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兴古时为何被称为“泽国”

处于鲁北平原的博兴,古时境内河流如织,湖泊星罗棋布。先秦境内见于文献著录的有济水、漯水、渑水、时水等河流。秦汉迄今,更是河流众多,古“四渎”即有济水、黄河二水流经博兴。更有众水汇渚的麻大湖、锦秋湖等湖泊点缀于境内南部,河湖交错,舟楫相通。元人于钦誉为:“风景绝类江南”。
民国《重修博兴县志·河渠志》记载:“博邑,泽国也。泊则有麻大、会城、后子及锦秋之殊;河则有乌河、汉凑、支脉、预备及新清河之别。”
博兴境内河流中对博兴文化影响最早的有济水、漯水、时水、小清河,影响最大的为黄河。另外,境内还有为数众多的湖泊,如会城湖、锦秋湖、麻大湖等,都对博兴的经济和文化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流经博兴的河流
道光二十年《博兴县志》水道全图
济水,一作泲水。济水与长江、淮河、黄河并称为“四渎”。济水在上古时代即为中原地区沟通东西的重要河道。发源于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的太乙池,上游过黄河东流,入山东省定陶县注入“巨野泽”,出梁山县汇汶水、泺水与黄河平行入海。此水在境内的河道轨迹,《太平寰宇记》曰“济水北去县(博兴县城) 百步又东北流入海”,《续山东考古录》曰“今治(指县城)在济水北”,《水经注》曰“济水过乐安城南”,东去基本同今小清河道。金齐王刘豫(1130—1137)沿此开挖成为小清河,始名通济渠,济水遂废。
小清河博兴段
小清河,流经博兴中部。西源迄自济南市西部睦里庄,汇黑虎、趵突、孝感诸泉水,东流经章丘、邹平、高青、桓台、博兴、广饶、寿光诸县(市),在寿光市羊角口注入莱州湾。博兴境内小清河干流长度 29公里,流域面积 69.4 平方公里。小清河上经高苑(今属高青县境)城北,过博兴旧城北百步趋东北流,入广饶县境,称通济渠。金皇统九年(1149),高苑、博兴两县人工改道至两县城南,由长沙沟(今属高青县)入县境,进麻大湖,会乌水、渑水,过湾头街通济桥,东迳龙王庙子(今东风村)南折利见桥(今柳舒村),东南流,至柳桥又转向东北经辛张(今属店子镇)、大刘至金家桥出境,县内曲回行程 36 公里,该河道称旧小清河,又名旧河,今遗迹尚存。光绪十七年(1891)山东巡抚张曜令登(州)、莱(州)、青(州)道尹盛宣怀由金家桥向西,将小清河道取直,就支脉、预备两河间河套内择洼而行,挖成今小清河,即新小清河,或叫新河。该河上接高青县的堰头村东流入博兴西闸北,不再入麻大湖,经魏家、傅家、三官庙、王圈、王家桥、毛园、至傅桥村北折回东北流,并在此修义和闸一座,与麻大湖相通,调节河湖水位。后经逯桥、孟桥、陈家、湾头、东风村北一直往东北过湖滨镇的寨卞和店子镇辛张、大刘、北营村北流入广饶县。
诸侯称雄时期千乘博昌区域图
漯水,亦名漯川、漯河。漯水是古时候大禹治水时,为引导黄河之水而使用的一条河流。漯水的兴衰与千乘城的兴衰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最早的千乘城应是建于战国时期的邑城。《水经注》记载漯水由高青的唐坊、旧镇之间出境,经博兴向东入海。东汉明帝十二年,著名水利工程师王景治河,使得黄河水绝大部分沿河道入海,漯水的水量就大幅度减少,甚至与黄河断绝了关系,成了一条季节河。漯水原入海口周围也就逐渐成了一片不毛之地,到处都是退海之后的盐碱地。到了隋代,漯水入海口在历史地图上就直接消失了。据考,漯水曾流经境内庞家镇刘寨村北,呈东西走向。20 世纪 50 年代沿此古河道开挖跃进河,70 年代又改挖成北支新河。
战国时博兴区域图
渑水,又名汉凑水。源出古齐城(今淄博市临淄区西北营城)东,梧台东北申池,分流二支,均入乐安县(今广饶县),至安家桥南复汇一流,又西北迳鲍家桥、广才桥入博兴县境,西北流经博昌故城南在县旧城南十公里处入会城湖。此水入境后为一小泥河,多弯曲,民称“九里十八湾”。今断流,遗迹尚存。
唐博昌县
时水,又叫耏水,即春秋时期“齐国与晋国盟于耏”所说的地方。因水色黑而叫黑水,今名乌河,在博兴旧城西南 2.5 公里处入麻大湖,经桓台索镇西北至博兴安柴西北入麻大湖、穿会城湖东出,经院庄、河东、李建桥(今柳舒村)折向东南流向柳桥,转为东北至金家桥出境,入广饶县,此为古乌河故道。至金皇统九年(1149),沿此河道开挖成为旧小清河,故今乌河入境后仅入麻大湖,已不复东流。元代初年,可自济南由小清河泛舟东下至博兴,溯时水南上至今桓台县的索镇。
黄河博兴乔庄段
黄河,今黄河河道系大清河故道。民国八年(1919)黄河河道南移,南岸移至今博兴后徐陈村北,经王旺庄、丁高等村东流至三岔村,折向东北出境。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博兴北部边境,上自滨城区小营镇高井村北入境,经乔庄镇的双台、新民、王院至后徐陈,河道基本向东北方向流动,过西冯、东冯村北折向东南方向,从王旺庄(山东打渔张引黄灌溉闸)急转弯北流,至丁高村北河道又趋向东北流,经盖家、薛坊、三岔、乔庄、新于庄东北出境,进入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现境内长度为 14 公里,流域面积 300 平方公里。
