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底层人民生活~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的油画艺术作品赏析
让-弗朗迪克·米勒(法语: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法国巴比松派画家。他以写实手法描绘的乡村风俗画闻名法国画坛,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代表作有《拾穗》《晚祷》等。
罗曼·罗兰在所著的《米勒传》指出:“米勒,这位将全部精神灌注于永恒的意义胜过刹那的古典大师,从来就没有一位画家像他这般,将万物所归的大地给予如此雄壮又伟大的感觉与表现。”
【米勒生平】
1814年10月4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半岛格鲁什村(Gruchy),耕农家庭之子;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因父母忙于田里工作,祖母是他从小最亲近的人。
1831年-17岁,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32年-18岁起,到瑟堡市(Cherbourg)向两位当地画家学习绘画。
1834年-20岁,到瑟堡学画。
1837年-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罗什学习。米勒也常常去卢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
·····················································································································································································································
1839年-离开德拉罗什的画室。
1840年-米勒“肖像画”入选沙龙,正式跻身巴黎画坛。
1841年-在瑟堡与服装店的女儿宝琳-薇吉妮‧奥诺(Pauline-Virginie Ono)结婚住在巴黎,3年后宝琳-薇吉妮患了肺结核病死。
1844年-30岁,丧妻,回到故乡。
1845年-续弦,回到巴黎。
1846年-与续弦的卡特琳‧勒梅尔(Catherine Lemaire)生下第1个孩子。
1847年-米勒开始将他的兴趣专注在乡村题材的作品。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龙”展出古典主义风格的《巴比伦被俘的犹太人》和乡村风俗画《筛谷的人》。
1849年-《拾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夏天时,由于巴黎动乱,米勒偕同妻儿搬到巴黎近郊,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与西奥多‧胡梭(Théodore Rousseau)结为好友。这是他最贫苦潦倒的时期,一边在画室创作,一边又必须为了生计在田里耕作。
··················································································································································································································
《筛谷者》[The Winnower]
《播种者》,1850年,收藏于美国麻州波士顿美术馆
1850年-米勒画出了《播种者》。此画后来成为他的代表作之一, 获得许多重要人物的赞赏与肯定,如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印象派画家梵高(1853-1890)等。
1853年-正式和第二任妻子举行婚礼。
《拾穗》,1857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
the-gleaners
1857年-《拾穗》,可说是米勒最著名的画作。此画描绘三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捡拾收割过后的麦穗。在画面中充满的感伤与人性尊严的宁静,奠定了米勒在法国自然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
《晚祷》,1857年~1859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
1858年-《晚祷》(米勒死后,法国富商索夏尔以80多万法郎购回此画并于1909年捐赠给卢浮宫)。
1862年-48岁,画《持锹的男人》。
《持锹的男人》The Man with the Hoe (1860-1862)
《牧羊女与羊群》,1864年,收藏于奥塞美术馆
1867年-在巴黎万国博览会与柯洛一起展出田园自然风格的画作,拾穗等八幅作品获得首奖,人们逐渐认可米勒的绘画。
1868年-54岁获颁荣誉勋章。
1874年-法国政府委托他绘制万神殿大壁画,但因健康问题无法完成。
1875年-61岁时咯血病(肺结核)逝于巴比松。
The Wood Sawyers (1850-1852)
Going to Work (1851-1853)
【关于米勒的轶趣故事】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中篇小说《他是否还在人间》设定米勒是四个落魄的青年画家中的一个。四人商量决定通过假装米勒已死提高了他的作品受认可的程度,使四位画家在世时享受到了作品的经济价值。小说意在讽刺艺术品市场中看重作品出身故事而不是作品本身艺术价值,艺术品产生的经济收益经常在艺术家死后才能显现并为附庸风雅者攫取的社会现象。
Woman baking bread (1854)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中国台湾省诗人王白渊, 年轻时曾立志要当台湾的米勒,可惜受制于当时台湾公立学校与日本国立东京美术学校的教育方式与主流的画风,这个愿望没有达成,王白渊后来将注意力转向文学领域,投入诗文创作。
Manor farm Cousin in Greville (1855)
格雷维尔的庄园农场表兄弟(1855)
A Shepherdess and Her Flock in the Shade of Trees (1855)
树荫下的牧羊人和羊群(1855)
Shepherdess Seated on a Rock (1856)
坐在岩石上的牧羊人(1856)
Peasants Bringing Home a Calf Born in the Fields (1864)
农民把小牛带回家中(1864)
The Bouquet of Margueritas (1866)
玛格丽特的花束(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