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物种 | 座山雕——秃鹫
雷声视角
秃鹫(学名:Aegypius monachus),中文俗名狗头鹫,夭勒,狗头雕,座山雕, 大型猛禽,体长108-120cm。通体黑褐色,头裸出,仅被有短的黑褐色绒羽,后颈完全裸出无羽,颈基部被有长的黑色或淡褐白色羽簇形成的皱翎。幼鸟比成鸟体色淡,头更裸露,亦容易识别。
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山谷溪流和林缘地带,常单独活动,偶尔也成小群,特别在食物丰富的地方。要以大型动物的尸体为食,常在开阔而较裸露的山地和平原上空翱翔,窥视动物尸体。偶尔也沿山地低空飞行,主动攻击中小型兽类、两栖类、爬行类和鸟类,有时也袭击家畜。
分布范围:
国外分布于非洲西北部、欧洲南部、西班牙、法国南部、罗马尼亚、巴尔干半岛,往东经小亚细亚、阿拉伯北部、中亚、伊朗、阿富汗、喜马拉雅山西部、印度、蒙古、原苏联土耳其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尔泰,一直到西伯利亚南部。
国内分布主要分布省份: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福建、湖北、广西、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台湾、香港。
分布在以下保护区:兴隆山、托木尔峰、麻阳河、茂兰、茂兰、济源猕猴、双台河口、老秃顶子、白石砬子、达赉湖、科尔沁、乌梁素海湿地、青海湖鸟岛、天龙山、庞泉沟、芦芽山、灵空山、历山、卧龙、卡拉麦里山、阿尔金山、塔什库尔干、清凉峰、衡水湖湿地、赛罕乌拉、额济纳胡杨林、罗布泊野骆驼。
种群现状
全球性濒危(Collaretal.,1994)。罕见,但在分布区的北部较常见。繁殖在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青海南部及东部、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四川北部。于西藏南部、华中、华东、东南及台湾有零星出现。
濒危因素
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参考文献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秃鹫除去内脏和羽毛,取肉和骨骼,肉有滋阴补虚的功能。骨有软坚散结的功能,治甲状腺肿大。因此被利用。
保护措施
就地保护:参考文献种群数量稀少,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了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
濒危信息:
CITES濒危等级:附录II生效年代:1997参考文献
IUCN濒危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参考文献
IUCN濒危等级:LR/nt生效年代:2003年参考文献国家重点保护等级:二级生效年代:1989参考文献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易危生效年代:1996参考文献
药用价值
【药名】:秃鹫
【来源】: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
【功效】:滋肺补肾。
【主治】:治肺肾两虚症。
【性味归经】:微咸,温。入肺,肾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100~200克,水煮食。
【别名】:狗头鹫、座山雕。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捕获后,剖腹除去内脏和羽毛,肉入药。
【考证】: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丧葬文化
秃鹫是天葬的主体。是实施天葬的核心力量。
人们从来没有看见过秃鹫的尸体,这使秃鹫本身具有了神奇魅力,蒙上了神秘色彩,产生了崇拜。
这就是藏人选择秃鹫的原因。经过佛教教义的演绎,有着朴素唯物意识的藏人更加崇尚灵魂,看淡肉体了。把肉体喂鹰,彻底寂灭,当作一种功德,看作灵魂转世的铺垫。有的甚至认为天葬台周围的秃鹫是比丘的化身,具有通神魔力。但根本上说来,灵肉分离理论灵魂转世的观念已经渗透到每个藏人的生死观中。如果人死而肉体不消失,则亡魂还有可能依附于原来的肉体上,从而无法转世。这与亡者和亲属企盼的早日轮回的愿望背道而驰,也不符合六道轮回的佛家理论。秃鹫不像其他鹰类,它从不吃活物,只吃死物,这又是藏人敬仰它、选择它的原故。还有一个被人重视的原因,即让身体回归世界四大元素之中的“风”中。让秃鹫来天葬,也象征着回归大自然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