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实用中药312味~~~理气篇~~~理气类药材。

【一】枳壳破而不伤;

别名;鸽壳,金球等。

产地;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实,分布于;湖北,湖南,贵州,等地。

采摘;夏季。

禁反;孕妇慎用。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理气宽中,行滞削胀。

主治;用于胸肋气滞,胀满疼痛,食积不化,痰饮内停,脏器下垂。

归经;脾,胃经

用量;3~12克。行气宽中、除胀。用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气滞诸证。

15~30g;可用于子宫脱垂,或久泻脱肛等脏器下垂证,能使肠蠕动增强,子宫收缩。药理研究证实,枳壳对胃肠、子宫有兴奋作用。

对药;枳壳+桔梗。治胸膈膨闷。

   性;微寒。

   味;辛,酸。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后筛去碎落的瓤核。炒枳壳;取枳壳片,照麸炒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用麦麸熏炒的方法.】炒至色变深及可。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未成熟果实。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枳壳的论述;

枳壳系酸橙、香橼大而接近成熟的果实。枳实为小而未成熟的果实。性味辛苦而温,炒后辛燥之性缓和,功效宽中除胀,消积祛痰。药理证实:抑制胃肠蠕动,专治胸腹痞满,胀痛泄泻;收缩平滑肌,专治胃扩张、子宫脱垂、脱肛;显著升高血压,抢救休克。

枳实、枳壳魏晋朝后始分用。枳实破气力宏。枳壳力缓,行气宽胸,消账除痰。专于平气,其性破而不伤。枳壳破而不伤,注意呀我写的是枳壳,可不是枳实呀,枳实那就过了,要伤了。枳壳的破不会伤,宽中除胀,这个大家知道。枳壳理气药,宽中除胀都知道,但你不知道它能祛痰,祛痰消积。温胆汤明天要讲这个方,竹茹,第二个就枳壳呀,一方面理气,更重要的用它祛痰,温胆汤治疗痰浊主方,所以离不开枳壳。枳壳还有一个抑制蠕动,抑制肠子蠕动,就是腹泻的时候用枳壳,腹泻就蠕动增快,腹痛、腹泻用枳壳,这就是我们《内经》至真要大论里面讲的通因通用。腹泻,枳壳你给理气消胀啊,通因通用啊,会有效。

上海曙光医院有个专家叫王崇,这是我的师弟,他专门一生搞厥脱,厥脱里面他就用针剂,他用了两个药,抗惊厥、抗休克。一个就是枳壳;一个是什么?青皮。用这两个药治疗休克效果特别好。他做成针剂,只能在曙光医院内部用,没有获得准字号批准。收缩平滑肌还能治什么病呢?德胜门中医院有个老太太,子宫脱垂,用了枳壳。胃下垂、子宫脱垂,这个平滑肌松弛,这个时候你要用枳壳。当然因为年龄大,我只给他用15g,你可以用到30g,它怕破气厉害,你里面加生黄芪,白扁豆也行,收缩了平滑肌,对胃下垂、子宫脱垂不就有效了吗?升血压,我的师弟抗休克,就用它来升血压,青皮也能升血压。

枳实、枳壳。功效对比;

共性为;破气、消积、化痰、除痞;
差异为枳实;主破气作用强,枳壳;与枳实作用相似、但作用较缓。


【二】陈皮类的运用;

别名;红皮,橘子皮。贵老等。

产地;为芸香科植物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的果皮。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采摘;11~12月采摘较优。

禁反;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主治;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归经;肺,脾经。

用量;3~10克。

对药;1陈皮+藿香,名回生散,治霍乱吐泻。

2【陈皮+ 青皮】 10g;5~10g 理气健脾,适用于肝胃气郁之脘痞病证。效果较小。

   性;温。

   味;苦,辛,

炮制方法;除去杂质,喷淋水,润透切丝。干燥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干燥的成熟的果皮。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陈皮的论述;

陈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又名“桔皮”,以广东新会所产最佳,名为“新会皮”。有调节胃肠运动功能、保肝利胆、升压、祛痰、平喘、扩张支气管、保护缺血性脑损伤等作用。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要药。药理证实: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排除肠管内的积气。

