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裆走下弧"还是"裆走后弧"?

一一 "结构劲"基础:"骨力"训练之三(胯部运动)

胯部运动一向为拳家重视。一是因为胯关节为人体之最大关节,动力浑厚。其二在于腰胯组成了人体的中心部位。于"动态平衡"至关重要。

先谈关于"开胯"的问题。有两种说法:"开前胯"与"开后胯”。没有人明确声称要"开前胯"但大多数人实际上做得就是打开前胯加上敛臀,尾闾拚命向前抵撑。陈家小架拳传人声言开胯是"开后胯",且招告世人,这是陈家太极拳的密秘。而我认为,开胯即是前后胯一体、增横、松落且前后均衡的状态。

胯关节的运动方式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心的。也有两种说法,一个叫"裆走下弧",一个叫"裆走后弧"。很让初学者迷惑。

为了说得清楚,我们先从"背丝扣”说起。传统功夫服上的扣子就是"背丝扣"的形式,是一个躺倒的8字,现代人们称为”8字圈“。当重心线在两胯间左右移动的同时,后裆过度向前裆称为"正八字圈"。当重心线在两胯间左右移动的同时,前裆扣向后裆被称为"反八字圈”。

正八字圈的特点是后胯催前胯;反八字圈的特点是前胯卷拉后胯,裆里的传递离不开这个8字。

所谓"裆走下弧"一般是指正八字圈的那个S掺进了上下,又称“裆走锅低形”。而所谓"裆走后弧"乃是反八字圈的一种感觉性描述。两者在特定条件的应用都是可行的。

若进一步分析,“正八字圈”后胯催前胯,前胯易漂起,把握不好那个度,整个胯部还容易僵化。迈步或用腿时比较适用;“反八字圈”运动时前胯内扣,前胯与腹部卷拉后胯,而同时后胯后腿的蹬力仍在,这时的两胯两腿容易处在动态平衡的状况,符合阴阳之道,所以在定步移重心 的状态下,“反八字圈”,即"裆走后弧"是合理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