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邵武府长虹桥碑记》清-张三异 禺草号汉阳

域中津梁之绩,莫盛于南闽,而温陵之万安②为最巨。跨洛阳江亘三百六十余丈,靡金钱一千四百万,凡五载日夕而工成。计其时海澨晏然,物力填委,故端明得其精诚,麾潮使寝,建不拔之基,刻期集事而人不言劳也。

今樵城为闽上游东门外可五里,有桥曰长春。其水自紫云溪折而东,至是益平漫,阔里许,故明神庙、闲桥始亘溪上。视万安③修仅三分之一,而山水骤发,奔激震掉,比洛阳不啻倍之,以故桥多为水啮。先辈万公倅是邦,鸠工增筑,易长春为跨虹,水无隙可争,人游康庄,不津是问者几三十有余载。鼎革之四秋,竿木窃发,扞圉驻师桥上,水不争而火乘其敝,盖闽之桥恒石足而木肩上咸屋之故,往往致昆明所劫。当是时,冠盖之所经过,跗注腾骧之所蹂践,莫不望洋而叹。民涉始苦,负薪而不行歌者又十余年。前守原公雅志兴复,顾限于时诎,经始百一辄中沮则甚矣,作者之难也。

岁壬寅,余来佐郡。每出,上东门望此溪,广衍清激,非一苇可渡,而其中断石卧碣,如老人龋齿,或有或无。慨然曰:“是岂真银湾,须鹊毛可济。即时诎,顾志干何如耳。”于是与总戎王公銗、太守汪公丽日、协戎刘公英、通守高公之章、继高者柳公文标、司理马公淑援、邵令张君光,合刘君祖向、泰令刘君有恒、建令袁君植,后先励翼,各倾俸以为倡。复遴奖义士,宁正卿、朱象乾、池腾子、龚起凡、官元章、吴赋聪、汤登选等,俾分寻丈,输力受功,左诱右掖,日省月稽,历炎寒不辍。五民虽奔悦趋事,然公私一无可恃,率竭蹶为之。嗟乎,使端明处今之地,其能阅五载夕遂跨有洛阳江乎?则斯桥,延五载而一新,未为不速也。

桥之为址者十七,分孔十五。桥屋之为间者百有二十,修一百八十九丈,广二丈五尺。桥首阁以大士,桥尾殿以三元,桥中则镇以真武。青龙横陈,与饮猿相望,郡城风气益完且好。锡以嘉名曰长虹,仍兼取前贤之意,示不敢私也。

今兹桥告成,敷贲虽予属先,而图功攸终,实咸赖诸君子曁斯土之多士,多方缉力肇修,以共成伟业,予敢秘众美而弗彰乎哉?毕应勒石以纪其盛,遂并书以识不朽。

铭曰:

惟古石梁,万安突兀。炎海不波,碧樵九曲。紫云东注,地产逶迤。溪旷且驶,长虹是宜。昔忱不属,或水或火,废坠克修,敢曰在我。顾此公私,时诎奈何,鸱蹲林卧,谋夫孔多。端明复出,经营亦难。我思古人,宁敢即安。爰集诸公,爰咨多士,尔职其劳,尔趋其事。功不劳民,财不出帑,三历寒暑,畚锸鞅掌。白鹤华表,青龙水中,火见龙见,茂焉厥功。断鳌之足,骑鲸之背,栏楯翼如,溪山亏蔽。驰驱载咏,负担孔歌。天地既序,人心允和。砻石纪盛,千禩嵖峩。

【注译】

展开神州桥梁建筑史,闽南地区功不可没;不管是数量还是规模均数第一。这里桥梁宏伟、壮观、质量堪称一绝。而温陵的万安桥规模之大,更让人称赞。跨越洛阳江,桥全长三百六十余丈约1200余米,总投资一千四百万金,累战五年1826昼夜方竣工。回想起来,海浪汹险反复撕咬难遇立脚,如没运筹帷幄的总指挥,巧妙运用天时地利亲临指挥,海潮岂能回家歇息?事必躬亲地组织大伙,一鼓作气全力地奋战,要立住桥墩谈何容易!更谈不上大桥能预期完工了。

在闽东上游五里外的东门,有座长春桥。这水从紫云溪转折向东,流经此地,河床宽阔而水流平缓,故神灵庙宇、熟悉的房桥均建于此河溪之上。

初来时,看到前任仅建三分之一的万安桥,立在江水之中,河水顺山而下略显单薄。万马奔腾一泻千里山洪,震耳欲聋呼啸而过让人心惊,屹立溪河中,不足一半的万安桥,随时都有被海潮洪水吞噬之险!

