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诗人黄景仁: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唐诗宋词古诗词唐诗宋词查询,古诗词分享!

作者:星河在水,来源:(ID:tsgsc8)

黄景仁,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江苏常州人,“毗陵七子”之首。诗人出生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卒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享年35岁。
才华横溢而又英年早逝的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经历最多的是生活的困顿以及人生的坎坷。他经历了命运的无情摧残,多次远离家门外出谋生,途中饱尝羁旅的辛酸与苦楚,在世俗社会中颠沛流离地过了一生。

悲苦童年

诗人五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懵懂无知的年纪里,他并不明白失去了父亲意味着什么。那时的他还不懂祖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凄凉,也不懂寡母泪流不止的悲伤,只是幼小失怙的他,性格变得格外的柔弱、敏感,别人随口的一句讥笑,都能让他伤心许久。
在祖父母的照拂下,他开始了读书习字。他和哥哥一起跟着祖父母,开始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日子。日子虽然清苦,但是亲人们都在身边,朝夕相处彼此温暖。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不幸的命运又降临到他的身上,祖父撒手人寰,第二年祖母也紧跟着离开了。失去了祖父母的庇护,他与母亲、哥哥的日子更加艰难,三餐的温饱经常都成了问题。十二岁的他与母亲、哥哥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四年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悲痛的厄运再一次来到诗人家中,哥哥黄庚龄因病而亡。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葬礼,目睹了一位又一位亲人的离开,死亡的阴影深深地印在诗人的心里,那痛苦忧伤与哀怨恐惧如影随形,他敏感又脆弱,然而他又不能倒下,他还有母亲要奉养,这不得不让他坚强起来。为了母亲,他得活下去。

此意难平

三年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十九岁的诗人娶了赵氏为妻。贫苦的家庭拿不出几件像样的聘礼,寒酸的婚礼搭配了一段只为凑合的婚姻。赵氏虽然贤惠,但不是诗人的喜欢的人,诗人在诗歌中曾出现的美好情景都不是和妻子一起经历过的。奈何心中的事,眼中的泪,意中的人,都不是眼前的人。
诗人曾经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相传是和自己的青梅竹马的表妹,但是这段缘分并没有修成正果。也许是表妹的家里因为门第的缘故不同意这段亲上加亲的婚姻,也许是表妹的家里顾虑诗人弱不禁风,家中男子都早丧的缘故,也许表妹仅仅是诗人埋在内心深处的一个美好的梦,从未争取过、努力过,只是独自黯然神伤。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婉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绮怀》
曾经诗人与表妹多次在花开满枝头的月夜,对坐着吹奏幽远的曲调,那箫声婉转缠绵,一如诗人缱绻的心意。然而他们之间看似乎是一墙之隔的距离,其实之间的差距如同银河那样深远,表妹只是诗人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的愿望,他从未幻想过更多,只想要她陪着的那一时那一刻,然而这也终将变成了诗人的奢望。
“似此星辰非昨夜”,星辰依旧,月色如初,然而吹箫畅谈的那一夜,永远只是曾经了。想着这些不知不觉中,夜渐渐深了,霜露侵湿了诗人的衣裳,他也没有发觉,一直傻愣愣地站在原地。
诗人如同一只裹着厚重思念的残茧,被这无可奈何的世道渐渐抽尽了丝,他破碎的心亦如同剥后的芭蕉,哀愁的情绪久久难以平复。曾经的一切都还历历在目,就算他把自己灌醉,醒来时意中人还依旧在他的心里,挥之不去。但是诗人是如此清醒地知道,过去终究是过去,人生路能回首,却再也不能回头。

屡试不第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十六岁的诗人第一次参加童子试,三千名童子中,考得第一名,乡中人人无不称奇,备受当时知府潘君恂和知县王祖肃的青睐。
从那以后,诗人到处游学,寻访名师。途中遇到同乡洪亮吉,两人一同往常州龙城书院求学。当时邵齐焘正在龙城书院授课,两人一同在邵齐焘门下受教,同窗苦读。但是诗人一分耕耘却未得到一份收获,辛苦研习并没有换来金榜题名,反而是屡战屡败,屡试不第。
虽然诗人在童子试一战之后再也没有上榜过,但是在读书这条路上,他遇到了自己的恩师邵齐焘,也遇到自己的知己好友洪亮吉,这份师徒的恩义和手足的情谊是他摸爬滚打的科举考试路途中最暖心的牵绊与回忆。

颠沛流离

多次科考都未考中,诗人开始了幕府的生涯。幕府是由地方主管官吏自行聘请的师爷所组成的,大多数是通过熟人朋友的介绍,是未仕的读书人的另一条出路。
这一次,诗人又将奔赴远方,去往外地做幕宾,谋得一份微薄的报酬。他掀起门帘,拜别母亲即将远行,母亲满头白发,无限哀愁地看着这个唯一的儿子,他早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年纪轻轻的他已两鬓微霜。如今的他又即将远走他乡,为生计奔波。母亲经历了生活的种种磨难,早年间丧公婆、丧夫、丧子之痛,早已流尽了眼中的泪水,此时已欲哭无泪。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别老母》
这风雪交加的夜晚,谁不想窝在自己的家中,和亲人团聚在一起,但生活所迫,诗人不得不推开暗黑的柴门,冒着风雪前行。他从母亲的角度发出一句真切质朴的感慨“此时有子不如无”,这时候有儿子还不如没有儿子,没有儿子就不用与他分别,饱尝离别之苦;没有儿子就不担心他这一路冒雪而行的风险;没有儿子就不用日后牵肠挂肚,思念他、担心他、记挂他。
诗人内心深深地自责,愧对母亲的养育之恩,亲恩未报却又不得不离开。他无可奈何的是这多舛不济的命运和这穷困潦倒的生活,人到中年,世事艰难。

油尽灯枯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诗人越发穷困潦倒,拖欠他人钱款无力偿还,被迫到处躲债。诗人从京城一路往南,行至河东盐运使沈业富家中,病弱的身体再也支撑不住。从小体质羸弱,再加上路途奔波,诗人如一盏昏黄的灯在风雨漂泊中耗尽了最后一滴心血,年仅三十五的诗人驾鹤西去,结束了自己时乖命蹇、贫苦困顿的一生。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才华过人、满腹诗稿的诗人无法实现自己蟾宫折桂的理想,也无力迎娶自己心爱的表妹,更无能照拂自己的家庭,上无法回报亲恩,下无力抚育幼儿。一辈子在艰难困苦中挣扎,在哀愁忧伤中纠结。他读过的书、写过的稿,寒不可以蔽体,食不可以果腹,在他看来这些都毫无用处。对自己“百无一用”的评价,更是他伤心与无奈至极的体现。
好友洪亮吉听闻噩耗千里奔赴,为其服丧,并扶柩回乡,好让诗人落叶归根。他曾写下的诗词,也由洪亮吉进行整理,刊印出版《两当轩集》,流传后世。

-作者-

星河在水,80后,水瓶座,喜欢诗词,梦想长河饮马,仗剑走天涯。如需授权转载,公众号留言。


现在新建了粉丝群以供各位诗友交流,想入群的朋友,请在后台输入加群(不是在留言区回复喔)。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后,

回复唐诗”、“宋词”,即可查询诗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