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恸悼恩师黎辛

恸悼恩师黎辛

郭进拴

郭进拴,现为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平顶山分会会长,平顶山学院客座教授。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01年加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已出版《湛河大决战》《磊裕烽火》《洪流滚滚》《美女山,美人河》《六十岁说》《童趣儿》《人间真情》《命运》《我的鳌头》《村魂》《观音菩萨传》《风雨龙潭情》《壮歌风云路》《月是故乡明》《岁月芬芳》《新城美韵》《乡情老更深》等六十余部。多篇作品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文艺报》发表并获奖。

惊悉我的好老乡、好老师、郭家老前辈、著名文艺理论家黎辛(郭有勇)老先生不幸去世的噩耗,我惊骇,我恸哭,我控诉死神怎么这么不讲道理?它是否酒喝多了,看到“黎辛”两个字,就醉眼朦胧地大笔一挥,在生死薄上抹去了老先生的名字?

黎老啊,你可知道,你是带着自己辉煌的人生历程匆匆告别你的亲人的。人们难以排解的痛楚,正出自对一个英杰人物由衷的惋惜。令人更为哀恸的是,你是一个共和国文艺战线上的勇士,你是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而死,你的死本身就具有一种庄严和悲壮的色调。

黎辛老先生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他有过摘到果子的甘甜,也有过吞下黄连的悲苦;他走过曲折坎坷的小路,也走过铺满鲜花的坦途;他不是花前月下的涓涓细流,而是一位大浪淘沙式的人物。

笔者现将他的人生轨迹展现在读者的面前,意在使读者从他的人生追求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吸取精神的养分,增添与命运搏斗的勇气和力量。

我们还是循着黎辛老先生101年漫长的人生轨迹,来寻觅先生颇具特色的七彩人生吧!

黎辛(1920.05—2021.07),原名郭有勇,笔名解清、沈联青等,祖籍河南临汝县(今汝州市),出生于河北省磁县,汉族,中共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编审(出版专业类高级职称),离休干部。

黎辛1920年出生于行医的杏林世家。其父郭师武是一位热忱的爱国进步人士,十分同情和支持反日爱国学生运动。在其父影响下,黎辛从小就在心底埋下了抗日救国的种子。他在河南开封省立高中读书时,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爱国学生运动,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野蛮侵略和腐败的国民党当局实行的不抵抗政策,当时只有16岁的他走上了抗日救亡的革命道路。

1936年秋,黎辛由民族抗日先锋队(民抗先)开封总队队友邓拓介绍加入了民抗先,参与创办《战时学生》旬刊。1938年黎辛到武汉报考抗大,被录取后告别父母和家乡奔赴延安,进入抗大总校第四期,4月在抗大由钱抵千、王平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从抗大毕业;1940年转入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简称鲁艺)文学系第三期学习,1941年毕业;同年在延安任我党喉舌《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编辑。

黎辛参与编发了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他努力在工作中贯彻《讲话》精神,推出一大批植根于工农兵群众的作品,歌颂和再现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为陕甘宁边区人民生活带来的新气象。在他经手编发的解放区文艺作品中,《白毛女》、《王贵与李香香》、《吕梁英雄传》等作品后来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他向读者热情推荐这些作品,撰写了十余篇评论文章,还写了《西瓜兄弟》等通讯。《西瓜兄弟》这篇通讯名篇曾入选小学语文课本,2009年入选新华社编辑的《百年百篇短通讯佳作》。

1948年黎辛任新华社驻第二野战军(简称二野)随军记者,经历了二野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和之后的作战行动;黎辛在参加渡江战役后留在武汉做接收整顿旧政权报社的工作;1953年任《长江日报》副总编辑,中南局宣传部副处长,文化局副局长;1954年黎辛因在延安时期发表较多的推荐新人新作评论文章,并在工作中宣传和落实了毛泽东的《讲话》精神,被评为“党的知识分子”,1956年又被评为“高级知识分子”。

1955年初黎辛调中宣部工作,他与茅盾、丁玲等人发起并成立了中国作家协会,他是中国作协创办人之一,兼任中国作协副秘书长。

1958年秋,黎辛被划定为右派,挂名武汉市文化局长被下放到当地印刷厂排字车间做校对工作;1960年被摘掉右派帽子,后调到广东省作协联络部任联络委员会副主任。

这段长达20年的蹉跎岁月丝毫没有改变黎辛对党的忠诚,他始终相信他会得到党组织的理解和洗清强加在他身上的冤屈。他的坚定来自于他的正义感,使他能够在政治运动的疾风暴雨中挺身而出保护同志。在延安《解放日报》时丁玲、陈企霞是他的直接领导,在那个艰苦岁月里一起工作了数年之久,他深知他们绝对不可能是反党分子。他对自己的选择毫不后悔,他不是那种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斤斤计较患得患失的人,他一直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全心全意为党工作,他用写作纪实文学《水落石出终有时》来纾解心中的块垒。在生命垂危之时,他对家人最后的嘱咐是把他的“平反结论”收藏好。

