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后生可畏,亦可老当益壮!再谈前、后浪

B站“后浪”话题热度渐弱,我却还想说点什么。无论前浪、后浪,谁不想“一直浪”?
没有人甘愿随着年龄增长淡出社会主流,声量越来越小,说什么都鲜有人听。
无论是稚气未脱小顽童,还是垂垂老矣白发人,都不愿自己被视如空气。人的社会性,让他们期盼在群体中始终都有自己和位置,做一个永远“有用”的角色。
其实“后浪”话题每隔几年就出现一次,只不过展现的形式一直在变。
比如90年代争论春晚小品如何推陈出新,相声如何走出僵局,其实就是新观众挑战“老艺术”;
再如千禧年前后声讨韩流,奚落年轻人“脑残”追星,无非是拘谨的一代在向八零九零后翻白眼;
00后放飞自我,却时常面对八零、九零家长们的担心,随之而来是小小年纪背负了更沉重的成长烦恼。
这些,无不是“前后浪”在人生浩海中奔涌中碰撞激荡的体现。
“老一代”看不惯“新一代”,隐隐藏着“跟不上”的无奈,这种危机感,让他们紧紧攥着话语权,直到不得不留给后来人。
“新一代”觉得“老一代”在吃老本唱陈戏,却容易步子迈得太急,也有可能大意走弯路。
我觉得,无论是哪个派系,理性点看待对方,就是对自己完整人生的认同。每个人的黄金年代,都该敢打敢拼,做一个“可畏的后生”;而每个人的后半生,都该继续追赶社会,做成“老当益壮”。
同时,相互学习对方的优势,激进则戒骄戒躁,拘束则释放心态。老当益壮、后生可畏,一个人在前浪和后浪这两个人生阶段时,就该有这两个成语的样子。
社会是流动的,人际关系是动态的,个人无法阻止历史的脚步,好的事物总会蓬勃发展。那些英气逼人的少年青年乃至中年勇士,他们的锐气值得尊敬。而沉稳老练,拥有丰富人生经验的前浪们,也有对社会进步不竭的滋养。
我想告诉前浪——人类未知的领域远比已知的要多,不要嫌弃小童班门弄斧;社会上“二十岁的心脏,四十岁的心态”的年轻人多了,中庸佛系的年轻人多了,国家培养不出豪杰。
我也想提醒后浪,蛋糕总会有人来分,今天的成就也有可能是你未来筑起习惯高墙的砖瓦,请尽量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也坚持聪敏不屈的斗志;
无论处于那一个“风口浪尖”,中华儿女的有力巨浪,一定会带来国家的繁荣富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