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陆唠沈阳之汤玉麟公馆旧址(一)
旧址位于:沈阳市和平区十纬路26号。
始建于:1930年,其间遭遇“九一八”事变停工。后经日伪时期续建,于1934年竣工。
▲图为旧址正门现照
该建筑原计划是为奉系将领汤玉麟修建的新公馆,由中华冯记建筑公司设计,同义合建筑公司施工。建筑面积9800平方米,原有房屋69间。院四周建有3米高的围墙,南为正门,左右有便门与房门相通。主楼为折中主义风格,钢混结构,白色釉面砖饰面的西式建筑。座北朝南,居院中偏后。平面呈凸字形,3层。正门设有6级台阶,两侧坡道,前建有雨搭,上承阳台,2层正面饰有四根爱奥尼式檐柱。楼背面2层正中建有半圆形阳台。楼内装饰豪华,木雕精美。
该建筑于1930年开始兴建,原计划于1932年竣工,但由于“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致使工程中断,直至1934年才建成,建筑竣工后1935年伪满洲国将该建筑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为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汤玉麟本人则没能在这座公馆里居住。日本投降后,1945年10月至11月25日,中共沈阳市委机关设在了该公馆。当时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工作是:维持社会治安,收缴敌伪武器及其他物资,发展人民武装,镇压敌伪、汉奸,废除苛捐杂税,实行民主改革,恢复经济,在郊区调拨粮食救济灾民,消灭土匪,实行反奸清算、减租减息。1948年沈阳解放后中共沈阳市第一届市委曾设在这里,后改为东北博物馆。1959年改为辽宁省博物馆。现房由沈阳市政治协商委员会使用。该建筑于2014年10月17日被辽宁省人民政府列为辽宁省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图为旧址主楼现照
提到汤玉麟公馆就不得不提到汤玉麟。
汤玉麟(1871-1937)字阁臣,绰号汤二虎,辽宁省阜新县马吉沟村人,奉军陆军上将军衔,是奉系军阀的骨干,在张作霖8个磕头兄弟中排行老四。青年时落草为匪,在辽西称霸。曾多次冒死救过张作霖的命,因此成为张作霖生死之交的盟兄弟。1900年与张作霖合办保安队,受清政府收编后被招抚为地方巡防营帮带。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协助张作霖镇压奉天革命党人,后升任骑兵27团团长,步兵35旅旅长。不过,后来汤玉麟因本人军职问题不如愿遂于张作霖反目,纵容部下胡作非为,1917年春因其部下士兵不守法演变成军警冲突,自带两个团的队伍逃出沈阳,投靠冯麟阁。后与冯到北平参加张勋复辟活动。
▲图为旧址主楼旧照
1919年与张作霖和好,在两次直奉战争和平定郭松龄的叛乱中屡建战功,任陆军第一混合旅旅长。1921年任东边镇守使和剿匪司令,后升任为第十二军军长兼第11师师长。1926年任热河省都统。东北易帜后,任东北政务委员会委员,热河省主席兼36师师长。1933年日军向热河进犯,汤玉麟见热河难保,便征集军车二百余辆装满在热河搜刮的私产运往天津意租界宅邸,率部逃跑,导致日军不到十天就占领了承德,受到民国政府免职查办。1934年任北平军分会高级顾问。1949年2月病死于天津,终年78岁。
▲图为旧址正门现照
▲图为旧址正门旧照
作者:程晓陆
单位:辽宁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