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收藏如何理智看待
珐琅彩的工艺,是采用珐琅彩瓷器由景德镇烧制上好的瓷胎送入宫中,由宫中造办处珐琅作选胎、画师遵旨绘画纹饰、施彩后入宫内彩炉烘烧而成。这一举措将珐琅彩瓷的制胎与施彩烧制分为两地进行,改变了自元以来官窑瓷器的烧制一律由景德镇制作的惯例,清宫完全垄断了珐琅彩瓷器的纹饰绘画和施彩烧制,从而保证了内廷对于珐琅彩瓷器烧造的控制。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盛行。清代后期仍有少量烧制,但烧造场所已不在清宫中而移至景德镇。初期珐琅彩是在胎体未上釉处先作地色,后画花卉,有花无鸟是一特征。
珐琅彩由于进贡给宫廷御用,皇上甚至会亲自审查,珐琅彩的色泽、瓷质、彩料、瓷型等等,都在审查的范围之内。我们都知道世上的瓷器,当属中国瓷器,中国瓷器,要说技法水准、工艺成就、瓷品价格,综合素质夺得头魁的,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当属是珐琅彩了。
皇 室专用,成为明清掐丝珐琅彩在市场中一直价格坚挺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存世稀 少,则成为瓷胚珐琅彩缔造拍卖纪录的另一个原因。“数量稀 少。据《清宫活计档案》中有记载的不过三四百件,台北故宫博物院约藏有200多件珐琅彩瓷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40余件,还有少部分零散于世界各地博物馆及私人手中。因为稀 少,珐琅彩瓷器成为‘阳春白雪’备受藏家关注。”知名收藏家马未都先生这么说。2006年秋拍中,一只由张宗宪先生收藏过的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盌碗,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1.53亿元的价格,创造了中国珐琅彩瓷器拍卖世界纪录。而在2007年的香港苏富比秋拍中,一只清乾隆御制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也以1.2亿元天价成 交。
由于珐琅彩的高昂价值,在珐琅彩研制成功之后,自清代至民国及至当代的景德镇有一个竞相仿制的过程。清康熙瓷胎画珐琅研制成功之后,在景德镇历史上有三个仿制珐琅彩瓷的过程及时期。
我国烧造彩瓷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的褐斑青瓷。此后经隋唐宋元,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历史的巅 峰,呈现出五彩缤纷,百花争艳的新局面。在这群芳璀璨的百花园中,盛开着一株美丽典雅,血统高 贵的奇葩——那就是清宫珐琅彩,它那近乎于脱胎的轻薄,来源于宫廷的彩绘,一丝不苟,细如毫芒,所有的烧造工序都出类拔萃,创造了中国瓷器彩绘的伟大奇迹,被世人誉为“彩瓷皇后”。
目前世界上存世的清代宫廷珐琅彩瓷器约500件左右,其中400件左右为原藏贮于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端凝殿北小库内,乾隆三年九月开始对这批珐琅彩瓷器配制楠木匣,定级书写名称于匣盖上贮藏保管。此后历朝皇帝鲜有动用。这400余件瓷器随古物南迁,辗转至台 湾。现珐琅彩瓷器大部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微博)仅收藏约数十件,这些为数不多的珐琅彩瓷器因散陈于各殿,没有跟随文物南迁遂得以保留。还有些属于原古物陈列所所藏,以及没收溥仪带出宫的文物。同时北京故宫博物院在解放后也征集了一些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珐琅彩器皿。虽然数量不及台北故宫,但珐琅彩瓷器的品质可谓每件精彩。其它仅少量收藏于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首都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吉美博物馆等,以及其它零散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