,竟和画中人一模一样。
而那孩子,便是日后流传千古的尧帝。
尧帝曾经也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御龙登天,后来他竟真的成为华夏之主。
随后,几千年来,龙的形象不断进行演变,成为了一种君权的象征,历代封建统治者更是企图借助天上的权威来证明他们统治地位的神圣性与权威性。
如今,历经8000多年的龙文化,早已融进我们的生活之中,沉淀在数不清的民风与民俗中。
华夏大地的每寸土地都在述说着与龙相关的美丽传说。
▽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象征着美好和威力,更是象征着与天和谐、造福人类的精神,而我们是龙的传人!
希望每位华夏子孙都能成为一条中国龙,在时空中摇曳出最美的姿态!
让东方的这条巨龙,更好地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