陈皮分类,但总的作用是理气,健脾。但是陈皮比较燥,燥湿祛痰,降逆止呕,这样我尽量把中医术语规范了。有的人叫化痰,但是我改了,不叫化痰,叫祛痰;有的人叫化瘀,有的人叫活血,我也给它规范了,就叫化瘀。痰浊去,瘀就化。中医的病名尽量给它规范化,这乱了,对学术发展不利。降逆止呕,一个止呕的方子叫“橘皮竹茹汤”就用的陈皮。当然里面要分类,一个桔红,祛痰镇咳,桔红啊,咱们有个成药叫橘红丸,它镇咳祛痰非常好,就用桔红的作用。桔白,就里面白的那一层,是化湿的,和中就是和胃,和胃化湿。桔叶,疏肝解郁,散结解毒,肝气郁结加上乳腺增生就可以用桔叶。桔核,理气散结,消胀止痛,但桔核一定要炒,生桔核的燥性很大,炒桔核就克服了燥性。桔络,就那个丝,理气止痛,通络化痰。青皮,破气了,破气散结,清肝化湿,当然青皮也有升血压的作用,刚才也就说了。   

桔红; 味;辛,苦。 性;温。 入;脾,肺经。 系成熟果实最外层的果皮,行气健脾之力减,而温燥化痰之功增,又可镇咳,最宜咳痰难咯者。以广东化州所产最优,又名“化桔红”。

桔白; 味;辛,苦。 性;温。 入;胃经。 系成熟果实最内层的果皮。燥散之性大减,专为和中化湿之力,治疗湿阻中焦证。

桔叶; 味;辛,苦。 性;平。 入;肝经。 系桔树的叶片,专于疏肝解郁,散结解毒而治胁痛乳痈、乳僻。

桔核; 味;苦。 性;平。 入;肝,肾经。 系桔之种子,一般炒用。有理气散结,消胀止痛之功,可回乳、治疼痛乳痈。

桔络; 味;甘,苦。 性;平。 入;脾,肺经。 系果皮内的筋络,理气止痛,通络祛痰,专治痰浊阻络证。

青皮; 味;辛,苦。 性;温。 入;肝,胆,胃经。,系未成熟果皮或幼小果实。醋炒为佳。虽然健脾作用不如陈皮,但破气散结,疏肝化滞之力明显,专治胁胀乳僻乳痈,食积,肝脾肿大。

陈皮青皮。功效对比;

共同点:行气化滞。

不同点:陈皮主要作用在脾肺,其性缓和,长于调理脾胃之气,燥湿化痰。用于脾肺气滞或湿痰壅滞之证。

青皮主要作用在肝胆和胃,其性峻烈。长于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肝郁气滞或食积不化等。


【三】薤白止心痛用酒作引子;

别名;  野葱,荞头,莜子等。

产地;  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分布于东北,河北,江苏等地。

采挖;  夏秋二季。

禁反;  气虚胃弱者慎用,忌牛肉。

毒性;  无毒。

类型;理气药类下的 ,分属;【破气药】

功效;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

主治;  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

归经;  心,肺,胃,大肠经。

用量; 5~10克。

对药;

   性;  温。

   味;  辛,苦。

炮制方法;  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即可。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燥鳞茎。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薤白的论述;

薤白俗称“荞头”。《本草纲目》别名“莜子”。具有通阳散结,理气宽胸,行气导滞的功效。是胸痹心痛要药,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痞满胀痛,泻痢后重的治疗。必须蒸至气透圆心为度,方可药用。可投10-15g。 薤白止心痛的活性成分为“薤白甙”和“大蒜氨酸”等,其不溶于水,只溶于乙醇,故用薤白止心痛必须用酒作引子,先加酒浸泡1小时,否则效价降低,影响止痛效果。酒者以白酒黄酒最佳,可用半两浸泡。也可煮粥当食疗,但不可同牛肉做羹。

薤白在临床又是一味辛温的药。辛就是能够发散、走窜,因此能够理气、宽胸、通阳。中医认为,它有“理气、通阳、宽胸”的功效,医圣张仲景就是用它来治疗由心阳虚引起的冠心病。血液靠心气和心阳才能在体内运行,如果心阳不足,就容易产生寒,容易蜷缩,内脏血管也如此。血管收缩,会导致血液运行缓慢,容易凝固,就容易引起胸痹、心痛,即我们现在说的冠心病、心绞痛。心阳虚造成的心脏不舒服的表现为手脚凉,尤其是背凉。疼痛的时候,胸痛彻背,胸疼的同时背就疼。遇到寒冷,状况就会加重。


【四】木香和胃醒脾;

川木香;

