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理解万物的规则,体悟“以理化情”的智慧

一、

一个人情绪存在的范围就是他受苦的根源,而摆脱自己情绪的根本,就是让自己的智慧通达事物变化的本质规则。

道家有一个思想叫“以理化情”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比如小孩子出门玩的时候,不小心把自己的钥匙弄丢了,他到家门口找不到钥匙,刚好大人不在身边,他就会恐惧担心的大哭。

但是成年人却不会这样,因为成年人面临这种问题的时候,知道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解决,比如找开锁公司,就可以很简单的解决这个问题。

成年人或许会因为这个事情沮丧,产生一些情绪,但是也不会着急痛苦地大哭大叫。

小孩子大哭的根本,是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来解决,而成年人不会因此大哭,是因为他的智慧足以解决面前的这个难题。

把这个例子延伸到生活中也是如此,当我们因为一件事情而产生负面情绪时,通常不是事情本身真的产生了负面影响,让我们感到痛苦,而是我们不理解这个事情背后的规则,更不知道它的解决方法,才产生了痛苦。

当你的智慧足以理解一件事物的时候,你就不会因为这件事情产生情绪,这就是摆脱痛苦的最好的方式。

冯友兰先生说过一句话叫做:圣人由于对万物自然本性有理解,他的心就再也不受世界变化的影响。用这种方法,他就不依赖外界事物,因而他的幸福也不受外界事物的限制。

对于这个观点,冯友兰先生还引用了斯宾诺莎的一句话:心灵理解到万物的必然性,理解的范围有多大,它就在多大的范围内有更大的力量控制后果,而不为它们受苦。

当我们把这个道理引申到更高的层面去看的时候,也是如此。

比如关于死亡,这也是有关于哲学的终极问题,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忧虑死亡,畏惧死亡,甚至被这种情绪干扰了自己的生活,而让自己特别痛苦。

但是当一个人如果能够理解了死亡之后,就会减少因此产生的恐惧,而这也是道家思想之中非常出彩的一点。

二、

《庄子》之中有一句话叫: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老子去世之后,秦失去吊唁,哭三声就出来了。

老子的弟子就问他:“你不是先生的朋友吗,既然是朋友,这样吊唁可以吗?”

秦失颇有些责备地对他说:“可以的,我最初以为他是俗人,现在我不这样认为了,刚才我去吊唁的时候,看到有老人哭他,如同哭自己的孩子;有少年哭他,如同哭自己的母亲。众人来此吊唁老子,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称赞而称赞的话,必定有老子不期望他们哭泣而哭泣的人,这就是违反自然,背离常情的,忘记了人的自然禀赋,古时候的人称之为逃避自然的规范。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顺依而死。安于天理和常分,顺从自然和变化,哀伤和欢乐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的人称这样做叫做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似的。”

当你理解了一件事情之后,你的智慧熟知其背后的规则时,你本身就不会因为这件事情的表象而痛苦。

我们经常和大家聊到关于因果这个话题,当一个人出现祸患的时候,为什么只是一味痛苦却解决不了问题,就是因为他不了解其背后的因果。

而当一个人真正了解因果之后,即便问题出现了,他有负面情绪存在,但也绝对不会像不了解因果一样,完全无知的用情绪折磨自己。

很多人理解道家思想“以理化情”的道理时,总是肤浅的,认为道家思想是背离人之常情,用压抑本性的方式,迫使自己表现出理智的一面。

其实这个理解是完全错误的,没有人可以压抑本性,而压抑本性也不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真正的平静,一定是以智慧覆盖规则之后产生的自然结果。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很多人都听过的故事:

谢安任晋朝丞相的时候,北方秦国大举进攻,让晋人非常恐慌,但是谢安却非常镇静淡然,派他的侄子谢玄领兵抗敌。

后来经过了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之后,谢玄取得胜利,赶走秦军。

当胜利的消息传到谢安那里的时候,他正和一位老友在下棋,谢安拆开信看完,然后淡然地把信放在一边,继续下棋。

朋友就非常急切地问他:“前线有什么消息?”谢安就平静地说:“小儿辈大破贼。”

很多人看到这里的时候,都很佩服谢安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但也有些人认为,谢安所表现出来的冷静一面,或许是压抑情绪的结果。

我们不知道当时谢安真实的心境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是当我们用“以理化情”的智慧,再来看谢安的举动时,就很容易理解。

或许他在谋划这件事情的时候,对于事情的结果,就有了一定的把握,所以才有胸有成竹的一面,而不是完全在对结果没有任何预测的基础上,用压抑本性的方式去面对结果,而获得的所谓平静。

事情本身都有本质的运行规则,站在规则之上的人不仅能把握事物转变的机缘,也能以自身的智慧,解决事物变化对自己产生的情绪冲击。

作者|国学书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