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为何会有搞笑的习俗
关注
东北人为何会有搞笑的习俗
东北人好客,为人豪爽,又性格狡黠。和东北人在一起一定会很快乐,但又感觉有些不着边际。
南方人去东北,在饭店常常会被东北的菜码吓到:谁会吃得下这么多?而东北人到了南方,则会看着南方的菜码说:这么少,这不是在骂人吗?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东北的文化粗放诙谐,概因东北的史上地广人稀,天气寒冷,一年能有半年闲。故人们常常在屋里猫冬。
烧一铺大炕,炕灶上置一口大锅,反正是要取暖的,不能让火白烧了呀,再打得一些难啃的野味,当然不是蒸就是煮,犯不上精炒细作,最重要的是烂糊,麻溜滴地弄好了都上炕,咬的动,入得味儿,吃得又香又痛快就是好家伙!
所以也造就了一个一如东北人性格的大菜——东北乱炖!
炖了一大锅,当然最有成就感的,就是有朋自远方来。屋里请,炕上座,东北人是最亲的,大哥大姐的叫着,想不当一家人都不行。
东北人吃饭还有个特点,那就是特别喜欢呼朋唤友。家里只要来了一个客(读qie),那就要轰动一时。左邻右舍的,前屋后院的,恨不能把认识的人,全都叫来。一个一个的介绍起身份来,能让你一愣一愣的,就没有不被抬举的人!大口的吃着喝着,菜不断的添,人也不断的来,一会儿加个凳,一会儿再拼个桌,来一个人便是一阵轰鸣,又是敬酒又是寒暄,那小高潮是一浪高过一浪,越喝场面越大!都说东北人爱面子,就这氛围,时时处处都为你着想,面子都给你给的足足的,还能没面子?不过换个场景,你要不给个面子,就呵呵了。
二人转文化的渊源也大概与此有关。冰天雪地,难免闭塞,屋里的空间也毕竟有限。酒酣耳熟之际,总得有些热烈的情调来烘托气氛。所以东北人有着一股天生会说大话的劲儿。正嗑唠完了,届时胡侃神吹,喧嚣起哄;甚至放屁逗哏,打情骂俏都在所难免。日子久了,这种场合总会胜出那么两个男女,专门在日常生活中给你找出些乐子来!屋炕之下,两个人的表演说来就来,可不就二人转吗!
二人转初始的低俗是毋庸置疑的,但它却形成了最接地气的风趣的语言风格,直至“升级”为小品时,赋予了新的内涵,马上就风靡全国,一时东北的方言,竟成了全国最受欢迎的语言!
东北人习俗,形成了东北人的习惯,这也形成了东北人爱面子和会搞笑的底蕴。
但是话又说回来,本质上东北的文化,还是一种农耕意识的亲情的文化,办事凭感情,立足靠圈子。这养成了东北人的自我感觉都超好,反正都是“家里的事儿”,凡事儿跟着老大走。所以和东北人唠嗑,不是吹自己,就是吹大哥,然后笑起来特别狡黠。相对来讲,南方人人口密度大,劳作时间长,生存多有危机感,商品意识就比东北人早多了。商品文化的本质是交换,各人凭各人的本事吃饭,做事认事不认人。东北人眼里的客人,在南方人眼里就都变成了顾客了!人和人的界限比较清晰,会免去了许多人情的纠缠,也就会降低社会运行的成本。
商品经济发展的快,对社会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东北要发展,人情这还真是一关。不但要懂商品经济,还要有金融意识,否则,搞不好以后,用金融界的话讲,会成为别人的韭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