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的“生理病理”与“用药指南” ——脾(胃)、肺、肾

秦伯未 肖相如频道 今天

导读:今天继续跟着秦伯未先生学习五脏的发病与用药法。

03

1. 司中气:①气虚为倦怠无力,懒言,嗜卧,行动气短。②气滞为脘腹胀满。

2. 主运化:中阳不运,为食后艰化,胀满。

3. 性升:①清阳不振为眩晕。②中气下陷为脱肛,小腹胀坠。

4. 恶湿:①湿阻为目胞肿,腹胀,泄泻,黄疸。②湿停成水,渍于肌肤为浮肿,下注为脚气。

5. 统血:为大便血,妇科崩漏。

6. 主肌肉:为消瘦,肉脱。

7. 主四肢:为沉困无力。

8. 开窍于口舌:①湿阻为口淡,口腻,舌胖,舌苔厚。②湿热内蕴为口甘,口臭,口舌生疮生疳。

9. 其华在唇:①脾虚为唇白。②脾热为唇绛,唇裂。

10. 后天之本:为食呆不化,泄泻不止。小儿营养不足,体弱多病,称为后天失调;久病不能进食,称为后天绝。

11. 经络循行部位:常见者,为髀痛。

12. 与胃为表里:脾不为胃行其津液,为大便难。

13. 与心肺相生:①为火不生土,先有心阳虚,而后出现脾虚证。②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虚证。

14. 与肝肾相克:①为木克土,先有肝气,而后出现脾不健运证。②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按语】

《内经》上说“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又“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这是治疗脾病用药的原则。

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治法以温阳、益气及调中、化湿为主。

1. 温阳:如干姜。

2. 益气:即补中,如黄芪、党参、白术、山药、扁豆、红枣。

3. 调中:如木香、藿梗、苏梗、砂仁、檀香。 

4. 化湿:如苍术、厚朴、草果、半夏、陈皮、佛手、茯苓、核仁。

其他脾的症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泄泻:炮姜、肉果。

2. 水肿:大腹皮、冬瓜皮、泽泻、车前、生姜皮。

3. 黄疸:茵陈。

4. 脚气:木瓜、槟榔。

5. 便血、崩漏:阿胶、地榆、侧柏叶、灶心土。

6. 脱肛:升麻、柴胡。(即升提)

04

1. 肺主气:①气虚为呼吸短促,音低。②气壅为喘呼、胸闷。

2. 布津液:为口干,皮肤枯燥,痿躄。

3. 司肃降:①气逆为咳嗽、气喘。②伤络为吐血。

4. 主皮毛:为多汗,易感冒。

5. 开窍于鼻:为不闻香臭,流涕,鼻渊,鼻扇。

6. 喉为肺系:①肺虚为失音。②受寒为喉痒、音哑。③受热为喉痛红肿。④痰阻为喉如拽锯,哮喘。

7. 上气海:气滞为胸闷、胸痛。

8. 水之上源:肺闭为小便不利。

9. 肺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缺盆中痛,肩胛连手臂痛。

10. 与大肠为表里:肺津不布,为大便困难。

11. 与脾肾相生:①为土不生金,先有脾弱,而后出现肺虚证。②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证。

12. 与肝心相克:①为金克木,先有肺实,而后出现肝气邰滞证。②为火克金,先有心火旺,而后出现肺热证。

【按语】

《内经》上说“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又“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这是治疗肺病用药的原则。

肺的作用在气,气和则外护皮毛,内司清肃,津液输布,呼吸调匀,所以补气、肃气和生津为肺的主治。

由于皮毛不固,外邪侵袭,容易引起咳痰,故宣肺、清肺和止咳化痰亦为重要治法。

1. 补气:药如黄芪、人参、山药、冬虫草。

2. 肃气:如苏子、白前、旋覆花。

3. 生津:即润肺,如北沙参、麦冬、玉竹、百合、燕窝、银耳、阿胶、梨膏。

4. 宣肺:如麻黄、紫苏、荆芥、防风、桔梗。

5. 清肺:桑叶、菊花、黄芩、蒌皮、石膏、桑皮。

6. 止咳化痰:如牛蒡、前胡、紫菀、款冬、杏仁、贝母、马兜铃、天竺黄、竹沥、枇杷叶、地枯萝、海蛤壳、荸荠、半夏、陈皮、白石英、海浮石、制南星、白果。进一步逐痰如白芥子、葶苈子、皂角、青礞石。

其他肺的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鼻塞流涕:辛夷、苍耳子、白芷、藁本。

2. 咯血:侧柏叶、茜草、山茶花、旱莲草、藕节、丹皮、仙鹤草、茅根。

3. 失音:凤凰衣、玉蝴蝶、蝉衣、胖大海。

4. 咽痛红肿:玄参、山豆根、射干、马勃、挂金灯、藏青果。

05

肾(附:膀胱、三焦)

