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针临床常见病症基本思路(十)
黄帝内针临床常见病症基本思路》是本人根据黄帝内针法则,结合本人自学习内针以来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而整理的,试图在临床常见病症运用黄帝内针时提供一个基本的思路,这是本人的一种尝试,至于能否达到初衷?还需大家多提宝贵意见,需要说明的是:大家运用时,应该根据黄帝内针的法则灵活运用,而不要刻意模仿、照搬照用。
第六章、舌部症状
1、舌干
临床表现:舌上有苔,苔面缺乏津液,苔质干燥,或舌光无苔,望之枯涸,扪之燥涩,称为'舌干',舌干多伴有口渴症状。其经络分布: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足太阳之筋结于舌本,足少阳之筋入系舌本。内针治疗:经络:厥阴经、少阴经、太阳经、太阴经、少阳经。
三焦:上焦。
上下左右:男左女右。
施针部位(同气):在上肢取劳宫穴、少府穴、后溪、大鱼际、中渚;或在下肢取太冲穴、涌泉穴、昆仑、公孙、足临泣
2、舌疮
临床表现:舌边或舌面、舌尖、舌下发生溃疡、红肿疼痛,常伴溲赤、便秘等症状。
内针治疗:参见“口干”条。
第七章、牙齿症状
临床表现:牙齿症状常见的主要是牙痛。
内针治疗:经络:牙痛主要涉及到阳明经、少阴经。
三焦:上焦。
上下左右:左症右治、右症左治。
施针部位(同气):在上肢取合谷穴、少府穴;或在下肢取陷谷穴、涌泉穴。
(未完待续)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