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内蒙古|徐馨雅《家乡的风俗》|指导教师:杨琛

作者:徐馨雅|指导教师:杨  琛

【内蒙古阿左旗第八小学六年级2班】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家乡的风俗》

我的老家在甘肃民勤,那里村庄很多,也有很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我最感兴趣的风俗就是“燎疳”,现在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燎疳,又叫燎百病。我知道这个风俗还有个有趣的传说呢!
相传在很早以前,西北一带连年风调雨顺,人们安居乐业,于是他们就把吃不了的粮食喂鸡喂狗,甚至到处乱扔。土地爷看不过眼,就到把这件事告诉了玉帝,玉帝派千里眼去查看,发现果真如此,顿时大怒,命龙王十年内不许向此处降雨。从此这里连年大旱,百姓生活困难。就在第九年的最后三天,有人到庙里避寒,看到玉帝石像很是愤怒,就一气之下砸碎了石像。这件事被玉帝得知,命太上老君下界立刻把这些难民烧死。
那时正是正月二十三的晚上,太上老君不忍下手,就把事情告知了难民们。提醒他们每隔十几步就放一堆火,在里面放上盐粒和香表,并在火堆上面跳来跳去,这样就能瞒过玉帝。难民们照做了。玉帝在天上看到地下火光闪闪,听到喊声,闻到怪味,以为太上老君真的把那些人烧死了,就心满意足地回去了。后来这个“燎疳”的风俗就流传了下来。
听了传说,是不是越发觉得“燎疳”很有趣呢!今年的正月二十三晚上,我就参加了家乡的“燎疳”活动,场面特别热闹。人们在门前放一堆柴火和当天院子里清扫的杂物,再把扯下的对联和门神也投入其中,随后再投入香表、鞭炮、盐粒等。男女老少都在上面跳来跳去,小孩子们更是无比开心。
因为我是在邻居家参加这个活动,所以当我们到那儿时,天已经黑了,火已经烧了起来,只见一个个人影从上面闪过。
起初我很兴奋,想试一下,但当我看到火苗一下子窜的老高,又有点不敢了,心想∶这么大的火,会把我烧伤吧?我躲在爸爸身后,看着人们一个接一个地从火上跳过去,欢呼声越来越大。只见小姑父抱着六岁大的表弟一纵身跳了过去。接下来就轮到我了,我尝试了几次都不敢跳,但转头一看,大家都在鼓励我,表弟也拍着手,喊道∶“姐姐加油!姐姐加油!”不知怎的,我突然勇气倍增,一闭眼,一迈步,跳了过去,突然感觉热热的火烤在了脸上。我低头一看,还好,裤子没烧坏。在场的人们都跳了过去,天空中也升起了绚烂的礼花,在欢笑声和鞭炮声中春节也随之结束了。
“燎疳”寓意着驱赶病毒、平平安安、百病不生。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独特的“燎疳”。

  介

徐馨雅,阿左旗第八小学六年级(2)班的学生。画画是我的最喜欢做的事情,我要用手中的画笔去描绘我心中的多彩世界。

扫码添加

联系编辑

【中小学生习作精选】是阿拉善盟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艺两新”合作平台,由【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提供支持。为激发中小学生的文学写作、艺术创作兴趣,平台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文学习作、艺术展示作品。平台免费编辑发布、推广传播,并按标准支付作者稿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