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头牌老生”于魁智:我没有离婚,妻子还是原配

1961年12月,于魁智出生于辽宁沈阳一个普通家庭,下面有一个妹妹,父亲是一名八级钳工,母亲则是音乐教师。受母亲的影响,于魁智在小学时就是合唱队领唱,10岁开始学习唱戏。
1972年,他被沈阳京剧学员班选中开始学习京剧,并受到了杨元咏、黄云鹏等名师的培养。1982年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于魁智进入中国京剧院唱老生。
1990年5月,为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文化部组织京剧表演艺术家到香港演出。在香港星光戏院,于魁智连续主演了十几场,他美妙脆亮的唱腔、英俊洒脱的扮相、矫健的身手,征服了香港的千万观众,鲜花和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台下有一双美目,痴迷地盯着于魁智,一颗芳心为之倾倒,她就是梁以薇。连看5场后,梁以薇激动地买来一大束百合花,别人都是在前台献花,她却偏偏跑到了戏院后台。
梁以薇手捧散发着清香的百合花,可没办法进后台。这时代表团刚好有位副团长出来送客,得知她想献花给于魁智,便将她带到了后台。
梁以薇只知道于魁智舞台上的模样,不知道他卸了妆是啥样,那天他化了很浓的妆,而且带着髯口。梁以薇开始没认出来,差点送错人了。
于魁智见梁以薇身穿白色连衣裙,就像百合花一样纯洁,心想她怎么献花跑到后台来,还一副羞涩的样子,脸红红的,莫不是有什么特别的心事?两人初次见面,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梁以薇不会讲普通话。于魁智一点儿也听不懂广东话,他们就用文字交流。在短暂的接触中,两人一见钟情。
梁以薇与于魁智同龄,毕业于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是香港某知名纺织品公司的总裁助理。虽然年纪不大,但梁以薇痴迷京剧,谈起戏来有板有眼。于魁智相信缘分,或许真有一种缘分,到来时竟能超越时空。分手时,两人相互留下了联络方式。
在香港演出的半个月里,只要有于魁智的演出,梁以薇都会开着车来观看,他俩几乎天天见面。有一天演出间隙,梁以薇约于魁智到附近公园散步。谈兴正浓时,于魁智情不自禁地问她:“我在你心目中占了什么位置?”梁以薇脸上泛起红晕,含羞地说:“特殊的位置。”于魁智清楚地听见了,两只手挽到了一起,梁以薇两眼微闭,沉浸在幸福之中。
结束演出后,于魁智要离开香港了。梁以薇依依不舍,眼含热泪:“你身边有那么多女孩送花,以后你还会记得我吗?”于魁智捧着她的脸:“我的眼里只有你!以前的女孩从未令我心动过。”梁以薇特意送给他一块手表,希望他记住两人在一起的分分秒秒。
虽然香港和北京远隔千山万水,但是隔不断两人的思念。不久,梁以薇忍受不住思念的煎熬,毫不犹豫地买上机票就飞到了北京。当时,于魁智住在单位筒子楼简陋的单身宿舍里,工资非常低,他就将她安排在一个很便宜的招待所。
晚上,他邀请梁以薇到剧院看戏,她问远不远,他说:“不远,咱们走路吧。因为打不起车,坐公共汽车又觉得丢面子,结果这一走就走了十几里路,最后实在“浪漫”不动了,他们才坐小巴到剧院。
百合为媒,因戏结缘,这两个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年轻人热恋了。直到现在,于魁智的家门上还镶嵌着百合的图案,以纪念那场美丽的初识。1991年4月,梁以薇的母亲特意陪同女儿到北京来看望未来的女婿。她看到于魁智的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就劝女儿:“阿薇,你要考虑清楚啊,否则以后会后悔!”梁以薇并不追求物质的奢华,态度坚决地说:“妈,只要两个人真心相爱,生活苦点算不了什么。”
于魁智童年照片
母亲的思想转变了,父亲的担心又接踵而至。回到香港后,父亲问梁以薇:“你们天南地北那么遥远,将来结了婚,你愿意去北京吗?”她说:“我可以让他来香港呀!”梁以薇高兴地拨通了于魁智的电话,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他。“不行!”于魁智说,“我16岁来北京闯天下,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汗水。这么多年来,京剧已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的第二生命。京剧的根在北京,我要留在北京。”
听到于魁智这么决断的回答,梁以薇左右为难,伤心地挂断了电话。半个月过去了,梁以薇也没有跟于魁智联系。但他的身影时常浮现在眼前,他的唱腔时时回响在耳旁,她知道今生今世再也离不开这个男人了,便忍不住拿起电话,泪流满面地说:“魁智,我想你!”其实,于魁智也日夜思念着梁以薇,听到心上人这么痴情的话,他也眼含热泪道:“我也想你!”
