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里的修行方法

文始派至道修炼专业弘道平台推荐阅读

一、要做事, 须做天地间少不得的事

二、无为法之核心根源都隐藏在先天易之中

三、文始派之玄关悟道法

四、长空击水五千年,洗绝繁华回天池

前篇文章聊过齐物论里对知识的三个境界层次的解读,今天聊聊 齐物论里的修行方法。
之前我们说过,《齐物论》不仅描述了“吾丧我 ”的内涵和境界,也提出了实现“吾丧我 ”的方法。实现“吾丧我 ”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修行的方法。大家觉得齐物论全篇文章都是在论述,有讲修行方法么?有!那么是什么方法呢?我们来看原文。
《齐物论》讲: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这几句话的大意是说:
达到第一境界者,也就是至人真人境界,认为万物生于“无”(道之体)。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降至第二境界者,其次以为有物矣,认为万物生于“有”(道之用),但这“有”没有局限而无所不在。而未始有封也。
降至第三境界者,认为每物皆有局限,但此物与彼物不存在是非。而未始有是非也。
降至第四层次者,是非纷起,造成道之亏损,皆由人之偏爱造成。这个第四层次,就是我们芸芸众生的世界,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
我们现在换个角度,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理解这几句话,其实是在进一步说明,要成为至人真人,所要做的就是道德经所言之“为道日损”。进步源自“损之又损”,而不是得到什么:
首先就是去偏爱(第四层次),损去欲。
然后去是非(第三境界),损去知。
再次去有(第二境界),万物与我为一,绝圣弃智,损去法。
最后修到“无”(第一境界),此其道生,绝学无忧。
只有如此损之又损之修行,才能一步步抵达至人真人之境界,齐物逍遥。
齐物论,每一句话都值得我们反复研读,越学习越赞叹其博大精深无上之境界,无以描述。
庄子,伟大的庄子!
真乃博大真人也!!!

好看是一种鼓励 | 分享是最好的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