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到一所真正的大学:上海兴伟学院

有这样一所大学:

学生们自己决定开设什么科目和聘请什么老师来任教,自己决定宿舍装修设计自己联系材料供应商,自己管理宿舍和食堂,自己联系和接待校外参观团体和人员,自己决定食堂伙食和审核决定每年的学校财务收支......

每个人听到我介绍后的反应都不一样,有人问这样的大学开思想政治课吗?(开)教育部承认学历吗?(承认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就业问题如何?(目前就业不成问题)这样的大学叫什么名字?(上海兴伟学院)在哪里?(浦东新区)......

而我的反应是:怎么我读书的时候没有听说这样的大学呢?中国现在居然有这样的大学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学,这样的教育改革和尝试光是想想都令人激动,何况这样的大学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艰难摸索中走了6年,这所大学的创始人简直应该去做教育部长。

作为曾经的学生,我向往这样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

作为一名资深企业教练,我感慨这才是真正“看人之大”的培养教练型领导力的大学;

作为曾经面试过无数候选人的面试官,我期待拥有过这样大学四年完美的自主自治能力锻炼过的心智成熟的面试候选人;

作为关心高等教育理念改革和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热爱教育的讲师,我渴望教授在这样精神自由独立思考氛围里成长的学生;

作为关心国家未来的中国人,我盼望这样的教育理念能惠及更多学生和家庭,也许能真正从根子上改变这个世界。

第一次听到这所学校,是在朋友圈看到一篇转发的文章,当时就记住了,但不知道2年后我有机会应邀来这所大学参观,而看到的一切,都跟我想象中真正的大学一样,甚至更好。当然,我也不会知道2年后会在这所大学的课桌上偶遇当初转发文章的朋友的介绍资料——朋友曾在这所大学兼职客座教授一个学期,生命中的缘分,真是神奇。

我还是先按下激动的心情,等会再说这些神奇的缘分,先回到本文的正题

:一所真正的大学。

请问,你心目中真正的大学是什么样的呢?

我心目中所谓的真正的大学,是回到大学的本质,是区别于当前为了排名而扩招、为了就业而设置各种热门专业的常见的大学——那不过是各种职业技术学校的别称罢了,关心就业没问题,我也没有任何非议职业技术学校的意思,相反,我们需要大量跟企业有深度联系合作的注重基础技能培训的职业技术学校和建立尊重“手艺人”完善改善技师制度待遇的“匠人文化”,而遗憾的是,现实中我们既缺乏这样培养熟练技能的好的技术学校,也缺乏对于熟练技能人群的应有的尊重和待遇——一般都是成绩不好的人去读技校,而不是真正热爱某项“手艺”的人去选择和从事一个行业,大多数用人单位图省事习惯用文凭录用和评判,而发放文凭的高等院校又充斥着各种过时落伍的教学设置、一些跑官跑钱念白字的校长、关心评职称要待遇混日子的教授、文凭造假、学术腐败,更别提近年来各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导师压榨盘剥学生和猥亵侵害学生的人面兽心的狼师。

图为兴伟学院的健身房、自己设计装修的宿舍公共活动区间、炊具齐全的厨房、清新安静的校园、每周三全校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事务讨论会议。

那么,什么是大学的本质?

回顾一下人类历史自有大学起的渊源吧,在西方:

“在大学里,学生们除了学习知识以外,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彼此成为朋友,是他们必不可少的人生经历,缺乏了这些,大学生活便不完整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培养有能力服务于社会的人,而不是发文凭,大学是传播大行之道而不是雕虫小技的地方。

训练和塑造一个年轻人,开阔他的视野,让他能够承担起世俗的责任,成为更好的社会上的人,对全人类有益的人,能够名垂青史的人,有点像围棋里的求道派,追求的是教育的终极理想。

将一大群好学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生活,在学业上要少管他们,但是必须教会他们对自然美德的追求,生活的知识,商业的信用,对是非的判断力,生活品味,以及对国家的贡献等。——纽曼《大学的理念》

纽曼在创立了爱尔兰天主教大学后在学校开设了这样五个方向的课程,包括数学,人文学科,修辞学自然科学和神学,希望每个学生对于这五个领域的知识都有所了解。

到了19世纪中期,著名教育家艾略特在美国实践并发展了这种通才教育,将过去的以教为主改为以学为主,也就是说并非教授们懂什么就教什么,学生被动学,而是应该学生想学什么,教授就教什么,如果教授不能胜任就找能够胜任的教授来。

实现通才教育除了在思想上认可办学理念,还必须具备两个要素,首先要给学生足够的选课和换专业的自由。

以职业教育闻名的哈佛商学院其实已经把纽曼的这一理念发展到了极致,在这所全球最难进的商学院里从来没有考试,同学们互相学习获得的知识不比从教授那里得到的少,大家生活在一起,平时同吃同住,假期有学校组织到世界各地一起玩,那里的学生年轻、已有小成而雄心勃勃。”

