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传变规律与调理次第

©

伏羲龙祖
周天医
周天秘药局
赤日扶正

周天医护法神

周天门

觉知之门

越过这道门

做自己的神医

说到正气,多数人都会联想到中医9种体质。不过,中医还有一种一种体质划分法——根据人体正气的由强到弱,分为: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今天介绍一下。

这种划分法可以更明确地理解:不同类型的人群可能发生的疾病,以及病理的发展过程:

三阳体质的人正气比较充实,抗病能力较强,病位多在表层,病证多为实证、热证。

三阴体质的人正气比较衰弱,抗病能力较弱,病位多在里层,病证多为虚证、寒证。

读懂此文,很多你原先不明白的问题都会豁然开朗。

正气满满的太阳体质

太阳体质就是:正气十分充足,抵抗力十分强。

太阳体质的人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正气满满,就是说,他们有激情有活力,充满正能量,而且他们的能量场十分强大,能够吸引到很多人。

一般情况下,邪气侵犯到太阳经时,就会遇到正气的强烈抵抗,邪气就很难继续深入。所以,太阳体质的人感受邪气,多患太阳病。

太阳病的症状主要包括:感冒、发烧,而且是高烧,恶寒、头痛、身痛、有汗或者无汗、咳嗽、喘、干呕等。脉一般是浮缓或者浮紧的,舌苔是正常的薄白苔。

太阳病的治疗方式是解表法,包括发汗解表、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等。太阳体质的病人非常容易康复,而且很少衍生其他病症。

不过,现在太阳体质的人非常少,多见于一些先天阳气就很足的孩子和成年人。

体实气旺的阳明体质

阳明体质可以用3个词概括:体实、气盛、血旺。这部分人往往声高气粗面红,肌肉健壮结实,气血旺盛,运动员或重体力劳动者常见这种体质。

在我们都熟悉的人物里,武松就是典型的阳明体质 —— 他的形象:身躯凛凛、胸脯横阔、语话轩昂、心雄胆大、骨健筋强。

他的食量:一口气吃3斤牛肉,喝18碗酒(这得多少脾阳才能运化)。

他的力气:赤手空拳打死老虎。

那么,阳明体质的人容易出什么问题呢?

阳明体质的人如果感受外邪,往往会正气反应过猛,产生抵抗过度,造成邪机益亢,就会生阳明病。

阳明病的症状主要包括:高热、口渴、出大汗、精神亢奋、谵语、妄言、胃肠积滞等。

阳明体质的人调理常用两味中药:

一是大黄,这是通下的药,可以把瘀滞的浊气泻下来;

二是生石膏,这是清解的药,可以把郁住的热邪清解掉。

不过,这两味药极为寒凉,不可滥用,否则会伤害元气,导致疾病加重。

正气不足的少阳体质

少阳体质就是:正气略显不足,抵抗力不如太阳体质。不过,相对来说,少阳体质还是不错的。

少阳体质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心态比较乐观,看得开放得下,不大会钻牛角尖,心里也算敞亮,没啥阴郁的想法。

—— 精力比较旺盛,可以应付日常工作外加熊孩子。

—— 偶尔也会吃不好睡不好,但不会面色萎黄。

—— 女性不太容易痛经,但如果经期沾了冷的寒的,也会引起不适。

不过,少阳体质的人,邪气入侵后,由于太阳经的抵抗不能完全把邪气驱除出去,外邪就会进一步深入到少阳经的层次上,就会患少阳病。

少阳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口苦、咽干、眼睛发花、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食欲减退、心烦、呕吐、恶心等。

少阳病的治疗方式是和解法。一般用柴胡类的方子,因为柴胡宣畅气血、散结调经,是少阳经祛除阻滞、和解正气的专药。

综上所述,太阳体质、阳明体质、少阳体质,统称为三阳体质。这部分人身体素质普遍不错,正气足,抵抗力比较强,不容易得一些恶性疾病,比如癌症,三阳体质的人很少得。

所以,如果你先天就是三阳体质,那么恭喜你,这才是真正赢在了起跑线上。

接下来,再看三阴体质↓↓↓

正气差的太阴体质

太阴体质的人正气已经明显不如三阳体质的人了,其在全体或局部的抵抗也已明显不足。

太阴体质的人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特别容易腹泻,或者长期慢性腹泻;

—— 如果皮肤白,就会苍白无华,如果皮肤黑,就会萎黄暗沉;

—— 身体容易浮肿,站立时间长了,小腿就会明显变粗;