别名;广木香,云木香,密香等。

产地;为菊科植物木香的干燥根,分布于;广东,四川等地。

采挖;秋冬二季。

禁反;阴虚,津亏,火旺,肺虚气逆不降,内有伏热者不宜使用。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生用行气力强,煨用实肠止泻力优。

主治;胸胁,脘腹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归经;脾,胃,胆,大肠,三焦经。【引药达胸腹部】

用量;3~9克。

对药;木香+槟榔。治里急后重。

木香+黄连,名香连丸,治红白痢疾。

木香+白扁豆+砂仁。治脾虚泄泻。

此三药并用,已拓宽了对药的含义,更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木香辛温芳香能升降诸气,善于泄肺气,疏肝气,和脾气,故为宣通上下、畅利三焦气滞的要药。砂仁辛散温通,芳香醒脾和胃,行气止痛,温脾止泻,理气安胎。白扁豆甘温和缓,补脾和胃而不滞腻,清暑化湿而不燥烈。三药配伍,健脾理气,醒脾开胃,和中止泻功能倍增,用于脾虚泄泻效佳。

   性;温。

   味;辛,苦。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洗净,闷透,切厚片,干燥即可。煨木香;取未干燥的木香片,在铁丝匾中,用一层草纸,一层木香片,间隔平铺数层,置炉火旁或烘干室内,烘煨至木香中所含的挥发油渗至纸上,取出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干燥的根。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木香的论述;

木香分三种:原产于印度、缅甸,由广州进口者为“广木香”,现云南丽江专区以引种成功,也成“云木香”;产于四川安县的为“川木香”;马兜铃根称为“青木香”,有毒性,要慎用。

生用行气止痛,解除胆道口括约肌痉挛而利胆,善治肝胆痛和胸腹痛。煨用抗菌,专治肠炎痢疾。

木香还有两个特效:专理胃肠滞气的和胃作用,可投10-15g;“补而不滞”、“补而能行”的醒脾作用,常投5g

木香,注意它的和胃醒脾,治疗脾胃作用很明显,行气止痛呀,解痉利胆,抗痢疾,痢疾时你用木香,止痢是好药,又能抗菌,尤其抗痢疾杆菌,可以消肠胃的气滞。现在的西医也是用木香呀,它有个成药,叫什么?木香合剂。门诊也用,病房也用,就用木香的消胃肠气滞和胃,木香还可以补而不滞。另外它醒脾嘛,用上补而不滞。

1《本草从新》:治一切气痛, 中气不省,耳卒聋闭,呕逆反胃,霍乱泻痢,后重癃闭,痰壅气结,癖症块,肿毒,冲脉为病.气逆里急。杀鬼物,御瘴雾,去腋臭,健胃宽中,醒脾消食,开郁安胎。香燥而偏于阳。

2《本草蒙筌》:气劣气不足能补,气胀气窒塞能通。和胃气如神,行肝气最捷。散滞气于肺上膈,破结气于中下焦。驱九种心疼,逐积年冷气。药之佐使,亦各不同。破气使槟榔,和胃佐姜橘。止霍乱吐泻,呕逆翻胃;除痞癖症块,脐腹胀疼。安胎健脾,诛痈散毒。和黄连治暴痢,用火煨实大肠。辟瘟疫邪,御雾露瘴。

3《本草易读》:生用理气,煨熟实肠。磨汁用。手少阳三焦药也。疗一切气滞,止诸般气逆。九种心痛,积年冷气。调后重之痢泄,除反胃之呕逆。 癖症块之结,癃淋胀痛之 。治霍乱而疗温疟,除毒物而杀鬼物。

二、现代研究

1、成分:主含木香烃内酯、去氢木香内酯、愈创内酯等;还含有木香烯、单紫杉烯有机酸、氨基酸、胆胺、木香碱等。《中国药典》规定:含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总量不得少于1.8%;饮片不得少于1.5%。

2、作用:本品有促进消化液分泌、促进胃肠蠕动、促进胃排空、抗消化性溃疡、促进胆囊收缩、松弛气管平滑肌、利尿、抑菌等作用。

木香、青木香。功效对比;

共性为;行气、止痛。
差异为木香;主调中、治脾胃气滞、大肠气滞和肝胆气滞。青木香;主解毒消肿、清热祛湿、治肝胃气滞、痈疮疗毒、皮肤湿疮。

木香,香附,乌药。功效对比;

