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初入官场时,如何提升人脉质量?不用送礼,不用请客吃饭

很多人都有这样一个困惑:自己认识的人很多,也善于交际,可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无论如何送礼和请客吃饭,却找不到人帮助自己。这是什么原因呢?并不是你的人脉资源出现问题了,而是你的人脉没质量。

晚清名臣曾国藩从湖南湘乡农村到京城,在举目无亲的京城里,没有背景,没有银子,没有地位,可他却能在腐败不堪的朝廷里快速崛起,靠得就是他人的提携。因为他的人脉很有质量,随便站出来一个人,都能帮助他。

可是,在自己没有地位和影响力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提升自己的人脉质量呢?从曾国藩的实践来看,提升自己的人脉质量,并不是靠送礼,也不是靠请客吃饭,而是靠谋略。

曾国藩的方法,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启示。

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30岁的曾国藩寒窗苦读数十载后,终于有了回报,成为翰林院一名从七品检讨,这虽然是大清王朝的一名基层公务员,可曾国藩却野心勃勃,决定利用自己的学识干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效忠朝廷,效忠皇上,当一名好官。

为了鼓励自己,曾国藩还给自己立下了“不为圣贤,便为禽兽”的志向。可是,现实并不像曾国藩想象的一样,在升迁不靠能力而是靠银子的腐败官场上,曾国藩一个没有人脉,没有靠山的人,要想获得升迁,简直比登天还难。

曾国藩在翰林院辛辛苦苦工作三年时间后,不仅未能得到升迁,一个更大的打击降临在他身上,他被上司以他“办事糊涂,办差敷衍”为由,将他贬为一名候补检讨,顶戴虽然保住了,可是,却成了一个不拿俸禄的人。

京城的消费水平很高,要租房,要穿衣吃饭,加上曾国藩喜欢读书,还得买书和笔墨纸砚,他早已入不敷出,靠从钱庄借高利贷度日,已经负债累累了。

当时的官场上还有一件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每个职位都有很多候补人员,而要想得到实缺,除了花费大把银子外,就必须靠关系了。

可曾国藩在京城人生地不熟,三亲六戚的祖上,都没有人在京城当过官,怎会有关系呢?

没有关系怎么办?那就自己去找关系。

其实,曾国藩作为一名翰林,在京城几年时间下来,还是认识了不少人,可他周围的人,地位和他都差不多,即使想帮助他,也是爱莫能助。为了提升自己的人脉质量,曾国藩决定另想办法。他通过两个渠道来扩展自己的人脉资源和提升人脉质量。

一是多和老乡接触。清朝时期,由于交通不方便,各个省份在京城混的人,都喜欢成立同乡会,并常常聚在一起,聊聊家乡话题,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由于地域相同,语言相通,老乡在一起时,还比较融洽。曾国藩在同乡会中,认识了不少在京城为官的老乡,人脉得到扩展。

二是拜有影响力的人为师。老乡虽然多,但能真心帮助你的人未必有。为了得到有影响力的人物的帮助,曾国藩与众不同,他拜湖南一些在京比较有影响力的人为师。

清朝时期的文化风气很好,大家非常尊重孔孟之道,更是对“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不敢有丝毫亵渎。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成为你的老师,其关系就超越了同乡和朋友了,而是情同父子。

曾国藩正是看到了拜师背后的关系,不耻下问地拜在了湖南籍的两个大文人门下,一个是书法家何绍基,另外一个是理学大师唐鉴。

当时,何绍基是翰林院一名七品编修,虽然官位不大,却是很多达官贵人的座上宾,很受人尊重;而唐鉴是正三品太常寺卿,地位比较高,门生很多。

要想提升自己的人脉质量,就必须和社会地位比较高的人接触,而曾国藩通过拜师的方式,成为其门下弟子后,更是可以随便出入其府中,俨然像家人一样。不仅自己不用送礼,有时还在其家中打一下秋风。

正是的通过拜师的方式,让曾国藩的人脉质量得到了提高,后来,他又拜在军机大臣穆彰阿门下,并利用自己的学识,成了穆彰阿座下的首席大弟子,使他的升迁之路一路畅通,逐渐成为道光皇帝面前的大红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