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饮茶分析—— 以望野博物馆藏唐代茶具为例

 唐人饮茶分析 
—— 以望野博物馆藏唐代茶具为例 

📍 吴咏梅/深圳望野博物馆

茶具的产生和发展与饮茶方式密切相关。孙机先生认为,我国饮茶法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西汉至六朝的“粥茶法”;第二阶段是唐至元代前期的“末茶法”;第三阶段是元代后期以来的“散茶法”[1]。本文结合历史文献与图像、考古出土物,以望野博物馆藏茶具为例,分析唐代的饮茶方式、唐代茶具的特点及唐代茶文化兴盛的原因。

一 唐代的饮茶方式

中国饮茶的历史久远,具体起源时间已难确证。各种说法中,最早可追溯到四五千年的原始社会晚期[2]。历史文献正式记载为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前59),四川王褒所著《僮约》中记:“晨起洒扫,食了洗涤……烹荼尽具……武阳买荼……”“荼”即“茶”。

茶具,广义上讲,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各种茶事活动中的用具,如唐代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之“二十四器”。狭义上的茶具则特指饮茶时的器具。茶具的产生和发展与饮茶方式密切相关。

唐人皮日休《茶经·序》记载:“季疵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 指出在唐代以前的“粥茶”阶段中,煮茶和煮菜粥差不多,比较粗放。有时还把茶和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在一起。这时期的茶具,主要借用食器和酒器。

从唐代开始,饮茶方式变得十分讲究,重在细煎慢啜的品尝。唐代主要饮用饼茶。饼茶的制作方法是:春间采下茶笋、茶芽,经蒸炙捣揉后,和以香料,压制成饼状。饼茶饮用时,需先将其放在火上炙烤片刻,使茶香散发出来,然后等其冷却后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入茶罗筛选,最后将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图一)。

图一 茶末制作流程示意图
用于碾茶的器具有金、银、瓷、木等各种材质。金银碾只能是皇家豪门的奢侈用具,寻常百姓人家一般用《茶经》里提到的木质一类的茶碾。由于木质茶碾易腐朽不易流传于后世,各地考古发掘的除银碾外,还有石碾和瓷碾[3]。望野博物馆藏唐代碾茶用具(图二至图五),阎焰先生研究认为这组器物应是9世纪前后晚唐五代晋东南泽州路(今山西晋城一代)辖区所出的特色窑器。其中,图三和图四这两件器物的大小及尺寸完全可以拼合使用,同时两者的花饰面形成完美的磨擦吻合,有理由相信当年就是如此组合的。

图二 唐青绿釉茶臼

口径14、足径7.1、高5.2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经测试,这两件器物实际使用效果非常服帖和便捷,简单搽碾就获得非常细腻的茶粉,如果再过罗,颗粒应该能达到微尘级[4]。(图五)从尺寸判定应为明器,但其表现了唐代茶碾的使用方法和搭配状态。与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银金花茶碾子(图六)形状非常相似。

图五 唐 白釉绿彩茶碾轮与碾槽

长10、宽3、高6.3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图六 唐 鎏金鸿雁纹银茶碾子

茶碾高7.1、 长27.4、宽4.4厘米

银砣长21.6、轴径8.9厘米,重1168克

陕西扶风法门寺博物馆藏

唐代饮用茶末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煎茶法”和“点茶法”。

唐中期以前,以陆羽《茶经》所述三沸“煎茶法”为代表[5],煎茶完成后,将茶汤均匀地舀入茶碗中,每碗茶的茶沫要均匀,陆羽认为沫饽是茶与水的结合之物,茶汤的精华就是这上面的沫饽。至此,可将碗中甘露入口慢慢品饮。

唐代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图七)中,左下有一长者蹲坐在风炉前,炉上置一长柄釜(又作“茶铫”),铫中水将沸,长者似刚放下茶末,正欲持竹夹搅动茶汤。一旁,一童子躬身,双手端茶托、茶碗。炉边竹几上置有带托盏、碾茶的茶轮、盛茶的罐子。

图七 唐 阎立本 萧翼赚兰亭图卷(宋摹本)(画心)

绢本设色

纵26.5、横75.7厘米

辽宁省博物馆藏

结合唐代图像和望野博物馆藏唐代茶锅、茶釜(图八至图九),可以看出唐代煎茶法中茶末煎煮的处理方式。

图八 唐 白釉茶釜

口径12、足径43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图九 唐 白釉双耳茶锅

口径9.6、高4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唐晚期,以苏廙《十六汤品》所述“点茶法”为代表:将茶末撮入茶盏,然后用装着开水的有嘴(管状流)的茶瓶向盏中注水,一面注水,一面用茶筅在盏中环回击拂,这个操作过程叫“点茶”[6]。“点茶法”在宋代被发挥到了极致。

二 唐代的茶具
史籍所见,至唐玄宗开元时期,全国不分道俗,饮茶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茶文化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茶具的生产也由此步入了上升通道。这有力地刺激了唐代瓷器的生产,产茶的地方也促进了当地瓷窑的发展。越州、寿州、婺州和邛州等地就是既盛产茶,同时也盛产瓷器。
由于社会地位不同,人们对茶具的使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追求取向也不尽相同。宫廷讲究豪华气派,喜欢使用金银玉石制作的茶具(图一O)。民间注重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以陶瓷茶具为主[7]。

