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我们为什么读不懂《春秋》?

一个人的春秋

元年,春,王正月。

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

夏,五月,鄭伯克段于鄢。

秋,七月,天王使宰咺來歸惠公、仲子之賵。

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冬,十有二月,祭伯來。

公子益師卒。

这段文字就来自于《春秋》,别说初学者了,就是你有扎实的文言文功底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也难以看懂。也难怪关二爷一辈子就看这一本书,实在是不知所云。

这就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春秋》到底是什么?

这问题不难,春秋曾经是历史的代名词。但现存《春秋》这本书是鲁国的史书。但大家要知道,《春秋》讲述的内容却不限于鲁国境内,只是以鲁国的角度来记载周朝历史。这就好比《竹书纪年》其实是魏国史书,但不限于只记载魏国魏国历史,而是以魏国的角度看待中国历史。

那么《春秋》的作者是谁?这也有很多人知道,是孔子。因为孟子说了:“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后世为了神话孔子,装疯卖傻就把《春秋》的作者定为孔子。

但别忘了,孔子自己说自己“述而不著”,《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史官的资料而编辑成册的,并非孔子原创。

就这样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的内容极为简略。但因为过了孔子的手,于是变得不简单了。记录的简单,那就是微言大义。不写事情经过而只记录结果,这叫春秋笔法。

那问题来了,《春秋》既然是孔圣人整理的史书,我们为什么看不懂?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好多人都觉得历史都不能算个学问,忒简单了,哪怕不认字,看几天小视频也能成为历史学家,然后就能到处指点江山了。

事实上历史也确实应该是简单好入门的学问,最多也就是不懂历史深意,字面意思应该都能看懂。区别就是有人看到千万人头落地会叫好,有人会反思。

如果历史真是这样,我们为什么连《春秋》的字面意思都看不懂?有人说了,可能是因为《春秋》离现在太远了,当时的文言文就是不好懂。

果真如此吗?也不见得。因为当时的人也看不懂,所以和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专门为《春秋》作注释,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左传》。

那问题又来了,同为史书,《春秋》写成这样有什么意义?其实我们从残存的《竹书纪年》中,也会发现这个问题。或者说,三代史书可能都这么写。史书笔法的大变革,也就是从司马迁开始的。

其实啊,这跟史书选定的读者群不同有关系。之所以三代史书这么写,那是因为史书这种在中国古代非常高端的书籍,属于君王独享,并非大众读物。

而且,君王读史书,不是自己坐大殿台阶上看,而是由史官来讲。《春秋》这类史书,就是史官讲史的提纲。那么为什么不写清楚一点呢?因为那年头没有纸,记录点儿东西的成本比win95时代把文件存软盘都贵。

今天有移动硬盘,据说大家的硬盘视频资料都很丰富,这些视频一般都是场景很简单,或者不换场景。由两三个人表演,也可能有一群人表演。

这种艺术形式,叫相声。

头些年移动硬盘不普及,u盘只有十几G容量的时候,估计大家想保存相声,只能存种子。

软盘时代呢?只能存相声截图了吧,而且图大的话,一张3.5寸软盘也就存一张图。

同样的道理,在上三代不仅没有纸,竹简也是稀罕物,所以只能简略记录重点,而事情的经过就由史官口述。所以《春秋》这种书,其实就是历史提纲。

那么所谓微言大义、春秋笔法,也言过其实。并不是说《春秋》暗含什么摩斯密码,其实《春秋》反应的是另一种历史问题。

《春秋》会记载什么英雄、榜样、领先世界多少年吗?肯定不会,因为《春秋》的读者不是普罗大众,不肩负洗···宣传的任务。

《春秋》只是记录是什么时候出现了什么重要的事,比如重要而奇特的天象。至于是不是天垂象而警世人,那不归《春秋》分析。比如重要的战争,《春秋》只记载发生的时间和结果,至于战争起因和过程,不归《春秋》分析。再比如哪哪又发生弑君的事了,《春秋》只记载时间,至于有什么影响,或者这件事对不对,不归《春秋》分析。

所以呢,我们看不懂《春秋》,因为《春秋》不是为我们写的,那是为君王写的。君王看不懂怎么办?这不有左丘明这样的人吗?史官就是负责讲解历史的。史官如果看到提纲忘了是哪件事怎么办?这就是左丘明写《左传》的意义。

史书,面对不同的读者,展现出来的面貌完全不同。《左传》也不是大众读物,更多是为史官服务。

对咱们来说,有注释的《春秋》,当然会比原版好懂。在未来的历史发展中,《春秋》的注释有五个版本,传到今天的是三个版本,除了《左传》,还有《公羊传》、《谷梁传》。

问题又来了,《公羊传》和《谷梁传》是写给谁看的?