—— 气力也不足,干一会儿活就容易累。

一般科技工作者多是太阴体质。

太阴体质的人生病,本质在于正气不足,其治疗之法应该宜温宜养,千万不可滥用寒凉之物,否则会加剧阳气的损耗,适得其反。

阳虚的少阴体质

少阴体质,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阳虚。

少阴不足,重在扶正 —— 这是治疗少阴病的总纲,也是改变少阴体质的总纲。

临床上,少阴体质的人最容易出现感冒后猝死。古人有句话说“伤寒偏死下虚人”,“下虚人”就是少阴体质的人。医院里经常会见到有人感冒后输液,随后出现急性心肌炎、急性肾炎,继而猝死的案例 —— 这些都是少阴体质特有的,因为手少阴是心经,足少阴是肾经,邪气内陷于少阴,要么心病,要么肾病。

还有,常见的中风、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肾病、肿瘤等多属于少阴病,这些病人也多为少阴体质。说白了:只有少阴体质的人才会得大量的慢性病、难治病。而且,大凡西医久治不愈的病人,或者久服寒凉中药后,多数都成了少阴体质,其所患的疾病也多是少阴病。

对付少阴病,从中药角度来说,附子是主药;附子可以回阳救逆,不过附子毒性很大,且药量不易掌控,一般医生把握不好。

正气极差的厥阴体质

厥阴体质的人,元气极差,不足至极。

外邪侵入时,正邪相搏,人体就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这是人体正气的最后反抗。所以,这会带来两个结果:一是正复邪退,病情及转;二是正虚邪盛,病重而亡。

厥阴体质的人,平时往往多易生肝病,而且其面色略青、面颊不华、鼻梁高耸、身体细瘦而高长。对付厥阴体质,乌梅是主药,因为乌梅味极酸,酸属木,木入肝,而厥阴正是肝与心包的层次。

从治疗法的角度来说,阴邪已经到了极致了,必须赶紧补阳,才能救命。

治疗从三阴到三阳的“必由之路”

太阴体质、少阴体质、厥阴体质,这三种统称为三阴体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阳虚。

比如三阴体质的女人,除了上文提及的一些疾病外,还容易出现下列问题:

——不明原因的脱发,白发出现得较多较早;

——肤色暗紫、萎黄、苍白;

——皮肤油腻,脸上出汗就跟出油一样;

——容易上火、口腔溃疡、生痘痘;

——腿容易浮肿,下午明显比上午粗;

——减肥困难,就算吃的少也不容易瘦;

——痛经,月经推迟,经量少。

一句话:如果你不幸成为三阴体质的人,那么不但容易生病,还会早衰变丑。

不过,体质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何从疾病早衰的三阴体质转化成健康美丽的三阳体质呢?

很简单,由阴到阳,最佳方式就是扶正,所以请赶紧调理吧!
扶正祛邪,这可以让气血通畅,增加阳气,三阴体质就会渐渐地转化为三阳体质。
当然,体质的转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必须坚持。尤其三阴体质向三阳体质转变的过程中,常会出现不少反应,这些反应大多是元气修复反应,也可能是排邪反应,如果此时动摇了,就会前功尽弃。
此外,还需特别注意的就是:必须远离那些无谓消耗元气的错误习惯,如过度使用西药及寒凉中药、熬夜、贪凉等。
扶正祛邪的调理次第

人秉一点阳气而生,阳盛则体健,阳衰则疾生。

天医曰:善护念。

天医又说:善护阳。

得一份阳气,多一分生机;失一份阳气,少一分生机。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疾病发生,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在耗损阳气。

故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扶正祛邪。

扶助阳气与祛除邪气同等重要,在有些情况下扶阳即是祛邪。

在扶助阳气的过程中,患者常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于是,医者束手,患者生畏。在此,首先要明白“上火”的原因。

人之五脏六腑之阳皆根于肾。

换个说法,肾是藏阳的地方,肾阳通达五脏六腑、上下内外。

正常之人服用扶阳药物及食物后,经脾胃运化传输,纳阳归肾;肾阳旺盛,炼精化气、炼气化神,温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若有人脾胃功能失常,不能纳阳归肾,阳浮于上,上火症状即出现;若有人下焦寒甚,阴阳隔拒,隔阳于上,上火症状即出现 ;若有人局部经脉瘀阻,阳气渐盛,经脉未通前则气血运行受阻亦更甚,郁而化热,上火症状即出现 ;若有人太阳经脉受寒,阳气渐盛 ,机体散热障碍,郁而化热,上火症状即出现 。

扶正第一步,就是要解决上述四个问题,要让机体能纳阳归肾。解决方法:温脾阳、引阳入肾,用砂仁、石菖蒲等;温肾阳、驱寒邪,用制附片、肉桂等;通瘀阻、清郁热,用桂枝、知母等;开太阳、驱寒邪,用麻黄、桂枝、羌活等。

在打通道路的过程中,有些人也会出现一些“上火”症状,如口苦、口干、咽痛、流鼻血等,但这都是暂时的,一般坚持服完几剂药后,上述不适症状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服药之人,切勿因噎废食。

