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笠,非遗里的乡愁!| 广西旅游年卡&张眼看广西
“碧水放自流,斗笠棹扁舟”
▲漓江雾景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漓江渔火
▲兴坪鱼鹰
《诗经》有言:何蓑何笠
从古代开始,斗笠就已为人所用
不仅是挡雨遮阳的传统神器
更是田园里的一道风景
随着时代的进步
斗笠渐渐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成为工艺品,成为馆藏物件
赏心悦目之时,总令人触生浓浓乡愁
▲上林斗笠、蓑衣、农具,2020.10.29 摄
▲苗寨小岩底斗笠,2021.6.22 摄
▲绣球斗笠 ,2019.11.4 摄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牧归,2008.5.8 摄
▲泗孟板良扦秧,2021.6.2 摄
“一笠春雨催农人”
▲平乐开耕节,2014.4.2 摄
▲平乐青龙,郡塘村,2014.4.3 摄
▲隆林插秧,2018.5.23 摄
▲金秀,杨柳村,2011.9.7 摄
斗笠,又名笠帽、箬笠
破竹裁条制篾,经过多道工序编织而成
顶部稍稍凸起,边沿很宽
看似简朴,却处处凝聚着匠心
▲六巷下古陈,2012.3.3 摄
制作斗笠的竹材十分讲究
通常采用数年生的老毛竹
竹节要长,竹身要粗
色泽饱满,韧度适中
▲猫儿山竹雪
▲猫儿山竹林风光
▲融安竹景 2011.11.9摄
《竹韵》诗/苏喆
漫山翠竹抽丝条,农耕劳作任雨浇
斗笠点缀千山景,簑衣同行过溪桥
▲蓝田竹乡
▲灵川县方竹村 2014.7.2摄
每个地方的制作方法不同
斗笠的造型也各式各样
▲硕龙乡 2007.9.19摄
▲南丹王尚 2008.3.19摄
▲白裤瑶 2009.12.14摄
▲那坡彝族,2011.10.11摄
▲桐木乡,2012.3.3 摄
▲大苗山,2012.7.13 摄
▲平南 2018.6.10摄
▲金龙乡,2019.9.4摄
▲金坑瑶族,2020.10.11摄
▲柳州三江,2021.9.9摄
▲毛南族花竹帽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谭素娟,2020.8.28 摄
在过去的乡村
斗笠作为下地劳作的必备品
是圩日集市的抢手货
有手艺的人,靠编织斗笠谋生
▲宜州,赶集卖斗笠 2009.8.29摄
▲中平乡市场 2012.6.15 摄
▲桂林平乐,人们赶集卖斗笠 2014.4.4 摄
《谋生》诗/苏喆
遮天蔽日垄上行,斗笠牵挂众乡亲
忙里偷闲逢圩日,赶集涉溪脚不停
而在一些地区
斗笠不仅是日常劳作的用具
还是一种定情信物
更是民俗文化节日中的重要符号
▲斗笠柔情,难分难舍 2017.10.2 摄
《难舍斗笠情》诗/苏喆
斗笠柔情获芳心,郎君信物送纤婷
风疏竹叶笛音雅,芦笙恋歌箫声吟
▲那坡民俗 2006.5.6 摄
▲白裤瑶民俗 2009.12.14 摄
▲白裤瑶民俗 2013.6.6 摄
▲梅林侗乡二月二 2014.3.2 摄
▲靖西旧州,竹排斗笠对山歌
千百年来,春种秋收
斗笠默默与农人相依相伴
无论晴天雨天
在田园画卷里定格成亘古的风景线
▲都安,湖中捕鱼 2007.1.8摄
▲雨中捕鱼 2016.6.8摄
▲剑江渔翁 2016.6.8摄
▲放牛 2016.7.22摄
《斗笠故事》诗/苏喆
戴笠披簑上学堂,挡风避雨遮骄阳
瘦体支撑倾盆雨,怀抱憧憬护书囊
▲木律村
▲旧州晒谷 2020.10.23摄
▲苗寨小岩底 2021.6.22摄
小小斗笠
相溶于农人的日常生活
看似普通物件,却传承非凡的意义
风雨中,见证农人的酸苦辛甜
▲桂平,船帽 2009.8.20摄
在一些地区
斗笠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延续千年的岁月
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
▲金秀六巷 2013.5.3摄
《华夏文明》诗/苏喆
浅吟低唱斗笠情,古老韵味日月新
今朝田园竹风炫,清香依然载文明
岁月无声
却浅吟低唱,斗笠下的模样
竹编情长
听阳光呢喃,任雨水作响
*摄影:张小宁 (感谢苏喆为专题作诗)
*编辑:千花千树(部分文字整理于网络)
*审核:南越飞哥
# 张小宁 简介
广西民族摄影学会副会长
广西大画幅摄影俱乐部主席
他是一位执着的自由摄影人,1983年开始投身摄影事业,至今已有三十余年,广西大画幅俱乐部创始人之一、首届主席。他以拍摄山水风光、人文民俗、重大活动见长,视角独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同时,出版有《圣堂之光》《美在金秀》《百彩圣堂》等多本记录广西大美风光和广西各少数民族风俗的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