1979年在党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黎辛随着“李之琏、黎辛反党集团”冤案彻底平反,出任中宣部文艺局负责人、中国文联“恢复小组”成员、副秘书长、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外联部主任等职务;1982年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这其间黎辛和其他老同志一起,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排除万难,坚定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方针,为肃清“四人帮”极左流毒做了大量拨乱反正、清本正源的组织工作,迅速扭转了文革十年动乱给文艺界遗留下来的满目疮痍的局面,使全国文联、中国作协运作走上正轨。为文艺界复苏活跃,为坚持贯彻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方向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1987年黎辛离休后仍笔耕不辍,已发表关于延安新闻和文艺活动的回忆录《纪念延安新闻事业杰出领导人余光生》、《亲历延安》等80万字,回忆博古的《博古39年辉煌与悲壮》(与朱鸿召合著)约20万字。尚有未发表的《黎辛文集》6卷,忆旧散文合集《走在延安的大道上》。

他热心参加社会活动,广交朋友。他曾任延安文艺学会、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学会丁玲研究会顾问、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副会长。2009年,全国毛泽东思想研究会在海拉尔举办年会,他不顾年迈体弱,旅途劳顿前往参会,与会者皆为之感动。他在家中热情接待来访的学者,不厌其烦为他们答疑解惑,倾尽所有为他们查阅资料,这些活动一直持续到百岁高龄至重病住院以后。他亲身经历了延安中国共产党这段“光辉岁月”,他的回忆和叙述给很多的学者、研究学刊、媒体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黎辛以82年党龄接受“光荣在党50年”荣誉勋章,欣然笑道:“我是老党员!”

2021年7月25日黎辛在北京安详逝世,享年101岁。 黎辛生前嘱咐:“我走后,不搞遗体告别,不搞追悼会,不要给同志们添麻烦”。家人遵嘱,丧事从简。

黎辛生前工作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评价:“黎辛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公道公正、襟怀坦白、清正廉洁、生活简朴、严于律己,不忘党的初心和使命,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文化艺术事业。”黎辛主要著述有:《书与电影评介》(署名解清,中南新华书店1950年版)、《谈谈批评的方法》(署名解清,武汉通俗图书出版社1950年版)、《怎样写特写》(署名沈联清,中南人民文学艺术出版社1952年版)、《延安时期毛泽东的文艺理论与实践》(上中下册,与靳绍彤合著,大众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亲历延安岁月》(陕西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主编《延安文艺作品精编》丛书(4卷本,浙江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博古,39年辉煌与悲壮》(与朱鸿召合编,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等。另有《黎辛文集》6卷,未出版。

我和黎老相识于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我在黎老的家乡河南省临汝县临汝镇文化站工作,受时任临汝县县长陈文杰的委托,曾多次到临二大队为他父亲留下的房产做了解协调工作。1984年,我创办了全国第一家乡级报纸《乡音》,每出版一期,我就给黎老邮寄一期,他也多次回信表示祝贺和支持。黎老积极支持我们创办《风穴文艺》,他在1986年的《风穴文艺》创刊号上题写道:“临汝县有几十万人口,有悠久的文化传统,《风穴文艺》只要扎根在临汝县广大人民群众中,发表具有地方色彩和时代精神的作品,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群众就会喜闻乐见,也就能为繁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贡献。谨赠《风穴文艺。》”同时,他还亲自联系到著名作家曹靖华、葛洛、林蓝、姚雪垠、李凖等分别为《风穴文艺》题词并担任顾问。
       1987年夏天,黎老和著名作家李建彤以及他的夫人黄懿芬回到汝州,我们彻夜长谈,共论文与人。黎老还为我们做了文学创作辅导报告。他回京后,还给我们寄来了刊物和鲁迅文学院的全套教材,让我们组织业余作者学习。1992年5月,黎老应邀回乡参加《鲁慕迅乡情诗画展》,我有幸陪同黎老到大峪看望了他失散了60年的夏姐,场面令人动容。那一次,黎老接受了我的独家专访,我写出了8000字的《秋天的历程——记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黎辛》,经黎老审定后,连同他写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一同发表在《风穴文艺》1992年总第14、15期合刊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黎老还于1997年夏天回乡参加了我们汝州市作家协会首次作代会,会后我们同游了石人山。这一年,黎老推荐我到鲁迅文学院进修,还为我的长篇小说《天地人心》写了长篇序言。1998年夏天,黎老又和夫人黄懿芬回乡参加了我们的温泉笔会,会后专程到平顶山找到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唐全国,平顶山市文联党组书记宛芳卿游说我的调动问题,引起了平顶山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我2000年调到平顶山市文联工作后,组织了中国作家石人山笔会,黎老不顾年事已高,风尘仆仆地带着夫人黄懿芬回来参会,并协调在北京的大报刊发表了一大批介绍石人山和汝州风貌的散文作品。2000年黎老又介绍我到长春参加了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年会和第四届理事会,会上介绍我正式加入了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05年,黎老又回到汝州,参加了在温泉疗养院举行的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汝州年会。2011年,黎老又应邀回汝州参加中国汝瓷文化节,我又一次陪同老人回到临汝镇看望乡亲并请乡亲们共进午餐,真是乡情难忘,乡音未改,情深意长,其乐融融。
       我的恩师,我的待我恩重如山的老领导、老前辈啊!您别走!我看到了,您的亲人、朋友和无数的读者都是这样在心里呼唤着!悲声难挽流云住,哭声相随野鹤飞。您知道吗?不管相识不相识,熟悉还是陌生,人们的哀思和悼念如潮水般不可阻挡。一封封唁电唁函,一条条挽嶂挽联,一篇篇祭诗祭文,如哀婉而忧郁的诗篇,升腾着追念您的情感。当我写着这篇怀念您的文章的时候,我的视线一次又一次模糊了。您的音容笑貌一次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学富雕龙文修天下,才雄走马星勋人间。四十年教诲,四十载深交,遂为九泉之客,哀哉!悲哉!恸哉!