支脉河博兴段
支脉河,原名支脉沟。支脉河是黄河与小清河之间的主要排洪和灌溉河道。上游自高青县姚家套流入博兴县苗集进境,东流马庙村南、疃子村北,县旧城南门外石桥,入锦秋湖(今已干枯),经大营村南折向东北进龙河洼,从贤城新村北,直至阎坊镇夹河村东转为北流,经崔庙村西又复转东北经刘官、贺家村北,从王浩村东北出境入广饶。境内干流全长 28.2 公里,流域面积 272.72平方公里。
预备河
预备河,自西向东通过博兴全境。道光《重修博兴县志》记载:在城南十五里处,当时各条河流的水从麻大湖里溢出,四面都是高地,没有可以泄流之处。明朝永乐年间,乐安有个姓孙的官员曾经买下一块地,开凿十多里河道,以连通淄水,称为预备河。康熙年间,预备河故道已湮没。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时任知县的李元伟访求到预备河的故道,向巡抚李树德请求,为分小清河水势所挖。从麻大泊东穿越会城泊,向东流至小清河南岸大堤,于金家桥入小清河。康熙六十年(1721)加宽、加深。西起会城湖自安柴、院庄间东流经东、西顺河村北,折向东北,过柳桥村南张义公路大桥,向东北流经寨郝、寨高、寨卢至大杨、大王、大肖、梨园村北出境,流入乐安,从淄河门口流入大海。该河为境内干流长 20.9公里,流域面积 208.9 平方公里。
博兴境内的湖泊
康熙六十年《博兴县志》博兴县境图
会城湖,又名会城泊。在县旧城西南 3 公里,锦秋街道境内,安柴村西北, 邻麻大湖,两湖相通,西南与桓台县夏庄搭界,面积约 10 平方公里,有乌河(时水)、汉凑水(绳水)分别从西南、东南注入。湖东南角曰会城(俗称城子)。为延乡侯国、平安县城(即平州)故址。民国年间,曾为城子中学旧址,今遗迹尚存。该湖因水源短缺,业已干枯,雨季稍有积水,蒲、苇、绵柳生长旺盛。
元博兴州
锦秋湖。根据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青州府志》、清康熙十二年(1674)《博兴县志》记载,锦秋湖址在县城(今博兴县旧城)东南城下,今遗迹尚存。该湖面积大于麻大湖。其范围在湾头、疃子村以东至龙河洼,地区原种场可为东界,南、东南面直逼姜韩村和薄姑城旧址,面积约 60 平方公里。与麻大湖、会城湖相通。元朝初年,邑人建锦秋亭于城上,取宋代诗人苏东坡《横湖绝句》“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缎,从教匹练写秋光”之中的“锦秋”二字为亭名,后以亭名为湖名。明成化九年(1473)开挖支脉河,其水从高苑县(今属高青县境)进境入锦秋湖,从湖东北注龙河洼流向乐安县(今广饶县)。自晚清始,支脉、小清河水日减,且不复入湖,故锦秋湖水源奇缺,近百年内,“春夏常涸,秋乃有积潦”,今已完全干枯。
清博兴县
后子泊。据旧志载,后子泊在会城东北,系由会城湖、汉凑水分出之支流细水注入而成。准确位置在县旧城南3公里,湾头、周陈村南,东风(原龙王庙子)、柳王村西,河东、院庄村北。西近会城湖、麻大湖,今遗迹尚存,大约面积5—6平方公里。近百年来,因水源缺乏,仅在丰水年雨季稍有积水,虽有芦苇生长,但质量尚差,其大部面积开垦为农田,故周围民众又称此地为后子洼,湖名已不存在。
万历四十三年《青州府志》博兴境内麻大泊
麻大湖,位于县旧城西南5公里,小清河以南,桓台、博兴交界处,为两县共有。从西闸村南往东至湾头村南、院庄、安柴村西,南至桓台县的夏庄、鱼龙、华沟诸村。该湖旧称麻大泊、鱼龙湾、锦秋浦、官湖、马踏湖。该湖为“群流之泽”,由源自淄博的孝妇河、郑湟沟、潴龙河、澇淄河、乌河等汇聚而成。该湖成湖时间稍晚于锦秋湖,明初,已秀丽壮观。此湖自古以来不但景色迷人而且物产丰富,素有“北国江南”和“日出斗金”之说。
水流、湖泊对博兴文化的影响
博兴村落、城邑依水而建,博兴文化的产生与发育也是与水这一特定环境密切联系的。
从历史文化遗存及考古成果来看,博兴古代文化遗存薄姑国、博昌城、利县城等大都在济水之畔;从博兴近、现代文化来看,更直接与水有关,如草柳编和吕剧的兴起。草柳编直接赖于博兴滨河湖地区丰富的水生资源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需求;吕剧也是因河患频发,艺人演唱乞食而萌发演变而来。有关小清河、麻大湖的诗词文赋,更是以水为媒,惟水而生的文化。
佛教之所以在博兴卓然兴起,是有其地理环境原因的。博兴地区历史上众河潴汇,湖泊连绵,茫然巨浸,水患频仍,灾难深重,人们比其他地区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求平安,超脱苦海的心理愿望和诉求,佛教及相关文化在这一地区应运而生,正是这一地理环境下博兴历史文化的折射和反映。
总之,泰沂山麓诸水和黄河在博兴这块大地上既冲积形成了大片平原沃土,也造成了深重的河患苦难和与之相联系的独有博兴印记的历史文化。
(本文原发于《博兴文化通览》,作者授权发布,刊载时有改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