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屑新思路,净爽指日可待!
头皮屑是一种慢性、易复发、较常见的头皮问题,相比正常头皮,头皮上或头发里出现薄片状的皮屑即为头皮屑。除片状脱屑外,头皮屑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瘙痒,头皮干燥紧绷感强,刺痛,存在亚临床炎症改变。
目前对于头皮屑发生机制及防治手段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马拉色菌(Malassezia)方面,而头皮屑影响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头皮脂质、头皮微生态、头皮生理、免疫抗氧化等多种因素,仅通过马拉色菌说明问题是不够的。因此本文通过综述头皮脂膜与微生态 、头皮屏障功能以及头皮生物化学变化等研究成果,归纳头皮屑人群与健康人群在以上方面发生的变化,总结头皮屑发生的机制以及各个因素之间可能的关系,旨在更为全面地阐述头皮屑的发生机制,并促进头皮屑诊断与防治手段的深入研究以及去屑洗发剂的研发。
头皮脂膜与微生态
皮脂膜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汗腺分泌的汗液和角质细胞片状脂质乳化而成的一层非常薄的膜。头皮脂膜则是头皮部位的皮脂膜 ,正常状态下保护人们的头皮健康。相比于面部皮肤,头皮环境毛发旺盛,皮脂腺、汗腺数量多分泌量大,因此矿物离子、脂质、水分等为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及丰富的营养源,微生物源性酯酶活性更高。
头皮的微生物群定植密度为103—105mm2,丙酸杆菌、葡萄球菌和棒状杆菌被发现是健康人群和头皮屑患者中最丰富的3种细菌。大部分研究表明马拉色菌与头皮屑产生最为相关,头皮上马拉色菌占真菌总数的96% ,其中限制性马拉色菌(M.restricta)和球形马拉色菌 (M.globosa)为主要的优势种属,并且马拉色菌群落在物种水平上的多样性与头皮屑病情无关。头皮屑人群与健康人群相比,马拉色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数量增加,而痤疮丙酸杆菌数量却下降 ,这可能与其严格厌氧性有关。大多数马拉色菌是脂质依赖性的,其缺少脂肪酸合成酶基因,为了克服这一缺陷,马拉色菌与其他真菌相比具有大量的脂肪酶编码基因,使其能使用宿主源性的脂质为自身营养源。球形马拉色菌通过分泌脂肪酶,能够将皮脂中的甘油三酯、饱和脂肪酸分解为促炎性的不饱和脂肪酸。而这些物质渗透进入角质层不但能够引起头皮的瘙痒感,而且能够与 N一甲基 一D一天冬氨酸(NMDA)受体结合使钙离子内流,导致角质层细胞的增生和角化异常而引起头皮片状鳞屑产生。
多数研究认为,头皮屑多发于皮脂腺分泌旺盛的人群中,嗜脂性的马拉色菌以皮脂作为营养源而大量繁殖 ,多数理论推崇头皮屑产生病因是皮脂分泌增加和马拉色菌增殖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已经有较多研究表明通过使用控油和抗真菌剂能够有效地减轻头皮屑症状。
头皮屏障功能
健康人群头皮同样大量定植马拉色菌而并无头皮屑症状。在头皮屑患者和健康人群头皮上应用等剂量的油酸,头皮屑患者将进一步加重脱屑症状,但健康人群并不产生脱屑,说明除了马拉色菌因素外,头皮渗透性屏障功能也是影响头皮屑的重要因素。
头皮屑人群头皮屏障功能的改变,可能是由于头皮受到较长期损伤 (如过度清洁烫染、用力抓挠等 ) 后,激发皮肤深处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从而导致头皮炎症,这种一系列屏障功能紊乱,会导致表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而引起脱屑。皮脂 、微生态、头皮屏障功能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头皮屑引发因素。
头皮屑头皮生物化学变化
细胞间结构脂质
细胞间结构脂质主要含有神经酰胺、游离脂肪酸和胆固醇等物质],其与角质层细胞构成稳定的“砖一墙”结构体系,对皮肤的保湿及防护起到很大作用。头皮屑头皮的总胞间结构脂质水平下降,其中游离脂肪酸、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神经酰胺含量均显著下降,而神经酰胺中的神经酰胺 1、6i和 6ii含量显著升高。结构脂质水平的变化与季节相关,干燥季节头皮屑症状比潮湿季节更严重 。
表皮结构相关蛋白
在头皮屑头皮角质层中,总蛋白水平较健康人高,但表皮分化的结构蛋白及相关酶含量均 下降,表明角质细胞分化过程严重紊乱,最后导致屏障功能受损。表皮中许多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参与调控皮肤重要的生理过程,例如皮肤水合、终端角化细胞分化、脱屑以及固有的免疫防御。
皮肤抗菌及抗氧化物质变化
核糖核酸酶7(RNase7)是由角化细胞产生的、具有显著对抗致病微生物的活性蛋白质 _4 。此外,角质层内的抗菌蛋白还有皮离蛋白、泌乳素诱导蛋白(PIP)及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A,内源性的抗菌蛋白对皮肤感染和入侵的微生物展现出较高的抵抗性。在头皮屑头皮中,上述几种蛋白的表达量均降低。其他一 些防御蛋白如载脂蛋白A一1和组蛋白H4有较高的表达量,说明存在微生物的严重入侵。这种功效性蛋白表达紊乱的状态,可能是由于头皮屑头皮环境中微生物群的改变所致。
总结:
有较多研究认为马拉色菌是引起头皮屑的最主要因素。而近几年关于头皮屑的研究除了头皮微生物以外 ,较多学者逐渐将目光转移到头皮角质层屏障功能上来 ,即由于外来刺激或自身因素导致头皮结构脂质、相关蛋白、天然保湿因子等水平均有所下降,而进一步使得头皮水合作用减弱、TEWL值升高、脱屑异常等。头皮屑可能的影响因素众多并相互影响,对于“微生态 一屏障功能 一皮脂分泌”这个平衡一旦有一环发生变化,很有可能发生连锁反应,引起头皮屑的发生。
然而,目前对于头皮屑的治疗方法主要集中在使用抗真菌洗剂以达到抑菌(马拉色菌)去屑效果。随着头皮屑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完善,去屑方式也应进行相应的改变,除了洗去头屑及抑制多余的微生物外,还应注重头皮角质层屏障功能的修复及皮脂的影响。未来对于去屑洗发剂的研发应从多角度思考,从调整微生态、保护屏障等多方面人手,旨在从根本上科学准确地去除头屑,保护头皮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