1992年11月,为了于魁智的京剧事业,梁以薇辞去香港某大公司总裁助理的高薪职位,离开香港温馨舒适的家,义无反顾地追爱到北京。当她提出辞职时,总裁极力挽留。她说:“我的偶像丈夫在北京,我要去那里照顾他。”当时,京剧很不景气,有不少同事纷纷改行,大家都认为于魁智和香港富家小姐结婚,条件比谁都好,走定了!
不久,在北京举行婚礼时,于魁智特意邀请领导、同事参加,当众倾诉肺腑之言:“京剧的土壤在中国,发源地在北京。我在京剧艺术的道路上既吃尽苦头,也尝到了甜头,我唯有留在北京才能有发展。”
婚后,于魁智夫妇每月就靠他400多元工资度日,生活很艰难。梁以薇不得不精打细算,丈夫不在家时,她常常就着咸菜啃干硬的馒头。她不买衣服,也不用化妆品。于魁智抚摸着妻子日益粗糙的手,备感内疚:“对不起,让你受苦了。”梁以薇却笑着说:“只要能听你唱几句京戏,再苦我也觉得甜蜜。”
除了京剧,夫妇俩在生活中几乎没有共同之处。于魁智喜欢吃炸酱面,茄子、大白菜,他是北方人,做菜一定得放酱油染色。而梁以薇爱吃意大利粉,吃鸡毛菜,不爱酱油。
为照顾丈夫胃口,梁以薇总是割舍自己的爱好,买回丈夫爱吃的菜,学着传统烹调手艺做给他吃。因为她不爱吃,所以总是吃得很少,劝丈夫尽量多吃一点。他们虽然有很多差异,但是生活得很幸福,其秘诀就是相互包容。
于魁智对艺术比较较真儿,妻子能够理解。但梁以薇并不是一味地忍让,她也有“牛”脾气,常“秋后算账”。有一次闹了别扭,过了好几天,夫妻俩在阳台上乘凉时,梁以薇说:“前天的事情我还没忘呢,告诉你,那天为什么我没理你?其实是你不对。”经过几天的沉淀,于魁智心里的想法已经转变了,而且觉得妻子当时不跟他吵,自己不一定就是对的。他是个喜欢自我检讨的人,男人要学会道歉,这很重要。他知道,为了自己的京剧事业,妻子从一个事业型女性转变成贤内助,做出了很大的牺牲。
1995年冬,为了角逐中国戏曲“梅花奖”,于魁智整天在单位练功房排练。梁以薇一日三餐都给他送饭。那时候正是隆冬,纷纷扬扬的大雪飘个不停,梁以薇舍不得花钱坐车,每天骑着一辆破自行车去送饭。有一次在弯道处,一辆大卡车突然迎面冲来,梁以薇连人带车重重地摔在沟里,腿上擦破了一大块皮,鲜血直流。她顾不上疼痛,急忙查看摔在路边的保温餐盒。当看到里面的饭菜完好无损时,她欣慰地笑了。于魁智看到妻子衣服上的点点血迹,得知她遇险的情况后,潸然泪下。
于魁智和梁以薇夫妇是同龄人,两人都属牛。巧的是,他们在结婚六年后终于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并且也属牛,他们给宝宝取名于泳良,乳名“牛牛”。真可谓一家三头“牛”,他们和睦相处,感情笃深。
2000年3月,于魁智在外地演出,牛牛发起高烧,梁以薇也得了重感冒。当她好不容易把儿子抱进医院时,竟一头昏倒在地上。当晚,于魁智打电话关心她和孩子的情况,为了让他安心演出,梁以薇强打起精神说:“我和儿子都很好,你不用担心。”放下电话,她忍不住哭了。于魁智演出完后回到家,看见憔悴的妻子和瘦弱的儿子,感到深深的痛心和自责。梁以薇却安慰他说:”这有什么?哪个女人不是这样过来的?”
