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为什么没有统一天下?大解析!
刘备有五虎将(赵云、张飞、关羽、马超、黄忠)有卧龙有凤雏!
最终还是未得天下!
何解?
关键在于
前期积累
和
形式改变
!
源:百度百科电视剧《三国》
刘备确实起步比较慢,长期在县级单位任职,且没有中央赏识。但刘备前期也有机会,就是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之后。
此时曹操控制兖州,袁术控制淮南一带,北边是近乎盟友关系的公孙瓒,正在和袁绍对峙。刘备此时基本上能和任何一个诸侯平起平坐。但吕布的突然到来乱了刘备的大好局面。吕布配合陈宫在兖州反叛曹操,曹操经过两年苦战才把吕布赶跑,吕布别无所归,投奔刘备。刘备心里索然不爽,但是还是接纳了。最后果然吕布反叛,刘备失去了徐州。(刘备接纳无处可归的吕布,却遭吕布背叛,徐州没了,老婆孩子也丢了。很多人还在痛骂大耳一言害死吕布。也不多说自己体会他的内心。)
刘备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急人所难,他之所以得人心也与此有关。陶谦被曹操攻击,居然去向当时任平原令(平原县县长)的刘备求救,刘备立即出兵。刘备接纳吕布其实也是一样。
但很快刘备就又有机会了,曹操支持刘备再次掌权徐州,结果刘备马上反叛。官渡之战前夕,曹操舍袁绍,先打刘备,刘备再次败走。
到这个时候,刘备的基业才算是彻底落后了别人。曹操站稳兖州,占据一部分豫州,实际控制着司隶校尉,大致就是今天的山东,河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一带,基本控制中原地区。孙策也已经开拓出了江东。从此,直到建安十四年之前,刘备从此再也没有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
源:电视剧《三国演义》
刘备确实出身不好,虽然起步早,但长期在基层,但这并不能成为后来刘备长期落后别人的理由。刘备曾经有机会,徐州牧足以和当时任何诸侯平起平坐。但因为袁术的进攻、吕布的到来和刘备自己的原因,刘备还是丢掉了徐州。
刘备的下次机会直到建安十三年曹操真正南征才出现。
刘表去世,刘琦刘琮分家,刘备实际上继承刘琦部分基业,并且成功促成了孙刘联盟。建安十三年末,孙刘联军在赤壁击败曹军;建安十四年,孙刘联军联合攻下江陵,完全控制长江;建安十五年,南郡(包括江陵,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荆州)转交给刘备,刘备才真正意义上再次立足。
建安十六年,再次南下无望的曹操移兵关外,逼反马超;同年,刘备入蜀。建安十七年,刘备进攻刘璋;曹操在关中击败马超。建安十九年,刘璋投降,刘备控制益州,刘备此时横跨荆益(一部分益州)。
建安二十年,孙权袭击荆州,刘备应战;最终双方握手言和,刘备以长沙郡和桂阳郡为代价。建安二十一年初,张飞大败张郃,稳固益州;建安二十三年,刘备进攻汉中;次年,占据汉中。刘备进位汉中王,势力如日中天。
建安十三年到建安二十四年,刘备从没有尺寸之地到横跨荆益,势力发展异常迅速。
曹操,基本消灭马超和韩遂势力,占据关外,包括雍州和凉州;荆州前线和关羽僵持,扬州方面和孙权僵持。
孙权,主要是向南发展,大概就是现在的福建、江西、两广。
对比一下,很明显,刘备的发展已经非常迅速了。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进攻襄樊,一度威震华夏,孙权偷袭荆州,关羽陨落。
次年,章武元年,刘备伐吴,失败。章武二年,刘备去世。
三国基本版图从此就没有了什么变化。
后期的刘备发展异常迅速,反而曹操和孙权都发展不大,曹操内部的压力也不断增加。但刘备顶多了只是达到了自己不被吃掉的地步,还到不了能吃掉谁的地步。所以三国后期的形式基本就是前期进行持久战,后期谁先撑不住就不行了,前期基业很重要。
其实刘备的实力根本和曹操不在一个级别,即使和孙权也有较大差距。
所谓“三足鼎立“,这三足根本不是均等的。
先看看势力范围比较:
魏:
司隶:雒阳(洛阳)
豫州:谯(安徽毫县)
冀州:高邑(河北柏乡东)
兖州:昌邑(山东金乡西)
徐州:郯(山东郯城)
青州:临淄(山东临淄东)
并州:晋阳(太原市西南)
幽州:蓟(北京西南)
凉州:陇(甘肃张家川西)
雍州:京兆(西安)
吴:
扬州:历阳(安徽和县)
荆州:汉寿(湖南常德东北)
交州:龙编(越南河内)
蜀:
益州:雒(四川广汉)
以州为单位是衡量势力大小的比较客观的单位。因为古代出于行政边缘的州的面积与中国核心地带的州的面积有较大差距,而设立一个州,往往意味着在一定地区具有一定的势力。
而这种势力往往不一定与纯粹的地理范围成正比,而是跟地方的经济、贸易有关。
通俗的来讲,上海市和新疆省同为省级单元,但是为什么上海可以凭借远小于新疆的地理面积成为省级行政单位?原因在于经济实力。所以根据行政单元的数量比较三个国家实力是一种比较客观的做法。
在看一看势力范围图:
源:百度
从上图可以看出,三国中后期魏蜀吴三方的力量也是差距较为明显的。同时需要考虑到,
明清之前,中国的疆界是并没有明显的界限的。
可以想象成边缘模糊的一个多边形。所以益州、交州乃至西北,无论是从势力范围来讲还是从实际实力来讲,都是有一些水分的。
下面我们想象一下,如果顺着诸葛亮的思路,蜀势力可能如何统一天下,而这些计划又是如何破产的:
1.关羽失荆州。
首先要明确一点的是,从农业经济的角度,三国时期的主要经济区是集中在关中、中原一带。甚至可以说得关中者得天下。诸葛亮想要入主中原,荆州是霸业拼图的重要一块。荆州不但意味着势力范围的大大扩大,更是进军中原的重要道路。所以关羽失荆州,诸葛亮心理就凉了一大半了。
2.关中始终牢牢被魏势力掌控。
其实从四川进汉中也就那么几条道路:剑阁道洋巴道米仓道
从汉中入关也就四条道路:子午道漟洛道褒斜道陈仓道
所以诸葛亮所谓的北伐,其实已经回天乏术了。
所以五虎上将,其实只能解决战术上的问题,而战略上蜀势力的劣势太过明显。同时一些重要的失误导致蜀势力错失了良机,而一旦错失良机,真的就是无力回天了。
可以用这种观点看一看
1.经济实力。。。。
2.地利:
刘备占领西川之时,西川刘璋世家已经历两代近百年的统治,而且治理还算清明,故而群臣附和,民心所向。这点从张任、黄权对刘备的态度就可以看出。而刘备有群众基础的根据地则是荆襄九郡,但彼时荆襄之地乃是战略要地,绝不可以作为后方供给的大本营。
3.社会风向:
不得不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实在是精妙。当时洛阳、许都地区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人才中心,而当时的汉献帝也影响了一大批人留任洛阳,而这批人的才智、人脉乃至经济、军事资源自然就可以为曹操所用。
4.人才:
其实蜀汉在三国时期并不是人才储备最丰富的国家,个人认为,蜀汉的人才不论是数量还是结构都不如魏国,甚至可能不如孙权时期的吴国。
如有雷同纯属借鉴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