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荒四经》、《海外四经》文本篡改之揭发------《山海经》系列研究
本人在《上古“会稽”地望新考------<山海经>系列研究》、《“黄帝大人说”之阐发,兼论“天”、“地”本义------<山海经>系列研究》两文中,对“大人之国”、上古会稽和“亳”之地望作了详尽的考释。但令人稍感遗憾之处是经中“大人之国”地望两见,文中当时简单归结于或为迁徙的原因,过于草率。后经深入研究,发现非是如此简单!
在《“黄帝大人说”之阐发,兼论“天”、“地”本义------<山海经>系列研究》一文中,我认为:《大荒西经》中的“长胫”、《大荒南经》的“张宏”、《海外南经》的“长臂”皆为《海外东经》的“大人”,为同一族氏因形状、动作而命名的不同称谓。《海外南经》之“长臂”与《大荒南经》之“张宏”俱为“大人”,但其一在东南隅,一在西南隅,地望不同。我意“大人”在经中有东西迁徙之举,故两处皆有其记载(其实,《大荒西经》的“长胫”处于西北隅,地望也是不同的)。得此结论后,本人在研究中又发现“大荒四经”为七种以上材料的汇编,“海外四经”按方位编列是完全错误的(详见本人文章《非为“天书”!------<山海经.大荒经>本来面目初探》、《<大荒四经>本来面目再探------<山海经>系列研究》)。如此,则经中各处记载显然是同事异文,以迁徙来解释这种情况就过于草率了,很可能这些记载都是同一个地方。在《<大荒四经>本来面目再探------<山海经>系列研究》一文中,我们指出舜葬和登备山两种同事异文之处,实际上,大荒经中此种情形尚有许多。
《大荒东经》:“有夏州之国。有盖余之国。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大荒西经》:“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有盖山之国。有树,赤皮枝干,青叶,名曰朱木。有一臂民。”引文中天吴、天虞、吴回可能俱为同一人,且盖山之国也可能与盖余之国为同一国。《大荒东经》:“海内有两人,名曰女丑。女丑有大蟹。”前人皆以为此处为错简,因《大荒西经》:“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而《海内东经》:“海阳有大蟹。”因此,有人以为女丑为海阳的残讹,其实,这应当又为一则同事异文。《大荒东经》女丑节下为:“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曰方至,一曰方出,皆载于乌。”此汤谷于《海外东经》有载:“下有汤谷。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可见,汤谷即十日所在,实为一事。《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此显然又同指一地,不过更明确地属之于羲和。在《大荒西经》中则有类似记载:“有女子方浴月。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此处为浴月,属之于常羲,看起来与东经十日无关,实则还需再加勾稽揭发。《海外西经》:“女丑之尸,生而十日炙杀之。在丈夫北。以右手鄣其面。十日居之,女丑居山之上。”此所引为十日,而非十二月,可以推测下,原始材料当为十日,而《大荒西经》此处或为后世所改,为符合东西日升月落之义,正如《尚书.尧典》羲和分为四氏而配之于四方之义。此处《海外西经》正是女丑与十日在一处,可证《海外东经》之女丑非错置。《海外东经》:“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此朝阳之谷或即汤谷,天吴或与十日同处一地,《大荒西经》此常羲十二月之上正紧接天虞。还有一证,十日在《大荒东经》与王亥相邻,而在《大荒西经》所接:“行玄丹之山。有五色之鸟,人面有发。爰有青鴍、黄鷔、青鸟、黄鸟,其所集者其国亡。”,本人于《商先王“王亥”故事补遗------<山海经>系列研究》一文中认为此一节即为“有易杀王亥”故事,这正好支持了此十日、王亥故事皆同事异文。此节所述天吴、王亥、女丑、十日在经中皆属连,颇疑天吴之为水伯,实为河伯;十日即为昜,即有易。《大荒东经》:“河念有易,有易潜出,为国于兽。”暗示其化为戎狄,或即西北隅之北狄。如此,王亥故事于《大荒东经》、《大荒西经》中两载。
同事异文不唯在于大荒经之东经、西经之间,《大荒东经》:“有青丘之国,有狐,九尾。”《绎史》卷五引《归藏·启筮》有这么一段记载:“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而《逸周书.尝麦解》:"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两相参照,青丘即中冀。《大荒北经》有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还有一例,《大荒北经》:“有人名曰大人。有大人之国,厘姓,黍食。有大青蛇,黄头,食麈。”,此一记载显然又与《大荒西经》的“长胫”、《大荒东经》的“大人”为同一国。此异事同文之例有时也发生在《大荒四经》和《海外四经》之间。《大荒东经》:“有东口之山。有君子之国,其人衣冠带剑。”而《大荒西经》:“有丈夫之国。”此丈夫之国在《海外西经》为:“丈夫国在维鸟北,其为人衣冠带剑。”两相对照,显然又是同一国。《大荒东经》:“有白民之国。帝俊生帝鸿,帝鸿生白民,白民销姓,黍食,使四鸟:豹、虎、熊、罴。”在大荒经中并无他处有异文,但在《海外西经》有载:“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披发。”此白民一处东北隅,一处西北隅。《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位于经中东北隅,而《海外西经》有载:“肃慎之国在白民北。”处于西北隅。《大荒北经》:“有毛民之国,依姓,食黍,使四鸟。禹生均国,均国生役采,役采生修鞛,修鞛杀绰人。帝念之,潜为之国,是此毛民。”,而于《海外东经》:“毛民之国在其北,为人身生毛。”此又为同一国。
综上所述,大荒经中舜葬、登备山、天吴、盖余、王亥、女丑、十日、丈夫、青丘皆于经中两见,大人多处同事异文;大荒四经与海外四经两见则有白民、毛民、肃慎(还有一例为苗民、驩兜,不过此例或不同于以上所述)。荒经和海外四经之间的同事异文值得探讨,前人研究早已指出,海外四经大体与大荒四经类同,而更为简略,或有人主张海外四经源自荒经,但我认为,海外四经其原本并非来自荒经。两经间多处同一故事、方国皆分列东、西,如出同源,当非如此。而且我们还发现海外四经所载有些事物、方国在荒经中无载。大荒经中和荒经、海外四经中的异事同文现象其实还有很多处,本文未能一一例举,如此之多的同事异文现象,皆归之于各个上古方国迁徙,显然十分牵强,而且荒经中异事同文多载于东经、西经之间,故事全同,皆如复制。我想以下结论或更近于事实:在《非为“天书”!》一文中,我们认为,“大荒四经”为七种以上材料按四方框架割裂汇编,这些材料本身是按照四方记载的。现在看来,“大荒四经”、“海外四经”的原本不是按照四方记载,其主要内容大率近于西经,大荒四经东西七座“日月出入”之山的文本框架,完全出于后世编纂者的篡改编造。这个编纂者不知出于何种目的,把西经内容拆分成四部分分属四方,本来的材料中东方的内容太少,编纂者复制自西经的内容就多了点。比如十日,西经较为简略,而东经较为繁复,二者合并后才是原本原貌,再如女丑,东经只一句海中大蟹,而西经则内容更多,这就是拆分的结果,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故事;“大荒四经”、“海外四经”所据原始材料可能同源,但编者显非一人,故此在拆分原本时产生了不同的两个版本。比如白民,编纂大荒经的就此节内容列入了东经,而海外四经的编纂却列入西经,不是同源材料的人为拆分是无法解释这一现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