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话的最早发源地,是漳州还是泉州?闽南话发展过程是怎样的?
最早的“闽南话”,是4300年的南渚话,周代的南禺话、汉代的南海话,唐代韩愈贬潮,称潮州为闽南,才有闽南一说,如果是语言的渊源,应该是源自夏代韩江出海口的城邑。
《竹书纪年》:“三十二年,帝命夏后总师,遂陟方岳;五十年,帝陟。”这是良渚受淹前的记载。良渚在4200年至4300年前被淹,而南渚被淹剩下了高地上的城邑,创造了“厝”字。由舜帝带到湖南一带,至今湖南还保留了“厝”字最原始的定义:三山之间的聚居地,而潮州城就是三山之间的城。
“厝”是夏造之字。但汉朝汝南人许慎编辑的《说文解字》,把“厝”字解释为“磨刀石”,认为它形声字,外边的“厂”象山崖形,意思是从山崖上凿下来的坚硬的石头,并解释本义为磨刀石。古语中“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中“他山之石”,就是许慎说的厝,用来磨砺玉石。《康熙字典》则直接解释为:“古代的错字”。让人啼笑皆非。
厝象形字,是山崖、太阳和洪水的象形。夏代洪水泛滥,这个字就是夏时代洪水滔天的真实纪录。当洪水泛滥淹没“大荒野”的时候,古人认为这种现象是冒犯了太阳,因此记成“昔”字,洪水在日上。洪水泛滥滔天,幸存的人都跑到山崖上。因此“昔”代表着上古难忘的过去。山崖代表着救命生存的场所。
所以,以前叫“厝”的地方,都是人们寄托美好愿望的生命之地,大多都临近山崖,一方面告诉后人是厝让这些人幸存下来,才有了人类延续生命,同时也告诫后人,一旦再次发生大洪水,一定要跑到厝上去。有叫厝的地方,在古代一定是洪水劫后余生的高地。“厝”字在《山海经》“东南陬”通用,说明厝字是良渚、南渚留下来的,而不是移民带来的,移民只是入乡随俗,并没有反客为主。
《山海经》描述夏代韩江上游汀江:“有荣山,荣水出焉。 黑水之南,有玄蛇,食麈。”汀江发源于武夷山东南一侧的宁化县境内,木马山北坡,木马上下合为“荣”字,古义屋梠两头翘起的檐角,即木马,厝角头。荣水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4县,在永定县峰市镇出境进入广东省,永定自古出煤,有黑水渗入,至大埔县三河坝与梅江汇合后进入潮州。荣山是武夷山木马山,永定出煤,黑水源头。
《山海经》描述韩江出海口:“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帝舜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
“荣水穷焉”,就是到达出海口,“不庭之山”是出海口之山,也是南部东端南禺山,即凤凰山,“少和之渊”,就是煤黑水被稀释调和澄清之渊,是意溪河内湖,“从渊”就是北边山泉所导泉池。唐代白居易说的潮州凤池,《永乐大典》方袷《思古亭记》说的:“潮阳(潮州曾用名)古垒,旧传地居鸭湖。”就是夏代“从渊”,位置在广济桥浮桥处下方,导致广济桥300年都无法立墩。
北魏骊道元《水经注》记载的鸭湖:“东为鸭湖,湖之北渠溪水所导。”又:“鸭湖皆山水所汇,曝则成陆,潦则成湖。”
可见鸭湖是一个特有的名称,唐代鸭湖、凤池和舜帝从渊,南禺泉穴,佐水,是一脉相承的,都是古溪名“涸溪”的源头。《南次三经》载:“南禺之山,有穴焉,水出辄入,夏乃出,冬则闭。佐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海,有凤凰、鹓雏”。佐水,是凤池傍生的溪流,正是凤城潮州的历史渊源!
《山海经》这一记载,是韩江古出海口的情况。从金山、陈桥、后沟、涸溪、东津、意溪这一圈,正是韩江夏代海岸线,韩江在金山东西分流,三山神拱卫的高地,在此处的城邑就叫三身国,三身,就是三位山神保佑的地方。潮州三山国王传说虽起于晋隋,但与商周“三天子嶂山”不无关系。夏代韩江在金山东西分流,正是“北属黑水(经煤区的洪水),南属大荒(浅水滩涂)”。
韩江的地质也表明,涸溪以上河床都是砂质地,以南则是海泥,表明涸溪以北韩江上游河床不曾受海水侵蚀,表明现在的韩江河道从形成那一刻起,海平就进入下降的模式!也表明高处的淡水一向很充沛!正是“有渊四方,四隅皆达”。
韩愈在《泷吏》说的:“州南几十里,有海无天地”,和白居易的:“凤池隔绝三千里”。因为主人的名声而留存于世,三言两语,足于见证历史。“州南”是夏代的“大荒”,“凤池”是夏代的“有渊四方,四隅皆达”,舜帝从渊,道出了潮州城显赫的历史。
公元前195年,刘邦以“亦越之世”置南海国,南武海阳合称南海,海阳侯升迁东海王后,南海国王城移入南禺海阳城,就是延续商周(楚)历史的。南海国废后的名称叫“揭扬”,就是楚国揭亭和扬越的合称。而同期,闽越国却被汉武帝坚壁清野几百年,今闽南历史就是南渚、南禺的一部分,更是南海潮州文化影响下的地区。
南渚、南禺、南海是一脉相承的,潮州南部南澳也出土8000年新石器,陈桥人遗址陶罐和良渚接近,也存在5500-6000年,良渚人、南渚人组成的“夏后总师”,是中原治水的主力军。中原文化早就和良渚、南渚融合在一起。漳州唐代才和潮州城分开,潮州文化才是闽南文化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