这两本注释是汉朝朝廷给学生看的官方指定《春秋》注解。相传这两本书,都是孔子弟子子夏传给门人的。

由于读者定位不同,那《公羊传》和《谷梁传》就值得玩味了。

这两本注解,如何在《左传》面前有权威性呢?这是个技术难题。左丘明和孔子同时代,而且还认识。《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和左丘明在整理史书之前,还一起去周朝王都查历史档案。

因此,这两本官方注解要打败《左传》,那就得编故事了。

比如这《公羊传》的来历最神奇,据说是子夏传给弟子公羊高,公羊家靠家族内部口口相传,直到汉景帝时期才由其后人写出来。

《谷梁传》则被认为是根正苗红,是子夏传给弟子谷梁赤,由谷梁赤所作。

也就是说,在汉朝的官方宣传中,《公羊传》和《谷梁传》都是孔子的亲徒孙传下来的,应该最接近孔子思想。

那么实际上呢?《公羊传》、《谷梁传》跟《左传》完全不同,《左传》写的是事,《公羊传》、《谷梁传》更多讲述的是历史意义。而且,这些历史意义多半不是孔子思想,而是汉朝皇帝的所思所想。

那就很清楚了,《公羊传》、《谷梁传》是汉朝写的伪书,冒充是子夏门人所传。而且,君王看历史意义有意义吗?完全没有,历史意义是给学生学生看的。

这也是为什么汉朝公羊专家和谷梁专家水火不容,按说都是研究历史的,大家互通有无,殊途同归不好吗?但《公羊传》、《谷梁传》是讲历史意义的,历史意义属于政治的范畴,所以双方水火不容。

因此,读史书一定要分辨清楚哪些是具有政治成分的。比如史书中的榜样也是给学生学的,君王可是不学的。即便是学,学的点也不一样。大家都学习周公,学生学的是周公为周成王鞠躬尽瘁、握发吐哺。君王学这干啥?君王要学的就是周公怎么平三监之乱,包括如何搞舆论,如何用人,如何调兵等等。

也因此,后世研究《春秋》的学者,有什么公羊专家,谷梁专家,没什么春秋专家或者左传专家。就算有,也不敢明说自己的研究成果。

这也导致《春秋》就在那,但不同的人看到的结论是不同的。

所以看历史一定要明白,受众的不同,书籍内容就不同。哪怕是同一本书,受众不同,看到的点也不同。

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之外都不是大众读物,是君王学习治乱兴衰的教材,所以也看不到什么领先啊、榜样啊、历史意义之类。

《史记》是私人著作,所以行文最精彩,惹祸也最大。

《清史稿》就特殊点,为了修史而修史,大总统肯定不会通过《清史稿》学习治乱兴衰,这套书只能寄托一种历史时代结束的哀思,因此不入正史之列。

不过,当一套史书是官方修给大众看的时候,那就得提高警惕,别跟着陷进去。

有时候,官修书也肩负双重任务。比如说清末有个湖广总督张某,他写了一本《劝学篇》。这本书可讨论的点就多了,因为这本书有双重受众。

第一受众,是慈禧。第二受众,是学生。

看上去是矛盾的,一本书怎么可能既给君王讲道理,又给学生洗······进行教育呢?

很简单啊,总督大人的探花也不是花钱买来的。他其实是请示慈禧:您看这么给学生进行教育行不行?

慈禧一看,你这书写得也忒好了!

那么颁行天下,大家都来学学这《劝学篇》,怒斥启蒙思想。

所以呢,这本书不怕学生学,但怕学生分析。当然老张也没想到,这本自己后来都推翻的书,会有那么一天大放异彩,指导了七点的电视节目,给足了四加一毛理论基础和逻辑诡辩。而且别管是叼盘的还是洗地,拿工资的还是自备干粮的,都不出老张头的圈。

这就是历史,看历史不是简单的事情,思考远比读书更重要。

假如不动脑子,看不懂的就不仅仅是《春秋》了,新闻也看不懂啊。

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

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

笑谈中

微信号 : kxiaotanzhong

头条号:笑谈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