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医案评述02 | 温病与伤寒如何鉴别?
医案评述系列推文,引摘自《柳选四家医案评校》,该书以四位名医医案为蓝本,经清·柳宝诒选按,潘华信教授评校而成。本系列文以此书为基础,再作评述,期冀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引摘
舌干脉数,汗为热隔,虽发之亦不得,唯宜甘寒养液,虽不发汗,汗当自出,然必足温而后热退,乃吉。
青蒿 知母 芦根 生地 蔗浆 竹叶
【诒按】养液以为作汗之源,是治温要旨。
【潘评】外感发热,不论邪在卫、气,营、血,凡无汗者皆须发汗,不拘于“在卫汗之”之说,有汗则不可复发,以免劫津。无汗而发之不得汗,每属胃阴虚,须滋养胃阴以为汗源,本案即是其例。
评述
这则医案虽然寥寥数十字,但其内涵非常丰富,是一例鉴别温病与伤寒的经典教案。
先来看看这则医案讲了些啥:
某天,尤在泾老师接诊了一位发热患者(核酸阴性),他说最近几天老觉得身体有些热,憋闷着不舒服,伸舌一看,舌头很干,一搭脉,脉跳得比较快,问他这几天出汗吗,回答基本没汗。尤老师打量了下这位患者,沉思一番,随即处了张养阴清热的方子,并告诉他,要是吃了这张方子,身体有微微出汗,并且脚开始暖了,你这病就快好了。
我们试着去还原一下尤在泾老师当时的心路历程:
一个中老年患者,发热,人看着可能也比较消瘦,舌干燥,脉数,按之可能偏虚,病机应为阴血不足,外感温热之邪。虽然无汗,但不能用麻桂法去发汗,不然不但发不出汗,还可能进一步耗伤津液导致热邪内陷,神昏谵语。因此治疗当以顾护阴液,兼清虚热。
首先,怎么判断这个发热属于温病而不是伤寒呢?
温病和伤寒最大的区别,在于伤寒主要伤阳气,温病主要伤阴液。所以《伤寒论》中多以桂附姜扶阳,阴则待阳复而自生;而后世温病学家则特别顾护阴液,避麻桂如蛇蝎,擅用各种养阴药。再者,伤寒发热,一般伴有恶寒;而温病发热,常常无恶寒,或者仅初期稍有恶寒。
此案显然是个温病,而且病属温热类,以郁热和伤阴为最主要特征。
再来看看这张方子,青蒿、生地,知母,有青蒿鳖甲汤之意,主养阴清虚热;竹叶,利尿除烦,治疗热郁在里导致的烦闷;芦根、蔗浆,是温病区别伤寒比较有特色的用药,以汁液来甘寒生津,每多用于热病津亏之时。
明明开的是养阴药,为什么患者会汗出而热退?
伤寒和温病对于“汗出”的认识不同:伤寒一般是以发汗为治疗目的,强调发汗解表,发汗是祛邪手段;而温病则以汗出为治疗结果,人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时,一般会有全身微微汗出,这是疾病向愈的表现。
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足温热退方为吉兆呢?
所谓“热深厥亦深”,当热邪从卫分深陷营血时,可能出现四肢厥逆的症候。伤寒论第337条云:“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此案患者阴虚不足,虚阳浮越,当阴液得以滋养,浮阳得以清散后,阴阳自和,四肢转温,则为欲愈之兆。
最后,总结一下。
这则医案虽然简短,但是字里行间都在为我们展示伤寒与温病治法治则的差异,从发热的诊断、治疗方法的选择,到具体方药的使用,最后疾病向愈的标志,无不具有鲜明的鉴别意义,非常值得大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