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蒂澄
王蒂澄(1910.9.26-2009.6.22),吉林省扶余县人,毕业于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语文、俄文、英文教师。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王蒂澄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吉林省扶余县
出生日期
1910年9月26日
逝世日期
2009年6月22日
毕业院校
北平女子师范大学
丈夫
目录 |
1人物生平 2个人生活
|
3主要贡献 4人物轶事
|
---|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1927年以前在扶余县和吉林省读小学、中学;由于学习优秀,县里排前三名,被保送至省里读中学。
1927年由于学习成绩出众,又被吉林省官费保送至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在此学习期间,熟稔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并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鲁迅曾在该校任教,因此受新文化运动、新文学影响,思想开阔,受益匪浅。
1927年至1932年在北平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读书;
1936年至1937年,由于丈夫到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与爱因斯坦教授作科学研究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在此期间,她带两位年幼的女儿回到丈夫家乡-江苏省宜兴县芳桥后村养病。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随清华大学迁至云南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在此度过了他们最为艰难的岁月,协助丈夫为学生油印教材。在此期间生育第三个女儿-周如玲。
1943年随夫带全家赴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作为同盟国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丈夫应美国海军部之邀参加战时科学研究并在加州理工学院做访问教授;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回国,回到清华大学;
1948年生育第四个女儿-周如苹;
1950年开始在清华大学工作;
1952年在清华附中,先后担任语文、俄文、英文教师;
1975年退休。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2009年6月22日21时18分,由于久病不治,多脏器衰竭在北京协和医院逝世,享年99岁。
折叠 编辑本段 个人生活
1930年由同学介绍与1929年学成归国的清华大学物理系最年轻的教授周培源相识,相恋,并于1932年6月18日在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为证婚人在北京欧美同学会结婚;婚后居住在清华大学,生育两女-周如枚、周如雁。在此期间,由于患不治之症-肺结核,住进医院隔离一年有余 。
王蒂澄还是一位著名的鉴赏水平很高的收藏家,自1950年以后,由于她的兴趣,用工资收入之余,开始收集了大量的古代书画,包括明清时期主要的书法、字画流派以及代表作家的真迹。后来也培养起丈夫的兴趣,于是夫妇两人共同收藏。1988年,随同丈夫将他们珍藏多年的145幅真品无偿捐赠给丈夫家乡江苏省无锡市博物馆,无锡市人民政府为表彰他们夫妇,将在该博物馆内建立"周培源王蒂澄藏画馆",以示永久纪念。并将政府奖励给夫妇二人的奖金,分别转赠给他们学习和工作的地方:北京大学、清华附中、扶余实验小学等单位。
折叠 编辑本段 主要贡献
在清华附中工作的二十余年,尽心尽力,任劳任怨,服从组织安排,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最初,学校缺国文教师,由其具备深厚的功底,很快得到各方面的首肯。
50年代,中苏关系日益密切,国家急需俄语人才,本不晓俄语但在形势逼迫下,每日收听广播大学俄语课程,第二天即为学生上课。
60年代后期,由于教学需要,在英语教师极为短缺的情况下,担负起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双重责任。特别是在特殊的政治历史条件下,各方面都很困难,自己动手编写打印教材,顶着巨大的政治压力,利用可能的机会,将自己的一切传授给年轻人。
折叠 编辑本段 人物轶事
更名
王蒂澄,原名:王素莲。上学后,国文老师非常喜爱她的性格和各方面的出类拔萃,认为"莲"为出污泥而不染,将"素莲"改为"蒂澄"。蒂为"并蒂莲","澄"为现在"澄"字的古写,现已不用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