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者,隐也,谈一谈古人眼中的“渔父”

“ 古来贤哲 , 多隐于渔 ”

渔者,隐也。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渔父一直都是隐士的代名词。

渔父,在历史上有两种原型,一种是历史原型,而另一种则是文学原型。

在历史原型中,有“愿者上钩”的姜太公吕尚,有 “ 乘扁舟 , 浮于江湖 ”的范蠡,也有“不顾万乘主,不屈千户侯,手澄百金鱼,身被一羊裘。”的东汉隐士严光。

而在文学原型当中,从庄(子)屈(原)的《渔父》中初探渔父的淡泊与隐逸,到“ 此翁取适非取鱼” 中的悠然自在,再到吴门画派《渔父图》中的清白高洁。渔父随着历史的发展成为了中华文化中一种重要的文化意象。

意象,是古代文人在古典文学作品创作中,用来寄托自己主观感情情感的客观物象,而渔父意象,则是古人用来寄托自己隐逸之心的重要意象。渔父意象的发展,是漫长而久远的......

历史原型

渔父,不等同于渔夫,渔父这一意象的出现,在历史上是有原型可循的,其中最出名的莫过于姜太公吕尚。

“太公钓于兹泉,遇文王”

对于姜太公想必大家都不会感到陌生,而姜太公八十岁垂钓磻溪,得遇文王垂青,成就周王伐纣伟业的故事估计大家更不会陌生。

也正是因为这个故事,姜太公成为了“渔夫”意象的第一个历史原型,而“磻溪渔父”在后世也成为了那些有志怀才隐士的代名词之一。

而除了姜太公之外,还有一人也是“渔父”意象的原型,他就是帮助勾践复国成功的范蠡。

勾践,卧薪尝胆,终成霸主,而勾践的成功离不开两位谋士的帮助,一位是文仲,一位就是范蠡。

范蠡在帮助勾践成功复国后便急流勇退,归隐江湖。《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中便有记载,

“范蠡辞于王……乃乘扁舟,出三江, 入五湖, 人莫知其所适。”

范蠡的功成身退不但使他成为了“商圣”,更使他成为了后世“渔隐归世”的典型。

看完姜太公与范蠡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这两位一位是磻溪垂钓,胸怀才智,等待入世,而另一位则是泛舟五湖,功成身退,由仕入隐。

可见,从这时候开始,渔父意象便分生了两个极端的矛盾,那就是“仕”与“隐”的矛盾,有才有志之人是应该志在朝野?还是应该身在江湖?后世的文人在文学作品中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文学原型

文学意象的形成,自然离不开文学作品的孕育,而渔父意象同样如此。

首先,说起隐逸,必然会说到庄子,而《庄子·杂篇·渔父》中便有一篇关于渔父的故事。

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孔子与渔父的故事。在故事中,渔父先是见到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贡,与之谈话,然后又见到孔子,与之谈话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渔父的形象是一位智者,同时又是一位隐者。在与孔子的对话中,渔父谈到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吾请释吾之所有而经子之所以。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

在这段对话中,渔父先是谈及了天下万物皆有其不可变的位置的观点,然后又谈及了个人应该保持自己心灵的宁静,换句话说就是“夭地与我并生 , 万物与我为 一 ” ,我们应顺应自然,回归自然。

可见,在《庄子》中,渔父是一个“智者”的化身,他那“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 吾何以夭下为哉 ” 的超然安逸成为了后世无数隐者所向往的。

说完《庄子》,我们接着聊一聊《楚辞》中的渔父形象。

《楚辞.渔父》讲的是屈原遭到放逐,在江边散步时遇到了渔父的故事。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这一则故事主要讲的就是“清”与“浊”的故事。

