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的故事027肩髃:肩周炎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臂臑(nào),它对治疗各种眼疾都有效,因而又有明目穴之称。今天我们继续沿大肠经的路线循行,解读其第15穴--肩髃(yú)穴,它是治疗肩周炎之要穴,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穴位的故事027肩髃:肩周炎之要穴一、骨之边缘肩,穴所在部位也。髃,骨之禺也。“禺"乃角落之意,成语“负隅顽抗”,这里的“隅”,也有角落之意,只不过指的是自然环境的角落;而“髃”所指为骨之边缘,虽然两个字的偏旁不同,但均有角落之意。肩髃,名意指在骨部的远端所形成的小范围水域。本穴物质为臂臑穴传来的经气所化,臂臑穴上传本穴的物质为强盛的阳气,至本穴后因散热而冷凝沉降,所降之浊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而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骨部来说它是处于较远的边缘之处,故名肩髃

这里有几个关键语句需要和大家解释一下:①骨部的远端所谓的近端和远端,都应该相对于我们人体的心脏位置而言,远离心脏位置的就是远端,靠近心脏位置的就是近端,这里指的骨部的远端,应该指的是锁骨头肩峰处,如下图:

②所降之浊在地部形成小的水域相对于大肠经的起始点商阳穴(天部)而言,肩髃穴则处于大肠经的地部,就好比暖气管道一样,离上水端越远,温度就越低,热气遇冷自然就会凝结沉降,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在解读臂臑穴时,我们说过,此穴汇聚了大肠经诸穴之阳气,当大肠经循行到了肩髃穴时,遇到了肩关节的阻挡,再加上温度低,因而经水就会在此沉降,形成了地部小的水域。③本穴的地部水域相对肾所主的腰膝骨部来说它是处于较远的边缘之处,故名肩髃中医认为,肾主骨,肾水在下,相对于腰和膝而言,肩关节离肾水更远,因为它处于边角的地位。在别有病的针灸穴位库里,除肩髃穴以外,带“肩”字的穴位还真不少,它涉及了3条经络的7个穴位:小肠经:肩贞肩外俞肩中俞三焦经:肩髎胆经:肩井经外奇穴上肢部:肩三针抬肩由此看来,肩部的问题还真的不少。而带“髃”字的穴位则只有肩髃穴一个,足见肩髃穴还是挺特殊的。

二、大肠经与阳跷脉之汇穴肩髃穴,是大肠经与阳跷脉的交汇穴,它也属于89交汇穴之一,除此之外,手阳明大肠经的巨骨,足阳明胃经上的地仓穴,都是与阳跷脉的交汇穴。①什么是交汇穴?就是一个穴位上,有超过一条以上的经络经过,这个穴位就称为交汇穴。如“三阴交”,这个穴位大家都很熟悉,就是脾、肝、肾,三条阴经的交汇穴。那么人体上到底有多少个穴位具有同样的功能呢?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即使专业人员也不大清楚。经过我们统计,一共有89个穴位具有2条或以上的经络通过。②什么是阳跷脉阳跷脉,即是保证人的阳气充盛使人活动跷健的血脉。古经书对阴阳跷脉的记述甚少,只有其循行线路和所主之病。阴跷脉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跷脉为病阴缓而阳急。以经书所记跷脉之病反推之,则跷脉在不病之时为阴与阳不急亦不缓,阴阳二物同时共存,而肩髃穴气血即有此特性。

生理功能: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同时还有濡养眼目,司眼睑的开合和下肢运动的作用。阳跷脉,主人之阳气,手阳明大肠经又是多气多血之经,二者的经络走向也都相同,并在肩髃穴处交汇,足见其对人体阳气的调控的重要性。三、肩髃穴是治疗肩周炎之要穴其实,大肠经上的很多穴,多多少少都与肩周炎有关,从下廉开始,一直往上,几乎所有的穴位都与肩臂疼痛有关,但唯独肩髃穴对治疗肩周炎的效果更有效,这和其所处的特殊位置有关。关于肩周炎,我曾经在在2014年7月写过一篇文章"入伏养生:拔出湿气治肩周炎"(http://www.byb.cn/doc_7703.aspx),详情大家可以参看一下这篇文章。结合本文,这里将重点再回顾一下:

