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与皇帝:宋元变局与明代皇权(中)

忽必烈称汗后,深知他的汗国如果不继续攫取足够的财富和资源,以战养战,则会遭遇彻底的失败和灾难。因此,他采纳了南宋降臣刘整的建议,调整战略方向,倾尽全力猛攻南宋中游重镇襄阳城。襄阳城是南宋唯一一座纯石质城池,固若金汤,蒙古军凭借阿拉伯人的巨型回回炮(抛石机),强攻了三年,将整座城池几乎全乎摧毁,宋守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部壮烈牺牲。就这样,襄阳这座南宋名将孟拱眼中的“咽喉之地”陷落了,蒙军乘机直捣两淮和江浙,并最终在1276年攻陷了南宋行在临安府。尽管如此,宋人的抵抗仍然异常顽强。按照宋制,没有宰相和三省官员的联署,天子官家的任何御笔是无效的。也就是说,南宋并未正式投降。直到1277年6月,张世杰等带领宋末帝逃至广东崖山,当地百姓仍然担壶浆以迎王师,并主动帮助流亡小朝廷挖掘工事设施,抵抗蒙鞑,令人垂泪。一个真的对人民好的时代,才会被人民永远铭记。1277年6月23日下午三时(甲辰),风雨如晦,声如哭泣。蒙军汉将张弘范再次遣使通牒宋人投降,宋人杀其来使,严词拒绝。张弘范仰天长笑,下令火炮齐射。文天祥此时被蒙古人拘禁在张军旗舰上,亲眼见到炎宋的最终消亡,泪如雨下,几度想要跳海自尽。

崖山是每个华夏儿女应该铭记的地方,永载着华夏古人的荣光和辉煌。宋人最终还是失败了,杨太后,张世杰、陆秀夫抱着小皇帝投海。与之一起沉没的还有据传是秦始皇传承下来的正统传国玉玺。日本作家田中芳树的《海啸》一书中有血有肉地记载了古代华夏儿女面对灾难的勇敢和决绝:陆秀夫和张世杰:蒙古鞑靼杀来了,陛下不应落入敌人之手,我们一起为了炎宋捐躯把!宋末帝(帝呙)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没有犹豫,响亮的回答:就以卿等所见把!......万恶的蒙古人,我们迟早会光复故国的!最终,杨太后和小皇帝的遗体被冲上海滩,并被一班宋遗臣和当地百姓悄悄安葬并保护起来,其中就有明初开国元勋刘基的太祖父,他没有投海,而是先参与安葬了太后等的遗体,最后历经千难万险,返回了浙东老家。因此明人普遍认为,刘祖上有善德于天地苍生,故而得四世孙之隆。1368年在金陵,刘基和明太祖朱元璋(后文会着重论述此人)在谈到宋代祖上的德行时,朱亦不自觉落泪,叹道:宋氏南渡以后,敬天爱民,延续隆祚,并无大过,何得如此酷烈邪!?人性是极为复杂的,要是明祖这个睿智而铁血的人能够深刻反思自己的酷烈,也就不会有华夏持续的劫难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