图一O 唐 金银茶具(一组)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

(一)茶碗

根据考古资料统计,全国很多地方都出土了唐代瓷碗。不同地区的瓷窑烧制的碗各具特点, 但都烧制一种敞口瘦底碗,碗身都是斜直形,碗足都是玉璧形[8]。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提到“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这种浅腹、斜身、腹壁斜直的碗更适合饮茶时茶汤与茶末沿着碗壁流入口唇。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一件铭文“荼埦”的饮茶器(图一一)[9],碗内底心有“荼埦”二字,“荼埦”又通“茶碗”。可知此类碗在唐代多作“茶碗”使用。这件茶碗在造型上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碗壁自碗底向外倾斜直出,碗腹较浅,玉璧底,与《茶经》中所述非常相似。

图一一 唐 长沙窑青釉“荼埦”

口径14.5、足径5、高5.1厘米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在瓷茶碗中,以越窑青瓷茶碗和邢窑白瓷茶碗最为流行。陆羽《茶经》中就曾提到“邢瓷类银”“越瓷类玉”。从望野博物馆藏越窑玉璧底碗(图一二)和邢窑玉璧底碗(图一三),可以窥出唐代瓷茶碗的精美程度。

图一二 唐 越窑玉璧底碗

口径14.7、足径6.3、高5.1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图一三 唐 邢窑玉璧底碗

口径16、足径7.2、高4.5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二) 茶瓶

常见的唐代短嘴小壶,唐时称“注子”“偏提”,一般认为是酒水用具。孙机先生考证认为先有茶瓶后有酒注[10]。茶瓶又叫汤瓶,因为它里面盛的是开水。在茶碗中下茶末后, 注汤点茶过程的完善与否,对茶的色味影响很大。

西安王明哲墓出土一件唐太和三年(829)的茶瓶[11],其底部墨书“老寻家茶社瓶,七月一日买。壹。”望野博物馆藏长沙窑青釉褐彩双系“茶瓶”款壶(图一四),底部入窑前划刻“茶瓶一口,计钱壹拾伍押”,进一步证明此类器物在唐代多作“茶瓶”使用。

图一四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双系“茶瓶”款壶(及底部拓片)

口径7、足径13.8、高18.5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三)唐代茶文化兴盛的原因


唐代以前饮茶的风气仅流行于长江以南的产茶地带,这种略带苦味的口感实在很难引起习惯醇厚酒味的北方士大夫们的兴趣[12]。唐代开始饮茶之风才逐渐遍及全国,茶文化在唐代兴盛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唐代茶文化之兴,与佛教关系密切。唐代封演撰《封氏闻见记》提到:“茶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开元中,太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恃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可见学禅务于不眠,茶有提神的作用,因此广为流传。当时首都长安的各大寺院,自然也把饮茶视为学禅时的重要课业之一[13] 。

其次,唐代文人热爱饮茶,并使饮茶从生存和生理的需要中升华为一种文化行为,而茶叶被赋予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唐代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他的名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又称玉川茶歌,和陆羽的《茶经》齐名。诗中将饮茶数量及其感受描写得生动入微、幽默风趣:

课程分销

……

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
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摘鲜焙芳旋封裹,至精至好且不奢。
至尊之馀合王公,何事便到山人家。
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
碧云引风吹不断,白花浮光凝碗面。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再次,唐代上层社会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和宫女等构成了宫廷茶文化圈,宫廷中常设茶宴(图一五)。《宫乐图》成于晚唐,值饮茶之风昌盛之时。画幅右侧中间一名女子手执瓢,正将茶汤分入茶碗里。她身旁的女子则手持茶碗,似乎听乐曲入了神,暂时忘记了饮茶。

图一五 唐 宫乐图(宋蓽本)

绢本设色

纵48、横69.5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望野博物馆藏唐邢窑“盈”字款碗(图一六),碗心入窑前划刻“盈”字款,目前学术研究倾向认为属唐代“大盈库”所有。“大盈库”在唐代是盛放皇家供品的地方,由此可知此碗为当时的贡品。从其形制看,唐代皇室亦可能作为茶碗使用。

图一六 唐 邢窑“盈”字款碗(及碗心拓片)

口径13、足径6.3、高3.9厘米

深圳望野博物馆藏

由于唐代广征各地名茶,宫廷中的茶货囤积很多,于是开始出现了皇帝以茶赏赐勋戚重臣以示恩信的一种习惯和制度,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饮茶之风的普及和需求的增加。

茶产业在唐代可谓异常繁盛,中唐时已经出现专职从事茶园种植、茶叶采摘、贩卖的茶农。唐代还开始大肆实行贡茶制度,把茶税作为重要的收入项目之一。《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有怀州、峡州、归州、夔州、金州、兴元府、寿州、庐州、蕲州、申州、常州、湖州、睦州、福州、饶州、溪州、雅州合计十七个州府贡茶。

唐代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大放异彩的时期,其物华之美、衣冠之盛、工艺之精都令人叹服。茶也在这一时期成为举国之饮,茶叶生产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应的茶文化也随之而兴,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作者:吴咏梅/望野博物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