共同点:行气止痛,用于气滞腹痛。

不同点:木香长于通行脾胃气滞,且能调中,对脾胃气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等较佳。香附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善治肝郁气滞疼痛,为理气调经主药。乌药

长于散寒以止痛,凡寒郁气滞之胸腹胁肋胀痛,疝痛,痛经都可用治,并能温肾散寒,治疗肾阳不足之尿频,遗尿等。


【五】枳实;

别名;皮头,洞庭,枸枳实等。

产地;为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的干燥幼果。分布于;四川,江西,湖南等地。

采摘;春末收集自落的果实。

禁反;孕妇慎服。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破气消积,化痰散痞。

主治;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堵阻,胸痹,结胸,脏器下垂

归经;脾,胃经。

用量;3~10克。

  • 5~10g;行气开胸化痰,

  • 10g;降气;

    20g;升气,

    60~100g;治脏器下垂,升阳举陷。小剂量能使心脏兴奋,大剂量使之抑制。

对药;1【枳实+ 厚朴】 除胀消痞,适用于气滞湿阻之痞满证。效果较大。

   性;微寒。

   味;苦,辛,酸。

炮制方法;原材料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即可。麸炒枳实;取枳实片,照麸炒法炒至色变深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干燥的果实。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枳实的论述;

【六】大腹皮;

别名;茯毛,槟榔皮等。

产地;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分布于;广东,云南,台湾等地。

采摘;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

禁反;气虚体弱者慎用。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类下的,分属;【行气宽中药】

功效;行气宽中,行水消肿。

主治;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归经;脾,胃,大肠,小肠经。

用量;5~10克。

对药;

   性;微温。

   味;辛。

炮制方法;原材料除去杂质,洗净,切段,干燥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果皮。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大腹皮的论述;

【七】佛手;

别名;佛手柑,手橘,密罗柑等。

产地;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干燥果实。分布于;福建,广东,云南,四川等地。

采收;秋季果实尚未变黄或变黄时采收。

禁反;阴虚有火者慎用。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

主治;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胃脘痞满,食少呕吐,咳嗽痰多。

归经;肝,脾,胃,肺经。

用量;3~10克。

对药;

   性;温。

   味;性,苦。酸。

炮制方法;纵切成薄片,晒干或低温干燥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干燥的果实。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佛手的论述;


【八】香橼;

别名;枸橼,钩缘干,香泡树等。

产地;香橼为芸香科植物枸橼、香橼的果实。主产于江苏、浙江、广东、 广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采摘; 秋季。

禁反;阴虚血燥者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毒性; 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疏肝理气、和中化痰。

主治;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归经;肝、脾、肺经。

用量;3--10克。

对药;   

   性;温。

   味;辛,微苦,酸。

炮制方法;未切片者,打成小块,切片者润透,切丝,晾干。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成熟果实。

陈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香橼的论述;                

《本草拾遗》:皮去气,除心头痰水。


【现代药理研究】

1. 香橼所含橙皮甙有抗炎作用。
2. 香橼所含橙皮甙可抑制反应素抗体产生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
3. 香橼所含橙皮甙具有维生素P样活性,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和脆性,可治疗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的出血性紫癜,同时还具有升高血糖、对抗腹蛇毒素或溶血卵磷酯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出血。
4. 香橼所含橙皮甙可促进缺VitC豚鼠的生长,并可升高缺VitC豚鼠肾上腺、脾及白细胞中VitC的含量。


【九】苏梗; 

 味;辛,甘。 性微温。 入;肺,脾,胃经。 理气止呕安胎,尤治梅核气。药理证      实:有孕激素佯作用,与孕酮相似,又有干扰素诱导作用。理气止呕,治梅核气,苏梗是个特效药。而且苏梗有孕酮作用,所以它能安胎呀,天然的孕酮,不是西药合成的孕酮,对孩子没有坏处,比黄体酮要强,也能安胎。

类型;理气药类下的,分属;【理气宽中药】



【十】八月札理气通淋;

别名;八月瓜、八月炸,野毛蛋等。

产地;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之果实。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微等地。

采摘;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

禁反 ;孕妇慎服。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疏肝理气和胃,活血散瘀止痛,除烦利尿。

主治;用于肝郁气滞所致之胃痛、腹胀、肋胀、疝气疼痛、痛经诸证。

归经;肝,脾,肾经。

用量;9~15克。

对药;

   性;

   味;甘,微辛。

炮制方法;洗净,稍浸,闷透,切片晒干,或洗净晒干,用时捣碎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干燥成熟的果实。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八月札的论述;