     哭你,我的恩人、恩师,我的挚友——黎辛老先生!

(0)

相关推荐

  • “喜儿”扮演者孟于:长歌理想 笃定初心

    今天 孟于:长歌理想笃定初心.wav 00:00 09:39 ●孟于荣获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金质纪念章    翻阅我的个人资料,忽然翻出30多年前北京寄来的一封信,信封上的俊秀文字,一下把我拉回到上个 ...

  • 每日红印|延安文艺座谈会

    延安文艺座谈会 篆刻作者:北京羿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范华威 1942年5月2日,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文艺座谈会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是解决中国无产阶级文艺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理 ...

  • 吴成方:锐身担危局 智勇护珍宝

    吴成方:锐身担危局 智勇护珍宝 吴成方(资料照片). 文|虢安仁 [名片] 吴成方(1902-1992),湖南新化县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调入"中央特科".193 ...

  • 郭进拴|恸悼周同宾先生

    [郭进拴原创]恸悼周同宾先生 今天上午,从网上看到一个令人恸心的消息:2021年7月1日上午11时10分,著名散文作家.南阳市作协原副主席.民进南阳市委会副主委周同宾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不幸逝世,享年81 ...

  • 郭进拴|我的恩师高山

    我的恩师高山 2009年11月7日,我到汝州市地方税务局小屯税务所采访.席间谈到了当年支持我写作的老领导--临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山先生,在座的史义春.尚自昌两位乡友不无惋惜地说:"好人 ...

  • 【总第538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恸悼治哥》

    [郭进拴原创]恸悼治哥 2018年5月27日一大早,长子方向接到老家电话,说是西马庄他二姨父突然病故,我顿时吃了一惊.春节他到我家来,身体还不错,怎么说走就走了?此时此刻,他的儿子.女儿.女婿都还在广 ...

  • 【总第467期】《特别推荐》·《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最新原创散文《恸悼任流潮老师》

    [郭进拴原创] 恸悼任流潮老师         惊悉任流潮老师于2018年3月10日晚不幸去世的噩耗,顿时犹如晴天霹雳,我一下子惊得目瞪口呆.我怀疑是自己耳朵出了问题--听错了.是啊!像任流潮老师这样 ...

  • 郭进拴|哭你,我的恩师徐慎

    [郭进拴原创]哭你,我的恩师徐慎 编者按              2021年,汝州籍著名作家徐慎已离开我们28个年头了!28年来,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思念着这位汝州才子!也许是他的在天之灵感化了苍天大地 ...

  • 郭进拴|恸哭恩师刘天根

    [郭进拴原创]恸哭恩师刘天根 今天一大早,汝州老乡孙建铭给我留言:"东营村刘天根老师前几天走了."        我吃惊的一连问道:"啊!真的吗?"     & ...

  • 恸哭恩师张一弓 郭进拴

    2016年1月15日上午,张一弓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郑州市殡仪馆举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华豫剧文化促进会会长.原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与社会各界人士百余人,与著名 ...

  • 追忆恩师张一弓 郭进拴

    追忆恩师张一弓 郭进拴  2016年1月10日下午,我的好朋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平顶山市石龙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俊杰打来电话,告诉我了一个不幸的消息:1月9日,著名作家张一弓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14 ...

  • 【河南】《智泉流韵》主编郭进拴原创散文《我的恩师高山》

                   我的恩师高山     2009年11月7日,我到汝州市地方税务局小屯税务所采访.席间谈到了当年支持我写作的老领导--临汝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高山先生,在座的史义春.尚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