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什么意思,背后有什么讲究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悠久绵远,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更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它们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相互交融与发展,以至于衍生了许多优秀的民间文化。在农村,经常听到许多和房屋有关的俗语。在农村盖房子,是很忌讳院子的大门高过主屋的高度,就是人们常说的“大门高于堂,家败人丁亡”,是为什么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建房子或住房子要区分开“长幼尊卑”。在我家农村当地,爷爷奶奶住正房,代表孝顺,大门在南房,子女住西厢房,厨房在东边,有的人也习惯把厨房建在南房,大门在东方。这里的过,是高过的意思,意思就是说,大门,不要高于厅堂,不然的话,家道中落,人丁稀少。很多人看这句话的时候,觉得不可理解,还觉得有点夸张。老祖宗为何要这样说呢?
以前每家每户都很穷,那个时候孩子也很多,有的在孩子结婚以后没钱盖新房便会腾出偏房来让孩子住。堂屋永远是留给长辈居住,因为堂屋冬暖夏凉。所以就把堂屋来比喻成长辈。而大门则是代表着子孙后代,如果大门的高度超过堂屋的高度,便会觉得子孙的气势压倒长辈,会对长辈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在盖房子的时候便会将大门的高度低于堂屋。
现代人没有古人那么多迷信的思想,他们认为后代要优秀,关键是靠父母来培养,是人力可以改变的,而古人就会弱化人力的努力作用,反而寄情于其它的事物中,特别是那些我们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件事,比如说房子的构造和后代的关系,如这句俗语说的:“大门过于堂,家败人丁亡”。
中国自古讲究“长幼有序”,所以从古至今,这长辈为天都是没有变过的,自然这大门也不能逾矩,需得比厅堂门低。这句话真的完全是迷信吗?显然不是,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的话,大门的高度确实不能高于大堂的高度,不然会使得空气不过流通,如果大门的高度高于堂屋,那么就会影响到堂屋采光,屋子内长期没有阳光照射就会变得潮湿阴冷,人长期在此环境下生活,就很容易生病。虽然到不了家败人丁亡的地步,但是会时不时生病。如果父母生病就很难生出健康的后代,就算后代生出来了,可能体质也会很差,长期以往确实是会人丁稀少,还是有一些科学道理可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