八月札,理气而不伤气,无香燥之弊。反有开胃进食之功,洵为妙品。又有通淋之效,为五淋(气淋、血淋、劳淋、膏淋、石淋)之要药。用治尿路结石,效果优于木通,朱老常以其配金钱草、海金沙、牛膝、滑石、王不留行、车前草用之。用于结石。八月札用量可以增大,汤剂一般可用15~30克。


【十一】台乌药解痉排石,又疗清稀涕涎。

乌药纺锤状,皮皱色棕黄,

质坚轮纹细,止痛顺气良。

别名;矮樟,香桂樟,铜钱柴等。

产地;为樟科植物乌药的干燥块根。分布于;浙江,安微,湖南,湖北等地。

采挖;全年均可。

禁反;气血虚而内热者,虽有气滞,亦当慎用。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行气止痛,温肾散寒。

主治;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

归经;肺,脾,肾,膀胱经。

用量;6~10克。

乌药;30克;   治肾绞痛,轻则无效。平均缓解疼痛时间在服药后30分钟左右。

对药;台乌+益智仁、名缩泉丸,治小便频数遗尿。

性;温。

味;辛。

炮制方法;未切片者除去细根,大小分开,浸透,切薄片,干燥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干燥的块根。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乌药的论述;

乌药味辛性温,是一味理气、解郁、散寒、止痛的佳品,对于胸腹胀满、气逆不顺之疼痛,用之最合。所以《本草求真》认为本品对“逆邪横胸,无处不达,故用以为胸腹逆邪要药耳。”《本草述》更盛赞其“实有理其气之元,致其气之用者。……于达阳之中而有和阴之妙”。朱老指出:“乌药性温气雄,对于客寒冷痛,气滞血瘀,胸腹胀满,或四肢胀麻,或肾经虚寒、小便滑数者,用之最为合拍。若属气虚或阴虚内热者,均不宜用。本品有顺气之功,但对孕妇体虚而胎气不顺者,亦在禁用之列,否则祸不旋踵,..切切不可猛浪。由于它'上人脾肺,下通膀胱与肾’(《本草从新》)。”朱老用此治疗肾及膀胱结石所致之绞痛,取乌药30克,金钱草90克煎服,有解痉排石之功,屡收显效。乌药常用量为10克左右,但治肾绞痛需用至30克始佳,轻则无效。此乃朱老经验之谈。

    徐×,男,38岁,干部。一年前突发肾绞痛,经检查为右侧输尿管结石引起,对症治疗而缓解。因工作较忙,未作根治,顷又发作,右侧腰腹部绞痛甚剧,汗出肢冷,尿赤不爽,苔白腻,脉细弦。此输尿管结石引发之肾绞痛也。急予乌药30克、金钱草90克煎服,药后半小时腰腹部绞痛即渐缓,4小时后又续服2煎,绞痛即定。次日排出如绿豆大的结石2枚。继以金钱草60克、海金沙20克、芒硝4克(分冲)、鸡内金9克、甘草梢5克,服20剂,又排出结石3枚,经B超复查,已无结石。如湿热偏盛,则需加用生地榆、生槐角、小蓟、草稿等品始妥。

    乌药与香附合用名“香附散”(《慎斋遗书》),对浑身胀痛,气血凝滞者有佳效,因乌药能气中和血,香附善血中行气,相辅更彰。乌药配川芎治妇人气厥头痛及产后头痛(《本草纲目》)甚效。乌药伍益智仁、山药为“缩泉丸”(《妇人良方》),乃治肾经虚寒、小便滑数之名方,对老人尿频、小儿遗尿而偏阳虚者,有温肾祛寒、固涩小便之功。因其具温阳固摄之效,以之移治肺寒或肾阳虚之涕多如稀水,或咽际时渗清涎者,取此三味加于辨治方中,大可提高疗效,此则异病同治之理也。

    王×,女,54岁,工人。体禀素虚,稍受风寒,即喷嚏频频,流清稀涕如水液状,绵绵不绝,头昏神疲,颇以为苦。苔薄质淡,脉细软。此乃肺肾阳虚,乏于固摄,治宜温肺益肾,摄敛止涕。

    炙黄芪20克,炒白术、怀山药、台乌药、益智仁、苍耳子、辛夷、茯苓各10克,甘草4克。4剂。

    药后清涕即显著减少,再剂而敛。随后嘱服“玉屏风口服液”,每次2支,1日3次,连服1个月,即获根治。


【十二】玫瑰花;