越族先辈万公,国破率众流落至此,鸠工庀材(召集工匠)修筑,将春桥易名为跨红桥。人们行走在康庄平坦的桥面上,水便乖乖流淌无机可趁。桥梁通途平安三十余年,哪怕在改朝换代动荡时期,走江湖的艺人,以及抵御乱军的部队,照样驻扎巡逻在桥上。上百年来雨水海(水)、溪(水)分路不争,火烧不着(防火),这也是福建一带建桥用石墩木肩上盖屋的原因。直至昆明所劫。当年,官员的繁华的挤压,浩浩滔天的军马践踏,无可奈何的百姓莫不望洋而叹。就这样民众渡河不畅,负薪更为艰难地又过了十余年。前太守总想实现平素兴复的夙愿,由于时局不稳,各种办法想尽,因拮据工程受阻而被迫终止。作者之难也!

康熙元年(壬寅年1662年)我来此任司马,每次出行,上东门望此溪,宽广平坦清激见底,非一苇(小船)可渡,溪中断石卧碣,如老人龋齿或有或无。慨然(感慨)曰:“这里非天河,喜鹊搭桥可渡,为官一任,看来非大干一场不可。”于是与总戎(军事统管)王公銗、太守(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汪公丽日、协戎(副官)刘公英、通守(通判:司法官员)高公之章、继高者柳公文标、司理(判官)马公淑援、邵令(通令官)张君光,合()刘君祖向、泰令()刘君有恒、建令()袁君植、大家鼎力相助),提倡捐出各自俸禄。工作中,反复选拔成绩突出者进行奖励,激励工地上的所有官民。获奖励者有:宁正卿、朱象乾、池腾子、龚起凡、官元章、吴赋聪、汤登选等。论功行赏,达到事半功倍之效。工程质量进度上日查月检,左右逢源千方百计改进提高,历经严寒酷暑也不敢松懈。

这项广受大众喜欢的工程,不论公或私均无借鉴可依赖,率领大众竭尽全力去做。嗟乎,正直聪明者(指鲁班)遇到此事,岂能五载完成跨越洛阳江的大桥呼?这桥延续五年进行修缮,此进度并不算快。

桥之为址者十七,分十五孔,桥屋有一百二十间,桥长一百八十九丈,桥宽二丈五尺。桥首阁内供奉观音菩萨,桥尾建以道教之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元殿,桥中则镇以真武大帝。青龙横卧与饮猿相望,郡治城垣风水益完,青龙、白虎、环抱、案山俱全。御赐嘉名曰长虹,仍兼取前辈先贤之意,并非私下更改也。

今修建此桥已完工,虽是我发起,带头捐资及事必躬亲地操劳安排,此功劳,应归功于同仁诸君和广大的工程参与者!是大伙一起左右逢缘多方集资,齐心协力苦战1826个日日夜夜,终于成其大业。

我,岂敢贪天功为己有,特撰文刻碑以叙其盛况,让建桥事迹流芳千古而不朽。

铭曰:

惟古石梁,万安突兀。炎海不波,碧樵九曲。紫云东注,地产逶迤。溪旷且驶,长虹是宜。昔忱不属,或水或火,废坠克修,敢曰在我。顾此公私,时诎奈何,鸱蹲林卧,谋夫孔多。端明复出,经营亦难。我思古人,宁敢即安。爰集诸公,爰咨多士,尔职其劳,尔趋其事。功不劳民,财不出帑,三历寒暑,畚锸鞅掌。白鹤华表,青龙水中,火见龙见,茂焉厥功。断鳌之足,骑鲸之背,栏楯翼如,溪山亏蔽。驰驱载咏,负担孔歌。天地既序,人心允和。砻石纪盛,千禩嵖峩。