在打通道路后,接下来第二步就是扶助正气。扶助正气,首选药物就是制附片,其次就是巴戟天、仙茅、仙灵脾、补骨脂等。

附子(加工后为制附片),自古至今被誉为扶阳救逆第一要药。《本草汇言》载:附子,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诸病真阳不足,虚火上升,咽喉不利,饮食不入,服寒药愈甚者,附子乃命门主药,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则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无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虞抟云:附子禀雄壮之质,有斩关夺将之气,能引补气药行十二经,以追复散失之元阳;引补血药入血分,以滋养不足之真阴;引发散药开腠理,以驱逐在表之风寒;引温暖药达下焦,以祛除在里之冷湿。

扶正方剂基本方首选四逆汤。扶脾肾之阳可配肉桂、党参、茯苓、白术等;心肺之阳可配黄芪、当归、党参、桂枝、肉桂等;肝阳可配黄芪、桂枝、吴茱萸等。

不同疾病、不同个体,扶正时长不一样。年少者、病轻者,扶阳时间短;年长者、病重者,扶阳时间长。

在第二步的扶正过程中,部分人仍会出现一些如口苦、牙龈肿痛、口腔溃疡、皮肤疖肿、嗜睡、矢气增多、腹泻等症状,这是阳进阴退,是正常的药物反应。

随着正气的逐渐旺盛,阴邪的逐渐消退,上述不适症会慢慢消失。此理,医者、病者均应当知。

扶助正气,以何为度?先辈云:“凡服此等热药,总要服至周身、腹中发热难安时”。此乃阴邪化去,真阳已复之象。

接下来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就是固阳、敛阳。方剂可用潜阳丹、封髓丹原方或加味。阳得阴敛 ,互根互济,自然体健身轻,邪不可干。

(0)

相关推荐

  • 三阳体质如何养生?

    中医对体质有很多种划分,其中<伤寒杂病论>对体质是按照三阴三阳分类的,其中三阳包括太阳之人.阳明之人.少阳之人.那么三阳体质如何养生? 中医对体质有很多种划分,其中<伤寒杂病论> ...

  • 总打喷嚏的鼻炎,与阳虚肾亏体质

    秋冬一到,有些人就开始流鼻涕,或者,早上起床,没完没了地打喷嚏. 有的小孩子,还会感觉到,脑子经常昏沉沉的,读书也受到影响. 特别是一些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家,更是诉说,打起喷嚏来腰痛得受不了,很是发愁, ...

  • 衰而未彰

    ​衰而彰之: 衰: 病邪将尽 正气未复 彰: 扶助正气 正气旺盛 病邪尽去 水肿病 用逐水药之后 肿势大体消退 可以改用 温阳健脾 如胃苓汤: 苍术.厚朴.陈皮. 甘草.桂枝.白术. 猪苓.茯苓.泽泻 ...

  • 常见的疾病传变规律

    我们已经讲了气,以及气可以化阴阳,阴阳化五行的基本原则,阴阳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临床的实际意义,还有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它的特点. 五行指的是气的五种运动方式,对吧.那么五行它的最基本的特点有哪些呢?有生. ...

  • 《伤寒杂病论研究》六经传变,疾病传变规律

    六经传变 六经的传变规律有三种,第一种是循经传,第二种是越经传,第三种是枢机传.因为越经传里面还有两种独特的传变方式,即表里传和开阖传,加上循经传和枢机传共计五种. 第一种循经传.循经传是指外感疾病按 ...

  • 六经辩证精华,疾病的传变规律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们讲解的题目是中医的六经传变理论.这个六经传变很复杂,我们尽量用大家都能听懂的方式来讲,在这个题目开讲之前呢,我们先讲一个身心一体的观点,希望能对大家提高对中医的认识有所帮助. ...

  • 《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

    本文题目虽是<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但内容却是以"风寒"之邪侵犯人体为例来谈外感疾病的,所以本文的副标题应该是<伤寒中人的传变规律及治疗法则>. ...

  • 《各脏疾病的传变规律》

    中医认为,五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及死亡,是有着其内在规律的.具体到各脏,经文的描述如下: 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 ...

  • 疾病由轻到重的传变规律(一)——《伤寒论》全新解读

    原创 金梅 金梅说养生 昨天 传变 太阳病 太阳病在人体的发展只有两种结果,一种即按照合理的治疗方案,疾病向愈:另外一种就是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进一步发展. NO.1 传变条文 在伤寒论中关于太阳病 ...

  • 这张疾病饮食预防、调理对照表太有用了

    这张表太有用了,看到的都存下!新注册公众号 1周前第一张表吃走心脑血管病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饮食管理非常重要.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鲁卫星提醒,科学地吃,可以帮助"吃走&qu ...

  • 《五脏病的传变规律》

    中医认为,五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传变及死亡,是有着其内在规律的. 关于此规律,相关经文曰:"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 ...

  • 阴脉之海的任脉,通治男女生殖疾病,还能调理胸腹、咳喘、气逆等问题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针灸方法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