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写词表白尼姑,惨遭拒绝,好友也写一首,却成功抱得美人归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红楼梦》中的妙玉是“金陵十二钗”之一,身居栊翠庵。有红学家考证过,妙玉的原型就是南宋高宗绍兴年间,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陈妙常。虽然曹雪芹没有写完妙玉的结局,但陈妙常倒是收获了一段美满的姻缘。
陈妙常的命运和妙玉类似,她本来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自幼体弱多病,被父母送去女贞庵出家礼佛。没想到,陈妙常因此邂逅了南宋名士、被宋高宗钦点为状元的张孝祥,张孝祥第一次见到陈妙常就被她的才情容貌惊艳,写下一首情诗表白,却被陈妙常拒绝。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张孝祥出生于1132年,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是唐代诗人张籍的七世孙。张孝祥出生之前北宋已经灭亡,宋高宗称帝建立南宋。张孝祥的伯父不肯屈膝为金人做事遭到拘禁,父亲又仅仅当了个小官,家里没什么钱,但《宋史》记载张孝祥从小“读书一过目不忘”,是个神童。
因此,张孝祥23岁就高中状元,原本这场科考由秦桧掌握,但宋高宗亲自干涉,把秦桧的孙子秦埙撇到一旁,钦点张孝祥为头名。之后,张孝祥步入仕途,出任了临江县令,他一路坐船到了临江县青石镇,晚上就借宿陈妙常所在的女贞庵(当时寺庙庵刹接待旅客很常见)。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正值入秋,夜晚月白风清,张孝祥信步走出房间赏月看花,忽然听到一阵美妙的琴声。循着这琴声找去,张孝祥看见了在假山后拨动琴弦的美貌女尼陈妙常。陈妙常不清楚张孝祥是新任县令,白天匆匆打个照面,只知道他是名士人物。
而张孝祥见到陈妙常风姿,心生爱慕,于是吟词一首,表达心意:“误入蓬莱仙洞里,松荫禅房睹婵娟,花样年华最堪怜;瑶琴横几上,妙手拂心弦。云锁洞房归去晚,月华冷气侵高堂,觉来犹自惜余香;有心归洛浦,无计到巫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陈妙常一听就皱起了眉头,觉得才见了两面,这人就来撩拨,太轻浮。但陈妙常没有直接斥责登徒子,而是一边弹琴一边唱词:“清净堂前不卷帘,景幽然;湖花野草漫连天,莫胡言。独坐黄昏谁是伴,一炉烟,闲来月下理琴弦,小神仙。”
张孝祥知道陈妙常对自己没兴趣,只好回房间去了,毕竟是自己要上任的地方,他也不好胡来。次日一早,张孝祥就离开了女贞庵,之后县衙里的事务繁忙,他也只是偶尔惦记着陈妙常而已,好友潘必正来拜访的时候,张孝祥谈到了陈妙常,潘必正一听,张孝祥被拒绝,自己何不去试试呢?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潘必正虽然不如张孝祥有才,但住进女贞庵之后,他的追求手段明显比张孝祥高了不是一点半点。起初,潘必正只是和陈妙常谈心,偶尔请教诗文,下棋品茶,渐渐取得了陈妙常的信任。而潘必正也发现,陈妙常其实没有什么向佛之心,在张孝祥表白后,陈妙常已经写下“凡心转盛”这样的词。
于是,潘必正也写了首词,放在陈妙常案头表白:“玉貌何傅粉,仙花岂类几品,终朝只去恋黄芽,不顾花前月下。冠上星移北斗,案头经诵南华,未知何日到仙家,曾许彩鸾同跨。”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陈妙常看后,虽然也埋怨潘必正写这样的词挑逗,但终究因为两情相悦,原谅了他,两人私会许久,陈妙常珠胎暗结。潘必正急忙找到张孝祥,请他帮忙成全自己和陈妙常,张孝祥也是个性情中人,托词潘必正和陈妙常早有婚约,因为战乱离散,判陈妙常还俗,嫁给潘必正为妻。
潘必正成功抱得美人归的故事,后来还被改编成了戏剧《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萱草堂玉簪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