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动作就能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是真是假来听医生怎么说
有这么一个锻炼动作:
它简单易行且不需要器械;
它不受场地限制在哪都能做;
它能锻炼肱二头肌、胸肌和腹肌。
猛男之间常常用它来比拼力量,
上学时期常常用它来体测考试,
军训时常常被教官用它来惩罚...
怎么样,猜到是什么动作了吗?
咱就不卖关子了,答案就是——俯卧撑
相信大家对它并不会陌生,不仅可以锻炼身体,难度系数也不高,能随时随地来几下,关键还是免费的,实属健身运动的好方法。
但你们想不到的是,除了锻炼身体,俯卧撑还能帮助预测心血管疾病风险!
“俯卧撑”和“心血管疾病”,这两件事情怎么看都没有相关性啊,怎么就联系到一起了呢?
别急,慢慢往下看。
这一说法源自美国医学杂志上哈佛大学一项历时十年的研究:成年男性俯卧撑能力和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这项研究对1104名成年男性消防员进行了一项俯卧撑能力测试,让他们按照每分钟80次的节奏做俯卧撑直到跟不上节奏。
测试结束后,研究团队又对他们进行了为期 10年的随访记录。
最终的研究发现:
于是研究人员认为:能做更多俯卧撑的男性,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低。
也就是说,俯卧撑是适用于中年男性评估心肺功能的替代方式,以此来对心血管疾病风险进行预测。
大家可能会疑惑:这种研究结论靠谱吗?
其实这种预测方式还是过于片面了,不能直接用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评估。
这项研究纳入的都是中年男性消防员,可能对于女性、小孩和老年人等人群并不适用,更没有考虑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如抽烟、喝酒、肥胖等。
而且这种预测方式只能说明心肺功能的强弱,并不能直接代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所以,这个研究结论尚不足以支持俯卧撑能力作为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独立预测指标。
预测心血管疾病,还是得从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最直接、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入手。
这些危险因素包括了:性别、高龄、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高血糖、肥胖、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和血脂异常。
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就能预测个体心血管病未来10年内发病风险的高低和终生风险(个体从目前生活至85岁的心血管病发病风险)。
这其中性别、年龄和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属于不可干预的因素,而其他则属于可干预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只要对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尽可能的规避,就可以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至于具体怎么进行评估,国家研发了一套风险评估模型和在线风险评估工具,后面我们会专门出一篇文章详细跟大家讲讲。
话说回来,那俯卧撑是不是就毫无用处呢?
当然不是。
虽然不能作为独立的预测指标,但俯卧撑的测试也确实能反应出患者的心肺功能。
在临床上,医生有时也会根据患者的运动情况,例如一口气能爬几层楼等,来测试患者的心肺功能,以此来辅助诊断。
所以稍微动一动就气喘吁吁或做不了10个俯卧撑的朋友们,可能真的要注意自己的心血管健康了。
而且,俯卧撑还能反映一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
做俯卧撑能够锻炼肌肉,提高身体基础代谢,这对减肥和塑形都很有帮助。
不仅如此,坚持做下去,心肺功能以及体能都会得到提升,身体免疫能力自然就能得到增强。
这样来看俯卧撑做得多的人,在生活中可能更加自律,也更加注重锻炼,不良生活方式也更少,相对来说就会比其他人更健康一些。
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全民健身指南》,为俯卧撑运动划定了测试方式。
姿势:受试者双臂伸直,分开与肩同宽,手指向前,双手撑地,躯干伸直,两腿向后伸直;
动作:受试者屈臂使身体平直下降至肩与肘处在同一水平面上;然后将身体平直撑起,恢复到开始的姿势;
记录:当受试者不能完成动作或不能持续保持正确动作时完成测试,最终对完成次数进行评分。
评分表:
如果一个35-39岁的男性,不能完成12-19个俯卧撑,那他的体质就属于刚刚及格的水平。
不过男女之间还是有差异的,女性可以用仰卧起坐作为测试标准,35-39岁的女性1分钟之内做到7-14个就算及格了。
当然了,任何运动和锻炼都需要量力而行,有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需要格外控制好强度。
大家最好循序渐进地进行锻炼,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轻到重。
持之以恒做俯卧撑,就算不能预测心血管疾病,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最后做个小调查:
你一分钟内能做多少个俯卧撑?
参考资料:
[1].俯卧撑能力可反映远期心血管事件风险[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01):13.
[2]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J].中国循环杂志,2019,34(01):4-28.
[3]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全民健身指南》引导全民科学健身[J].健康之友,2017(09):6.
[4]俯卧撑能预测得病风险,10 个都做不到要留意了,丁香医生,2020-07-15
[5]一口气能做40个俯卧撑的男人,心血管比一般人更强大,生命时报,2019-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