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古人对睡眠的认识浅谈

据推测大约于5亿年前人类诞生期间动物体内稳态机制业已形成,同时伴随着人类进行睡眠和觉醒的交替变换,避免长期处于觉醒状态。也就是说,睡眠与我们人类息息相关、相伴而行。这种周期性睡眠觉醒的生物钟调节着人类入睡和觉醒的生物活动。最近一个世纪以来,相继发现了人体脑电活动、中枢睡眠-觉醒系统功能、生物钟对生物节律的调节以及快速眼动睡眠等睡眠科学现象,睡眠便不再只是诗人和哲学家们感兴趣的现象,对睡眠的科学探索也取得巨大进展。然而睡眠医学真正崛起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因为时间、文化和地域的差异,东西方古人对睡眠的认识是怎么样的呢?

一、东方古人对睡眠的认识

我们的祖先认为睡眠-醒觉与天地之阴阳自然规律息息相关。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关系密切,人是天地造物的结果,也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谁离天地越近,谁就能更多地获得天地阴阳的滋养,符合自然才能融于自然,否则就被自然淘汰。战国时期《晏子春秋》、庄子《齐物论》及《黄帝内经.素问》等著作中也都曾有过关于睡眠、失眠与梦的论述,最受到公认的是“睡眠觉醒与天地阴阳学说”:阴阳是天地、人生之大道,“天有阴阳,地亦有阴阳”,“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作为人生睡眠(阴)与醒觉(阳)的交替循环,是人的生命活动中最典型阴阳节律之一。吴瑭《温病条辨.下焦篇》“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睡眠与觉醒为阴阳变化的两种机能状态,使阴阳二者对立又统一,交替进行,这样人们就有作有息,有劳有逸,有张有弛,“一阴一阳谓之道”,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可见,自古以来,人类就非常重视起居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除能消除疲劳和调节人体各种机能活动外,还能使人的精、气、神三宝得以内存和补充。俗话说,“日求三餐,夜求一宿”,足见古人对睡眠的重视程度。

二、西方古人又怎么看睡眠?

自古以来西方人对睡眠的认识带有神色彩,早期西方人把睡眠当成是上帝和神灵赐给人类的福音,比如,每当夜晚降临前,犹太人就祷告“我尊敬的主啊,您赐福吧!让睡眠降临我的双眼,使微睡轻拂我的眼睑。主啊,我的上帝,我的神灵!请您旨意,允许我安心躺下,允许我能安心地重新站起”。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等哲学家、医学家,对睡眠-觉醒的起因曾有过各种各样的讨论,从而产生了多种睡眠理论,如公元前6世纪的奥尔科玛伊的血液流动理论,认为入睡是血液从皮肤流到身体内部,而醒来则是因为血液又从身体内部流回皮肤;公元前三百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睡眠与觉醒》一书中,就描述了胃里蒸汽学说,他认为食物在胃里消化时产生高热的蒸汽,当蒸汽冷却,心也冷却降温,心是身体感觉的中心,这样就引起睡眠;而与亚里士多德观点不同的是柏拉图和希腊医生盖伦等,他们认为身体感觉的中心是脑而不是心,胃里的蒸汽上升到脑,脑的冷却使孔道阻塞,是引起睡眠的主要原因。

东西方古人对睡眠的看法有共同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论述,总之睡眠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值得我们一直研究下去。

编辑:彭志平;审核:左和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