在东方,最早的大学校长大概是我们的教育家孔子,跟随他学习的弟子们来自各行各业,一本《论语》几乎不教授如何创业和发家致富,《论语·子路》:“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做如今流行的有机青菜和大米等农产品事业,商机无限,但孔子说我教不了你,你可以去跟老农学习。

没有人是为了就业而跟着孔子学习的。

在孔子的弟子中就有本来很有钱的商人啊,比如孔子弟子子贡,姓端木,名赐,善货殖(擅长做生意),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在齐人侵鲁,社稷之忧的危局下,孔子派子贡出使列国,子贡巧妙把握了当时微妙的国际形势,借力打力,四两拨万斤,最终整个改变了诸侯格局。所谓“故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赵平原君称赞毛遂“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其实与子贡相比,毛遂只是个鲁莽的匹夫,援赵也只是个简单任务。子贡后来经商致富,《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鬻财於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所以后来商人很多都挂一牌匾“端木遗风”来表明经商并非末流。

在几千年教育史中,一所大学能否传授大行之道,一个学生能否学到他们,是衡量高等教育水平最重要的因素。在孔子和毕达哥拉斯时期,东西方在高等教育上理念并无区别,传道的重要性要高于授业和解惑。作为学生,追随老师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谋生的手段,而是学习“士”和“君子”的修养。

在雅典学校里,师生关系是“亦师亦友”。

与雅典学院不同的是,在亚历山大图书馆里,不仅有了学术大师,而且有了便于学习和研究的良好的硬件条件,同时有了充足经费。长达几个世纪里,亚历山大都是整个西方世界的学术中心。

自隋唐之后求道的高等教育其实在中国就不再有了。

隋唐之后的官府科举制度是双刃剑,既为底层开通了向上的通道,寒门也能出贵子,为国家选举和储备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整个社会绵延至今的“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功利风气和陈腐僵化的应试思维,这一点不止体现在高等教育的办学理念,也毫无意外地体现在市场上各种教育培训机构和公司的经营理念。

教育越来越倾向于求术,而非求道。

“在尖子生云集的哈佛和耶鲁,都不再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学校认为培养孩子的各种优秀品质:拼搏精神、团队精神,领导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比成绩更重要。比如,耶鲁培养的就是有社会责任感,有所担当的人,是具有刚毅而勇敢的耶鲁精神的未来领袖。

从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亚裔学生占了哈佛本科生人数的15-22%左右,但是这些年从哈佛走出去的有影响力的校友中,亚裔的比例远远达不到15%

为了进哈佛而进哈佛和因为对知识的渴望而进哈佛是两回事。前者的人生高峰在离开哈佛的一瞬间就结束了,而后者的人生在离开哈佛时才刚刚开始。”

“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选够学分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许多聪明、求知欲强,富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互相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到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且学会独到的行为判断力。——纽曼。”

大学教育应该远离今后的职业和谋生技能,传授神和自然的大道。

--牛津大主教约翰.纽曼

大学教育的另一个目的是获得良知。

“欧美的一些科技精英,他们在帮助政府决策时,是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良知做出判断,而非根据政客们和民众的意愿,这要感谢他们所接受的大学教育,获得良知,在关键时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是大学教育的精髓所在。2014年,斯坦福大学让每一个申请者回到一个特定的历史事件中表述自己的看法,这实际上是在间接考察一个申请者的良知和历史责任感。这些精英不同于现在一般人所理解的成功人士或政要们,而是带动这个社会前进的各种人。”

一所大学能否让学生生活得开心,并且因此激发出学生一辈子学习的热情,是衡量一所大学好坏的重要标准。

优秀的大学应该是新思想和新技术的来源,很难想象没有思想的大学是什么样子,大学培养的是未来的人才,而不是传统的卫道士,对学者来说,大学是他们做学问的象牙塔,而不是被包养起来为利益集团说话的地方。

一所没有独特理念的的大学一定是办不好的,就如同一个没有灵魂的人走不远一样。

......

人生何处不相逢,昨天偶遇一位2016春季曾在此兼职授课的朋友资料,下午有幸旁听了学生们关于毕业典礼的讨论会,收了一份学校的宣传单,还体验了一下食堂的伙食(2菜1汤1饭,9元),回家路上觉得有点撑,好久没吃大锅饭,挺香的哈哈。

给我做导游讲解的大一新生Chelsea说最初是她父亲认可兴伟的教育理念,而她则是慢慢适应了学校生活,她告诉我兴伟的校长的目标是学生招到200人就是上限了,校长愿意让学生管理,愿意让学生们去试错,这是一家“小而美”的学校,是真正思接千载,虑凝万古的事业,做教育需要发自内心对青年学生的爱,有“等待一朵花开的耐心”,有远见和大志向、大抱负,“立志当立千秋志,求名需求万古名”,这样的事业,需要有心有力的人来引发、践行,这是培养真正的能够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所处的环境负责任的独立思考自由精神的领袖的摇篮,这对当下社会充斥着各种不能对自己的人生更不能对他人负责任的“巨婴国”严峻现实真具有深远意义,这是培养能够影响更多人类,改变世界的一小部分人的试验田,真正的精英和贵族教育从来不是奢侈和享受,而是责任和担当,学生自治管理意味着自由自主,更意味着需要激情付出和认真负责,而这些素质培养是一位具备影响力的优秀领导者最基本的一课,埃隆马斯克接受采访时说他在大学时代最困扰他的问题就是:

每天都需要继续活下去的勇气才能起床,这一生我做什么事情才能对人类世界持续发生影响呢?