因为忙于演出,于魁智常抽不出时间来陪伴妻子和儿子,梁以薇从不抱怨,把家庭的重担全部承担下来,在各方面百般体贴和照顾他。为了分担家庭的重负,于魁智一回家就抢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哄孩子。身体力行后,他才体会到做妻子的辛苦。然而,梁以薇从未向他诉过苦,这让他对妻子更增加了爱意和钦佩。
2003年春,于魁智出任中国京剧院二团团长。通过多年的学习和舞台实践,他在传统京剧唱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声乐在气息运用和发音位置上的科学方法,融会贯通,最终形成了自己收放自如、高低不限的演唱风格。京剧是于魁智和梁以薇的共同兴趣和爱好。梁以薇最爱听他唱京戏,为了帮助丈夫提升艺术层次,她常常坐在台下,观察观众的反应,看舞台效果,再一一反馈给丈夫。几乎每次演出,梁以薇都当好“后勤”,处理一切杂事,以免于魁智分心,真可谓夫唱妇随好伴侣。
2003年11月,于魁智在上海参加“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此前几个月,他下煤矿,上东北,没有好好休息过,来到上海就病倒了,嗓音沙哑。于魁智常说,演员没有得病的权利。梁以薇急忙送他到医院打点滴,然后又送他到后台化妆。
演出开始前,于魁智练了一遍唱段,嗓子明显干涩。梁以薇心里焦急,赶紧买来一大袋苹果,小心翼翼地削好皮,再捧给于魁智,让他润一润嗓子,这是治疗嗓子的秘方。于魁智吃完苹果再上台,他的《空城计》、《三家店》仍然唱得台下喝彩声连连,尽管高音处不及往日嘹亮,但依然韵味十足。
于魁智满头大汗地下得台来,梁以薇又把削好的苹果送到丈夫嘴里。那晚一共四段唱,于魁智在后台吃了四个苹果。演出结束时,听到戏迷的满堂喝彩声,于魁智和梁以薇的神态才轻松了许多。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想“成派”,必须要有自己独有的、叫得响的剧目。于魁智也渴望有属于自己的新剧目、新形象。2004年,于魁智在大型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中,成功地扮演了梅兰芳大师,成为演艺界关注的焦点。
扮演梅兰芳是他的一次突破。刚开始接这出戏时,一些观众觉得梅兰芳是唱旦角的,他温文尔雅的气质和于魁智的风格有一定反差,但梁以薇告诉丈夫,不要追求形似,而要追求神似,追求和大师心灵的沟通。于魁智看了梅兰芳生前的大量照片,揣摩他当年塑造的人物,的确令人叹服,便力求从神韵方面去着力刻画,终于获得了成功。
2005年年初,于魁智看到央视《感动中国》,讲述余家十七代为明末忠烈袁崇焕守墓至今的故事,有了创作欲望,他要在舞台上塑造这位英雄。梁以薇给丈夫提出建议:“人物不同,情绪不同,老腔做些巧妙的改变,照样能唱出新意。”为了剧中的唱腔,于魁智费尽心机,花了20天时间逐字逐句琢磨,终于为袁崇焕设计了一段高拨子慢板,这种板式唱腔在新编京剧中还是第一次运用:“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何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不久,于魁智的新编历史京剧《袁崇焕》轰动北京、上海,成为他跃上新高峰的又一个起点。
梁以薇在和丈夫研究京剧唱腔的同时,还注意收集他的音像资料,筹资为他出唱片。在妻子提一下,不久于魁智创办了魁智乐苑有限公司,梁以薇担任公司掌门人。公司创立伊始,困难重重,因资金短缺,一度举步维艰。梁以薇特意跑到香港,从娘家借来了数十万元,递到丈夫手中,化解了公司危机。妻子的付出,让于魁智感动不已。此后,他们的魁智乐苑公司先后推出多部“经典京剧唱腔专辑”及图书,为弘扬国粹,普及京剧做出了巨大贡献。
有了梁以薇精心打理,于魁智把全部精力花费在京剧表演上,他台风稳健,唱腔浑厚,将多家流派巧妙融合贯通,众多戏迷将他誉为“京剧第一老生”、“头牌老生”等美誉。2010年3月,于魁智当选为中国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兼副院长。从2006年到2015年,于魁智先后9次参加央视春晚,表演戏曲联唱《新五女拜寿》《天上人间共和谐》等。
到2020年,于魁智夫妇已经59岁,他们的儿子于泳良也22岁了,正在国外著名学府接受高等教育。家庭圆满,儿子优秀,于魁智对婚姻对生活非常满足。他常对妻子说:“我今生最正确的选择就是与你牵手,没有你的支持,我不会有今天。”梁以薇则表示:“我爱京剧,爱丈夫,今生与你在一起,我很幸福!”
因为于魁智夫妇很低调,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于魁智在接受采访时,也极少谈论私事,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他婚姻不幸福,有的人甚至认为他离婚了。于魁智从不辩解,与妻子过自己的低调生活。别人问急了,他才回应一句:“我没有离婚,妻子还是原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