注:1)张三异(1609-1691),字鲁如,号禹木,湖北省汉阳县丰乐里(今东西湖区柏泉农场)人。清顺治戊子年(1648),乡试名列榜首,己丑年(1649)进士。康熙四十六年(丁亥1707年)四月十一日奉旨入祀延长县名宦祠,享受四季人间烟火。康熙五十年(辛卯1711年)十月十五日奉旨入祀河南南阳府名宦祠。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年)七月十三日奉旨入祀汉阳府乡贤祠,康熙五十三年(甲午1714年)十月十五日奉旨入祀浙江绍兴名宦祠。

2)温陵万安桥位于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原名“龙江公济桥”后改称“彩虹桥”,现称“万安桥”。据《玉田至略》记载该桥始建于宋朝。距今已有917历史。清康熙元年(1662年)五十四岁张三异任府丞时,该桥已损毁很久。前任袁公虽作修缮,仅完成部分就离任。张三异上任后毅然倡议捐资动工修复,历经五年耗资1400万告成通行。清康熙47年又遭火焚,乾隆7年(1742年)重建,后历代都有修葺。现桥长98.2米,宽4.7米,桥面至水面高度8.5米,五墩六孔,船形墩,不等跨,桥堍、桥墩均用块石砌筑,桥屋建37开间152柱,九檩穿斗式构架,上覆双坡顶,桥面以杉木板铺设。桥中设神龛,祀观音。桥西北端有石阶36级,桥东南端有石阶10级。遥望该桥形似长虹卧波,非常壮观。1990年10月9日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3月批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作为“闽东北廊桥”之一公布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佑五年(公元1053年)至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邵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公允1426-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597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现桥长742.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0)

相关推荐

  • 桥梁史话:一座福建泉州的石桥,却起名洛阳桥,背后有移民的血泪

    原创|发布:2018-12-12 08:00:50    更新:2018-12-12 08:00:50 本文首发于百科TA说平台 在今天的福建泉州,有一座多孔石桥,名为洛阳桥,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明明是 ...

  • 泉州洛阳桥:集万民之力营建的“桥中状元”

    古时,洛阳桥是泉州北上福州乃至内陆腹地的交通枢纽,它与安平桥.顺济桥等共同连通了便捷的沿海交通干线,在泉州水陆复合运输网络的发展中具有开拓性的里程碑意义.泉州民间有谚语:"站如东西塔,卧如洛 ...

  • 泉州杂谈 015:洛阳桥在近千年中都经历了什么?

    洛阳江自宋初泉州人李宠甃石作沉桥(浮桥),至皇祐间泉州人王实等人,创首兴造石桥,嗣由郡守蔡襄协力助成之后,千年以来,风摧雨剥.潮荡浪击.屡修屡坏.屡坏屡修,其间重修兴筑之数,难以枚举.真所谓创业艰.守 ...

  •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之 泉州洛阳桥

    洛阳桥,曾用名"万安桥",位于中国福建省泉州市洛阳江水道之上,也是著名的跨海梁式大石桥,素有"海内第一桥"之誉,是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 ...

  • 泉州有座洛阳桥

    爱好书法的人都知道宋代大名鼎鼎的书法大家蔡襄.蔡襄字君谟,仙游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是我国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曾两次任泉州知府. 相传一千多年前,这地方还是一个 ...

  • 遗产点介绍:洛阳桥

    [总体价值特征]洛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是由宋代官方主持建造的大型跨海石桥,始建于1053年,1059年落成,历代修缮,至今保存完好.洛阳桥建造的背景是古泉州海外贸易的发 ...

  • 千年石梁枕古村 十世加米襟关公(闽行三泉州1)

    千年石梁枕古村 十世加米襟关公(闽行三泉州1) (一)印象泉州 泉州享有"海滨邹鲁"."光明之城"等一把显赫事件物件: -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首届东亚文化之 ...

  • 屹立千年的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居然是靠牡蛎建起来的?

    记得今年去看大热的<无名之辈>,里面有一段对话印象十分深刻. "你说为什么会有桥啊?" "因为路,走到头了." 桥作为一种连接,连接了走到尽头的路和 ...

  • 名胜|福建·泉州洛阳桥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渡瑶琼"-- 说起福建泉州洛阳桥,多少文人墨客题诗作词,颂赞这座全国首座跨海梁式石桥.泉州民 ...

  • 泉州杂谈 013:洛阳桥传说和修桥有什么关系?

    自从公元1059年洛阳桥建成以后,历代以来,流传着不少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经民间文学家一再创作传诵,在流传中又不断丰富,在泉州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关于洛阳桥的传说有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