看看这个让他困扰的问题让1971年出生的47岁的他迄今为止做了什么:

为了解决交通的动力和能源问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发明电动车特斯拉;

为了解决能源问题,马斯克怂恿自己的表兄弟林登·里夫和彼得·里夫,创办了SolarCity(后被特斯拉收购)。SolarCity致力于“提供太阳能服务,以低于电力公司的价格,向客户供电”。

因为火星空气稀薄,一般的降落伞技术回收火箭是行不通的,所以Space X大力发展发动机反推技术,以便将来能在火星安全着陆。这是为了把火星“船票”的价格降到最低,以便有100万人能负担得起去火星的费用。

为了建立更高效的运输系统,马斯克创立了The Boring Company。这家公司的核心技术Hyperloop(超级高铁)——电动滑轨车、真空地下隧道,能达到1000公里/时的超高速运输系统。除了在地球上使用外,火星的真空条件,更有利于这项技术的实行。一旦技术成型,人类在火星上的公共出行将不成问题。

在解决能源、交通和运输等问题后,Starlink将解决通讯问题。如果一切顺利,不管是与地球通讯,还是火星内的通讯,都将受益于这个项目。尤其是人刚抵达火星时,很难第一时间在上面建造通信基站或光纤网络平台,依靠卫星通信就非常必要。为了解决通讯问题,Space X有个卫星互联网服务计划,将约1.2万颗通信卫星发射到轨道,并从2020年开始工作。这一计划被命名为“星链”(Starlink)。

为了应对超级人工智能的威胁——马斯克认为,能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原因,无外乎两个:① 地球不再适宜人类居住;② 产生超级人工智能,超越人类。

为了应对第一个问题,马斯克展开了“殖民火星”计划。为了应对人工智能的威胁,马斯克的方案是:改造自身,主动和机器融为一体。Neuralink就是马斯克和别人一起创立的神经科学公司。通过改造自身,将芯片注入人的大脑,把人类大脑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让人类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星球。

为了延续人类的生命,让人类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马斯克将它分解为可执行的小目标——把100万人送到火星居住。事实上,他所有的商业布局,都致力于这个目标的达成。

......

我们要学埃隆马斯克怎么做,更要学他怎么想。如何发现和创造条件培养具备这种胸怀人类和宇宙的思维和抱负的学生,值得人们思考。

诚然,通过昨天的参观考察,以及旁听学员关于毕业典礼等各项事务的讨论会议,从我作为企业教练和讲师,从我这样一位完美主义者挑剔的目光看来,兴伟自然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不足,但作为人们久已遗忘的博雅通识教育的改革和尝试,这样的理念和践行已足以让人兴奋和激动。

大学需要大楼,需要大师,更需要放手让学生自主自立自由的大度和大气,今天还被人们不断怀念追忆的许多民国大师们好多都是二十岁出头即已开宗立派,兴中华挽狂澜,而他们的成就正得益于当时自由自主的风气,得益于那些不拘资历年龄愿意破格提携他们的前辈愿意提供舞台给他们发挥,美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是各个州独立自治权最大的国家,也是当今世界最强大最先进发达的国家,从国家到个人,在在都在说明一件事:自由精神独立思考。

风起于青萍之末,星星之火愿能燎原,衷心祝愿兴伟越办越好,期盼在不远的将来,这样的教育理念能惠及吾国吾民,是为家国幸事!

再次感谢耶鲁博士兴伟学院平梵老师推荐邀请,感谢聪慧可人的Chelsea热情耐心坦诚详尽地解答我的各种问题,感谢昨天接待参观的主持人Alchan和分享者Nora,从你们身上我看到兴伟学员“自知、自省、自律”的风范,看到你们对学院的热爱和骄傲,这是比主持人分享的ppt更鲜活有趣的补充介绍。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点击:走进兴伟

2018.5.24三山于上海

本文参考引用《大学之路》《吾国教育病理》。

我写过的跟教育有关的文章:

大学教育的质量:《大学之路》

专才和通才教育:《大学之路》

大多数人都懒得思考

持志如心痛

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大学之路》

黉门消亡史

鸟事:不是念错字那么简单

谁来负责任?

选学校还是选学问?

善良茅侃侃  孤独马斯克

中国人的“圣经”:《四书五经》读书笔记之大学中庸(一)

中国人的“圣经”:《四书五经》读书笔记之论语(上)

中国人的“圣经”:《四书五经》读书笔记之论语(下)

成长的过程

永远的先生:想起小学老师们

校长:学校的灵魂

怎么读书 ——给妹妹的信

夜袭和弱者思维:觉察你的心智模式

最大的差距不在老师,而在学生

教师节:我怎么就成了老师?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