别名;刺玫花,徘徊花,笔头花,等。

产地;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的花蕾。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四川、河北等地。

采摘; 5-6月份。

禁反;阴虚火旺慎服。

毒性;无毒。

类型;

功效;行气解郁、和血散瘀。

主治;肝胃气痛,新久风痹,吐血咯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乳痈,肿毒。

归经;肝、脾经。

用量;3--6克。

对药;

    性;温。

    味;甘,微苦。

炮制方法;低温干燥。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花蕾。

陈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玫瑰花的论述,

《本草纲目拾遗》:气香性温,味甘微苦,入脾、肝经,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新久风痹:《百草镜》:玫瑰花去净蕊蒂,阴干三钱,红花、全当归各一钱,水煎,去渣,好酒和服七 剂,陈根,永不再发。

【现代药理研究】

1. 玫瑰花具有促进胆汁分泌、利胆的作用。
2. 玫瑰果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3. 以玫瑰为主配伍而成的口服液能改善心肌缺血,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4. 小鼠试验表明,以吐酒石口服法,玫瑰花水煎
剂能解除口服锑剂的毒性。


【十三】柿蒂;

别名;柿钱,柿丁,柿子把等。

产地;柿蒂为柿树科植物柿树的宿存花萼。主产于四川、广东、福建、山东、河南等地。

采摘;9月--10月底。

禁反;无。

毒性; 无毒。

类型;

功效;降气止呕。

主治;用于呃逆。

归经;胃经。

用量;5--10克。

对药;柿蒂+丁香。治呃逆。

   性;平。

   味;苦。

炮制方法;除去杂杂质,洗净,去柄,干燥或打碎。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宿萼。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柿蒂的论述;’

 《得配本草》:煮汁服,治呃逆。加丁香、生姜,开痰散郁,其功甚疾。

《本草求真》:柿蒂专入肺、胃。味苦气平,时珍谓其苦温,似非。虽与丁香同为止呃之味,然一辛热而一苦平。合用深得寒热兼济之妙。《医通本草》谓《济生方》治呃逆,专取柿蒂之涩以敛内蕴之热,丁香、生姜之辛以散外郁之寒。如系有寒无热,则丁香在所必用,不得固执从治,必当佐以柿蒂;有热无寒,则柿蒂在所必需,不得泥以兼济之必杂以丁香。是以古人用药,有合数味而见效者,有单用一味而见效者,要使药与病对,不致悖谬而枉施耳。竹茹、芦根,则较柿蒂性凉。丁香柿蒂汤,治呃逆也。而不知有病后气虚之呃。脾胃伤气,水挟相火,直冲清道而呃。邪火遏抑,误服参、术,闭于中焦而呃。虚人阴乏,阳气暴逆于下,至上焦而不能出则呃。若概以柿蒂汤投之,其呃未有不甚者也。

【现代药理研究】

1. 0.5%柿蒂提取物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2. 柿蒂提取物具有镇静作用。
3. 柿蒂具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


【十四】白前;

别名;嗽药,石蓝。白马虎等。

产地;为萝藦科植物柳叶白前或芫花叶白前的干燥根茎和根。分布于;浙江,江苏,广东等地

采摘;秋季。

禁反;阴虚火旺,肺肾气虚咳嗽者慎服。

毒性;无毒。

类型;降气药。

功效;降气,消痰,止咳。

主治;用于肺气壅实,咳嗽痰多,胸满喘急。

归经;肺经。

用量;3~10克。

对药;

   性;微温。

   味;辛,苦。

炮制方法;洗净,晒干,润透,切段,干燥即可。蜜白前;取净白前照蜜炙法炒至不沾手即可

入药部位;植物的干燥的根茎和根。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白前的论述;


【十五】降香;

别名;花梨母,

产地;为豆科植物降香檀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分布于;海南的白沙,乐东,三亚等

采收;秋冬。

禁反;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而无瘀滞者忌服。

毒性;无毒。

类型;理气药。

功效;化瘀止血,理气止痛。

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外伤出血,肝郁胁痛,胸痹刺痛,跌不伤痛,呕吐腹痛。

归经;肝,脾经。

用量;9~15克。

对药;

   性;温。

   味;辛。

炮制方法;原材料除去杂质,劈成小块,碾成细粉或镑片。

入药部位;植物树干和根的干燥心材。

成品规格标准;

各家对降香的论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