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气法操作指南(二)
吐气法的作用:
对于健康来说,吐气法首先是一种健身方法,中医讲肺是后天之本,人可以几天不吃饭不喝水,但是不呼吸几分钟就受不了。吐气法就是对肺的一种锻炼,加大了呼吸的强度,肺功能加强了好处可想而知,血液更新鲜了,人肯定更有精力。而且这种锻炼方法没有任何副作用,跑步、打球都可能对人的关节带来损伤,游泳容易受寒,但是吐气法就没有任何副作用。
在我们练习吐气法的时候我们的注意力在身体上,这其实就是一种觉察的练习,觉察是主体的功能,所以吐气法同时也是对主体的训练。觉察力提高了,身体一有不适,我们马上就知道了,可以随时调整,有些人生了很严重的病自己都不知道,对自己的身体得有多不重视啊。当我们注意力回到身体上,就可以使我们处于一种身心一体的状态,这是人体最舒服的状态。我们的大脑是消耗能量的大户,很多人的大脑根本就是不停地工作根本停不下来,有一次我带孩子去国博,排队时一位男士不停地在讲话,当我注意到他其实是在自言自语时,我感到十分震惊。但想想其实也很正常,我们虽然没说出来,但平时大脑里不也是一刻不停地在思考吗。这种情况其实带来好多健康上的问题,通过吐气法,就可以逐渐让大脑成为我们思考的工具,需要它工作时它再思考,不需要它工作时它就可以处于休息状态。好多灵修课就是讲要“活在当下”,那怎么才能活在当下,通过吐气的练习,就可以达到这个目标。
刚才讲了练习吐气法最好尽量把气吐尽,激发原来蛰伏在身体里的灵能,这个其实就是在训练我们的能体,也可以用我们常听到的“气”的概念来理解。通过吐气法的练习,可以使我们的能量循环系统越来越通畅。
所以吐气法同时锻炼了我们的肉体、主体、能体,达到“精满、神安、气足”的健康状态。所以大家一定要重视吐气法。
除了上述这个根本目的,吐气法在生活中有一些小妙用,咱们分享一下。
用来放松:大家可以试试有点像叹气一样,一下子把气呼出去,身体也随之放松下来。
释放一些小情绪:比如一感觉到自己生气或是难过时,赶紧吐气,由于情绪本质上是一团能量,所以可以通过吐气就可以清理掉。
受了寒、感觉自己要感冒时:做吐气法,得持续5分钟以上,背部发热,出点汗,就可以将一次小感冒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因为吐气可以带起能量运动,使气血循环加快,可以有效排出寒气。
头昏沉时:吐气,让自己清醒起来。
睡不着觉时吐气,可以有效助眠。这是因为通常睡不着觉是因为大脑放松不下来,通过吐气让注意力回到身体上,大脑放松了,人就容易睡着了。
还可以治疗慢性鼻炎、打呼噜,练了吐气法以后大大缓解。
修行中一些和能量有关的处理,用吐气法也很方便有效。比如我的头在通的过程,感觉头晕,其实就是间歇性高血压,用吐气法就可以解决。
问题解答:
对于吐气法的一些典型问题,杨海鹰老师的解答已发表在禅吧网上,大家可以参考,也可以关注禅吧网和自主健康的公众号。下面是杨老师回答过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
1、吐气法中的“自然止息”如何操作(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7031710998.html)
2、为什么说吐气法是深度的全身心运动(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7033111078.html)
3、为什么吐气法要用鼻子吐气而不能用嘴?(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7031310987.html)
4、如何通过吐气法来认识自己?(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7031310986.html)
5、做吐气法时,为什么我只能关注到腹部?(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7021710901.html)
6、为什么有时候做吐气法非常难受?(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7021710900.html)
7、躺着做吐气法的反应正常吗?(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7021710897.html)
8、什么时间练吐气好(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6072610307.html)
9、练吐气时采用什么姿势好(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6072610310.html)
10、练吐气时该如何呼吸(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6072610309.html)
11、练吐气时如何体会能量升起并融入其中(http://www.chanbar.cn/chanji/wenda/2016072610305.html)
12、吐气法操作中如何感知和激发灵能(http://www.chanbar.cn/chanxue/dushujiaoliu/2017020910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