在故事中,屈原对渔父讲到,这天下都是浑浊的,只有我是清澈的,我不愿与之同流合污。

而渔父则对其劝说道,这天下的圣人都是随着世道一起变化,为什么要自命清高,使自己落下一个被放逐的下场。

但是,在听完渔父的劝告后,屈原还是不愿同流合污,甘愿投江而死,也要保住自己的一世清明。

渔父听完之后微笑着摆船而去。

可见,在《楚辞》中,虽说渔父虽然指出的是“入仕”的道路,但实际上是“混世”的道路,表述了顺应自然,逍遥自在的一种心境。

总的来说,《庄子》与《楚辞》中的渔父虽然说立场不同,塑造方式不同,但是塑造的渔父形象却有很大的相同——智者、隐者,顺应自然、超逸安然。

而这些,为后世“渔父”意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世文人的隐者形象找到了一种象征物。在后世文人的眼中,隐者就如同“渔父”。

渔父形象的“固定化”

在上文中,我们找到了渔父的原型,但是,渔父意象涵义的“固定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也盛行隐逸之风,山水诗歌也开始兴起,但是,在这一时期,渔父并没有作为独立的形象出现过,也没有固定的涵义,一直到唐朝,渔父意象才正式被“固定化”。

说起唐朝,我们都会想到大唐,盛唐,特别是前段日子的《长安十二时辰》更是让我们领略了大唐的“盛世美颜”,而大唐更是少不了文人墨客,在这些文人,有积极入仕的,也有归隐山林的,更有那些经历了宦海沉浮到隐居山林的。

而渔父就成为了他们表露心境的首选意象。

比如我们以柳宗元的《江雪》为例:

千山鸟飞绝 , 万径人踪灭 。

孤舟蓑笠翁 , 独钓寒江雪 。

虽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这无疑是一首千古名篇。

千山、万径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空间,孤舟,独钓,在这广阔的空间中显得那么的渺小,寂寞。

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幅画面,天空下着大雪,山上落满了雪花,空中见不到一只小鸟,地面上也见不到人们的踪迹,而在远处的一搜孤舟上,一位渔父在寒冷的水面上钓鱼。

多么一幅寂寥悲凉的画面,在画面中,那独钓的渔父显得那么坚决,那么执着。

毫无疑问,诗中的渔父指的就是当时被流放的柳宗元。

柳宗元,一生怀才不遇,在官场,处处受制,彼时,面对浑浊而又危险的官场,他从没有想过退缩,也从没有过害怕,更没有与之同流合污。柳宗元就如同那寒江中的独钓者,在寒冷的环境中傲然于世。

总之,柳宗元在这首诗中借渔父自喻,为渔父赋予了清高、孤傲的形象内涵。

接着,我们在讲一讲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在这首《渔父词》中,西塞山与桃花、流水构成了一副画卷的轮廓,而飞舞的白鹭、水中的鳜鱼则使得这幅画卷更为生动真实。“青箬笠,绿蓑衣,”,通过青绿两种颜色使我们眼前瞬间浮现出渔父的外在形象。

全词描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以及对渔父闲适安逸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的来说,在唐朝时期,由于文人辈出,在加上后期政局混乱,因此有许多诗人远离庙堂,向往着无拘无束,悠闲自在的生活。而渔父形象的“固定化”就是由于这些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唐朝文人的笔下,渔父的形象多是以垂钓者出现的,而渔父形象内涵则大致分为两种,一是自由闲适的隐逸生活,一是悠闲洒脱的山野隐士。诗人们在诗文中尽情的描述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而实际上,这正是向世人传达他们渴望过着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

总结

从渔父意象的原型,再到渔父意象涵义的确定,在这期间,伴随着的还有出仕与入世的矛盾冲突,而在我看来,所谓的隐逸其实就是这两者矛盾折中的结果。那么,渔父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隐者的代名词。

“ 小隐隐于野 , 中隐隐于世 , 大隐隐于朝”

这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句话,其实,真正的隐逸者不在于你所处的环境,不在于你所处的地点,而在于人们的心。

比如说,在上文中,柳宗元诗中的独钓者,张志和诗中的渔父,这两者都是渔父形象的展露,但是一个是身处寒冷的江水上,一个则是身处在美好的田园当中,所处环境虽然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隐者的心。

真正的隐者不在于你是否在深山老林中苦苦修道,而在于你是否在红尘世俗之中保持着一个超然洒脱的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