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阴为地

​浊阴为地:

这句话的意思

就是字面意思

但是意义

不仅仅在

字面意思

“清阳上天

浊阴归地”

往上跑的属阳

往下跑的属阴

从地面,升起的,云属阳

从天穹,落下的,雨属阴

云雨几句,放在文中

其实显得,有点多余

因为有没有这句话

都不影响,对于其他的文字,的理解

那么放入,这个内容的意义,是什么

虽然是,从于地面,而升起的

但天穹,本来就是,它的所在

它是因为

落成了雨

才到地面

虽然是,从于天穹,而落下的

但地面,本来就是,它的所归

它是因为

蒸成了云

才到天穹

云腾雨落

其实就是

水的一个

升降循环

云雨,只不过是

水的,两个状态

这里插这段话

是借云雨循环

阐明一个道理:

在天的清阳

在地的浊阴

非割裂对立

的两样东西

阴阳是

同一样东西

的两个形态

必会发生

循环转换

《素问》

提挈天地

把握阴阳

一般都认为

这一句所在的段落

只不过是神话化地

崇拜古代的圣贤们

是怎么牛逼的废话

以符合劝诫,人们应该

怎么向他们看齐的文意

但其实

这一句的意义

不止这么单一

它还是向

读者展示

如何领悟

阴阳内涵

的门径的

提示语:

理解

天地运行的

形式与相互

关系的关键

才能把握住

阴阳的特性

天地可谓即是

最纯的阳与阴

“出”字

在一些翻译

译作“出于”

实际上就与

前面提到的

云本在天上

雨本在地上

的意思相同

这样的必然,解释弱化了

“天气”“地气”二词的存在感

它们变成了,云雨的构成

甚至相当于,云雨二字本身

如果这里单用“出”

而不以“出于”作译

则能够表达出一种

与“出于”译不仅不矛盾

反而还能更全面的意思:

地气,要上升

地气,从哪来

“雨出地气”

如果不解释为:

“雨出于地气”

正好说明

地气要靠

雨来补充

即没有雨

就没有地气

同理

没有云

就没有

会下降

的天气

“天气”“地气”

不仅是云雨的代称

更加是云雨转化的

中间状态

是整个云雨

循环过程中

不可缺少

的一环

这一句话

如果调整

一下文序

也许也就

更好理解:

雨出地气,地气上为云

云出天气,天气下为雨

(0)

相关推荐

  •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浊阴在下,清阳在上. 昨天在同一时辰所拍的地面与天上的照片是截然不同的.你看地面湿漉漉的,下着毛毛细雨,阴雨绵绵:而当乘飞机穿入万米之高的天空,那呈现的却是 ...

  • 俗语“夏至三庚数头伏”,今年头伏是哪一天?三伏天热不热?

    大家好,我是星哥说农,端午节过去后,下一个节气也就是"夏至","夏至"的到来,表明炎热的天气真正到来了,民间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夏至后 ...

  • 小暑头日夜吼 大暑晒破石头

    文/图/潘长宏 2021年7月8日 各位朋友们,今天是2021年7月8日,昨天一年中的"小暑"节气已到,这在金陵石头城来说过几天就是让人们比较难挨的日子,为什么这么说呢?预示着炎热 ...

  • 中医讲《素问》中,“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究竟有何依据

    04:56饮食失宜伤害的"六腑",住处潮湿伤的"筋脉",究竟有何依据安徽卫视健康大问诊  1.7万次播放 08:00阴阳的对立制约是阴阳学说的重要组成,太极图上 ...

  • 头晕8年,浊阴窃机阳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今日头条: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1002天. 一位来宾的阿姨,反复的头晕8年,非常的痛苦,跑偏省城各个医院,输液,打针,治疗后没有见效,还是反复发作. ...

  •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与五脏气血津液之清阳浊阴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之病机,论气血津液气机气化与脏腑功能性特色. 一,在中医基础理论病理学机制上,常常听到这一段话,"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这句话在中医学特色文化哲 ...

  • 浊阴不降

    1.1 从麻黄汤治高血压谈起 高血压合并脑出血 一农夫,37岁.幻原发性高血压18年,由于保姆引发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诊见寒战.咳逆无汗,查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 眼科名 ...

  • 清阳浊阴 气化流注代谢 昼夜阴阳失调与现代疾病

    清阳浊阴 气化流注代谢 昼夜阴阳失调与现代慢性疾病. 前述 一夜一日,又一夜一日. 生命阴阳昼夜节律流注,生理功能守护者. 新医学昼夜阴阳节律流注模式,是生命生理阳气阴精,精血守成节律模式特色. 清阳 ...

  • 反复头晕2年,阴邪窃机阳位,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视频号:中医林佳明 荔枝微课:中医林佳明 更新时间:每天更新 今天是我写日记第953天. 女性,60岁,反复头晕2年,加重3天 2年前出现头晕,恶心呕吐,头重脚轻,无天旋地转,无肢体乏力,在当地治疗输 ...

  • 38.浊阴不降引发的头昏

    万病从根治38--浊阴不降引发的头昏 作 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浊阴不降引发的头昏 头昏还存在"浊阴不降"的问题,患者的头部就好比一个浊气熏天的房间 ...

  • 3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口臭的治疗

    万病从根治36--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口臭的治疗 作者: 余浩 郑黎 传奇中医师多年临床经验的感悟与总结 通下水道的故事--口臭与头晕的治疗 有一段时间,家里厕所经常有臭味,窜得满屋子都是,让人心 ...

  • 清阳出上窍  浊阴归下窍

    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万物由来.变化的论述方式.阴阳哲学不仅是中医学理论的建构基础,更是中医临床实践中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在<素问>中,论述阴阳理论的地方很 ...

  •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指升清降浊机能障碍.当脾胃阳气不足,运化功能减弱,不能腐热水穀,化生精微,反而聚湿生痰,阻滞中焦,就会形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的病理变化.主要病状有头重眩晕.胸闷腹胀.食少.倦怠.大便溏泻.舌苔白腻.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