1. 肾为水火之脏:①水指肾阴,阴虚为潮热,骨蒸,腰酸,膝软。②火即命门之火,指肾阳,阳虚为畏寒,手足清冷。

2. 藏精:为遗精、滑精。

3. 主作强、技巧:为腰酸,脊不能举,迷惑善忘。

4. 性寒:为畏寒,厥逆。

5. 主纳气:为喘促,呼多吸少。

6. 主骨髓:为骨痿行立无力。齿为骨之余,为齿浮而长;脑为髓海,为头眩空鸣。

7. 开窍于耳:为耳鸣、耳聋。

8. 其华在发:为发脱。

9. 腰为肾府:①阴虚为腰酸。②阳虚为腰背冷。

10. 司二便:为泄泻,遗尿,尿频。

11. 为先天:指男子生殖系统,为阳痿、精冷、无子。小儿体弱多病,称为先天不足;女子虽以肝为先天,与肾亦有关系。

12. 肾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腰、背、下肢沉重疼痛。

13. 与膀胱为表里: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14. 与肝肺相生:①为水不生木,先有肾阴虚,而后出现肝血不足证。②为金不生水,先有肺虚,而后出现肾阴不足证。

15. 与心脾相克:①为水克火,先有肾寒,而后出现心阳虚证。②为土克水,先有脾实,而后出现肾虚证。

附:膀胱(与肾为表里)

1. 水府:①不利为癃。②不约为遗尿,频数,尿有余沥。③有热为尿黄赤,尿血,尿道涩痛。

2. 气化能出:肾虚气化不及,为小便不利。

附:三焦(上连肺,下属肾)

1. 司决渎:指水道,不利为水肿。

2. 主行气:为胀满。

【按语】

《内经》上说“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又“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这是治疗肾病的用药法则。

肾分阴阳,功能是统一的,且多出现相对的偏盛偏衰,故治法以滋肾和温肾为主。但不能绝对分开,尤其是补阳常在补阴的基础上进行。

膀胱、三焦属腑,以通利为主,必要时通过命门来治疗,所谓气化。 

1. 滋肾:一般所说阴亏,多指肾阴,故滋肾亦称养阴,药如生地、熟地、山萸、黄精、龟板、枸杞子、女贞子、潼沙苑、桑椹子、牛骨髓、猪脊髓,鱼鳔胶、鳖甲胶。

2. 温肾:一般所说阳虚,多指肾阳,故温肾亦称扶阳,如附子、肉桂、鹿茸、巴戟天、破故纸、益智仁、仙茅、胡芦巴。

3. 利膀胱:即通小便,如茯苓、赤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冬瓜皮、木通、通草、蟋蟀。

4. 通三焦:即行气法,如木香、香附、厚朴。

其他肾的症状和膀胱、三焦的症状,均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潮热骨蒸:地骨皮、白薇、银柴胡。

2. 腰痛膝软:杜仲、续断、狗脊、怀牛膝、木瓜。

3. 耳鸣耳聋:磁石、核桃肉、黑芝麻。

4. 气喘:蛤蚧尾、五味子。

5. 遗精:桑螵蛸、金樱子、莲须、芡实、煅龙骨。

6. 阳痿:海狗肾、仙灵脾、锁阳、蚕蛾、海马、蛇床子、韭子。

7. 小便不禁:覆盆子、五味子、蚕茧。

06

胃(附:小肠、大肠)

1. 水谷之海:为食欲减退,作胀。

2. 宜和降:为泛恶,呕吐,呃逆,嗳气,中脘痛。

3. 为阳土:为嘈杂,口渴引饮,消谷善饥,口臭。

4. 胃经循行部位:常见者,为牙龈肿痛。

5. 与脾为表里:脾弱为消化不良。

附:小肠(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 主化物:为消化不良,腹胀,绕脐痛,肠鸣,失气。

2. 为火府:①受寒为寒疝腹痛。②蕴热为便秘、口糜。

3. 与心为表里:有热为胸闷心烦。

附:大肠(与胃同为传化之腑)

1. 主传导:为便秘、泄泻。

2. 司魄门:指肛门,为痔疮、便血。

3. 与肺为表里:便秘而胸膈满闷。

【按语】

胃与大小肠均传导化物而不藏,故治法主要和胃、疏肠。但胃为阳土,热证较多,热又易伤津液,同时大肠不固则大便泄泻,故清胃、生津和固肠亦为重要治法。

1. 和胃:药如藿香、豆蔻、枳壳、半夏、陈皮、佛手。

2. 清胃:如石膏、知母、滑石、黄芩、芦根、竹茹。挟湿为湿热,与化湿药如厚朴、半夏等同用,称为清化。

3. 生津:如石斛、天花粉、麦冬、玉竹。

4. 疏肠:即通大便,包括润肠如麻仁、瓜蒌仁、柏子仁、郁李仁;泻下如大黄、玄明粉、番泻叶;寒秘、虚秘用苁蓉、硫黄、巴豆,称为温下法;泻水用商陆、甘遂、芫花、大戟。

5. 固肠:即止泻法,寒泻如煨姜、益智仁、肉果,热泻如黄连、白头翁、秦皮;久泻不止用禹余粮、赤石脂、诃子、石榴皮,称为固涩法。

其他胃和大小肠的症状,可适当地在这基础上加入主治药物,如:

1. 呕吐:黄连、半夏、枳实、竹茹、吴萸、生姜。用时须配合。

2. 呃逆:丁香、柿蒂、刀豆子。

3. 伤食:六神曲、山楂、莱菔子、焦稻芽、谷芽、麦芽。

4. 里急后重:木香、槟榔、赤白芍。

5. 便血:槐花、地榆、侧柏叶。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谦斋医学讲稿》,秦伯未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9.4。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封面图来源于百度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