说起肩周炎,大家并不陌生,很多人都得过。虽然它被称为"五十肩",说的是人到50岁左右才得此病,可现在得肩周炎的人的年龄已经大大提前了,基本上不分年龄层了。一说到炎症,人们就很容易联想到发炎了,需要上抗生素。实际上,肩周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换言之,它并非真是因为细菌感染了导致的发炎,而是因为经络堵了引起的"炎症",主要症状就是胳膊的活动受限导致疼痛。因此,如果得此病,千万不要输液。吃止痛药芬必得什么的,也多是缓解症状,并不解决根本问题,还有很多的副作用。那肩周炎为什么被称为五十肩呢?主要是因为,人到了这个岁数,皮肤腠理不那么紧致,容易感受外邪的入侵。同时,体内的湿毒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所致。既然是湿毒所致,那就将此湿毒排出体外不行就了吗?道理一点错都没有,可这湿毒怎么排呢?吃药?似乎不好使,这药力如何能靶向到患部呢?外敷药,也许有效,但似乎也不能去根,有些人可能皮肤也受不了?刮痧,只能解决表层的问题,如果湿毒在深层,也不好使。针灸,也许有效,但也要看大夫的水平高低,扎对了,可以极大的缓解疼痛。那这病该如何治呢?中医认为,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肩周炎显然符合这一点,一定是经络不通所致。可肩周这个位置,肉少骨头多,刮痧使不上劲,按摩又很难解决深层的问题,唯有拔罐适合解决深层的问题。肩周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也就是说,不用治,3年左右也会自行好了。但这3年可让人很难受,给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所以,还是要积极治疗应对。拔罐是普通人治疗肩周炎比较好的方法,主要是将肩周里包裹的寒湿拔除,将气血重新引入痛处来滋养肌腱韧带,避免其萎缩和钙化,从而达到治愈肩周炎的目的。大家可以看看中里巴人有关肩髃穴的介绍。

四、功效和主治【功效】疏经利节,祛风通络、理气化痰【主治】中医病症:肩臂痛,半身不遂,手臂挛痛,不能上举,手背红肿,四肢热,瘿气,乳痈等。西医病症: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病,肩周炎,乳腺炎,荨麻疹等。五、总结1、骨之边缘2、大肠经与阳跷脉之交汇穴3、治疗肩周炎之要穴

(0)

相关推荐

  • 肩颈痛、腰痛很遭罪,趁三九,通“三关”

    三九寒冬,阳气藏伏,人体免疫力降低,许多人稍感寒湿之邪,一些慢性身体问题就会复发或加重,常见的有颈椎问题.腰椎问题.肩周炎等寒湿痹症. 这些问题多发生在我们的肩颈后背,这里是督脉循行之处,如果肩颈.腰 ...

  • 穴位的故事116肩贞:肩周炎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手太阳小肠经的第8穴小海,它对治疗小指麻效果好.今天,我们继续沿小肠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9穴肩贞,它是治疗周周炎的要穴,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肩 ...

  • 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273肩井:肩周炎

    [byb.cn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20穴风池,这是胆经的一个大穴和要穴,它对治疗风寒感冒效果不错,同时还可以缓解视疲劳.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21穴肩井,它 ...

  • 穴位的故事019温溜:驱寒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偏历穴,它是治疗下肢水肿的要穴,很多白领,尤其是女性,一到下午就会感觉腿肿,此时按摩偏历穴有助于消除水肿.今天我们继续沿着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说说其第7个 ...

  • 穴位的故事026臂臑:明目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手五里穴,它对治疗肘肩痛有效,今天,我们继续沿大肠经的路线循行,解读其第14穴--臂臑(nào),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穴位的故事026臂臑:明目之要穴一.肩臂动 ...

  • 穴位的故事024肘髎:网球肘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大肠经第11穴--曲池,它是降血压之要穴,也是大肠经经气最旺盛之穴,因而和肺经的合谷穴一样,也是一个万金油穴.今天我们继续沿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12穴- ...

  • 穴位的故事023曲池:降压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手三里穴,它是缓解肩颈痛的要穴,也是我们"穴位的故事"开始以来遇到的第一个三字穴.今天,我们继续沿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其第11穴--曲 ...

  • 穴位的故事018偏历:下肢水肿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大肠经的第五穴阳溪,它是明目醒脑之穴.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如水塔,气血自上而下至肢体末端,而大肠则相当于回水管,它将肢体末端的气血再输回到心脏,从而完成一个循环. ...

  • 穴位的故事010太渊:定喘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经渠穴,它是治咳之要穴,并且是那种无论虚实之症的咳嗽.今天,我们继续肺经的循行路线,开始说说太渊穴,它又被称之为定喘之要穴,当然,定的这个喘,是我们运动之后的气 ...

  • 穴位的故事008列缺:偏头痛之要穴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说到了孔最穴,它被称之为治疗痔疮之要穴.有痔疮的朋友,可以点按此穴,你会发现很痛.痔疮的位置在大肠之末的肛门附近,怎么就和肺经相关呢?哎,这就是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关系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