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彭程散文简评
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彭程散文简评
作者:刘江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次为作家彭程推出三本散文集:《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2021年7月版),从题材上大体归为三类,即生活、行走和阅读。这套书可谓彭程多年散文创作的精品选本,是其散文风貌和审美诉求的整体呈示。
《大地的泉眼》《心的方向》《阅读的季节》
彭程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程浸洇散文多年,算不上高产,却也成果丰硕。他是最早提出“有难度的写作”的作家,“不惧怕难度,甚至是主动寻求难度,便是一切严肃文学艺术家别无选择的宿命。因为他十分明白,难度的背面正是进步,这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难度的等级不同,对应着的是不同的收获、不同成色的奖牌。”(《写作的难度》)这样一来,想写快些便变得不可能,对题材的挑选,对文字的捻拢,对意义的追寻,对以往的超越等,都会煞费苦心,绝不肯轻松敷衍成篇。这种严谨、自我为难的写作使得彭程散文能够自出机杼、水准齐整,这一点令他在文坛颇有口碑。《在母语的屋檐下》《家住百万庄》《心的方向》《地图上的中国》《当地名进入古诗》《对坐》等精品佳作就是这样写出来的。读彭程散文的整体审美印象,仿佛面对一片浩渺寥廓的湖水,没有大海的巨浪滔天,也没有溪流的澄澈清浅,而是旷远安宁,静水流深。彭程善于将感性与理性结合,将感受与思考结合,不管写什么,都不局促,不拘泥,不黏滞,即使从小处落笔,也能跳荡开来,纳须弥于芥子,横处拓展,纵处掘深,云蒸霞蔚,气象万千。
在寻常中发现奇崛。宋人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一文中有句名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清代李渔《闲情偶寄》中也云:“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但是,能在普通寻常事物中披沙拣金,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如平原之上兀然一峰陡峭,凸现奇崛之美,那才是对作家功力的真正考验。彭程散文虽然擅长在日常生活中取材,故乡,童年,乡野,城市,父母,旅行,读书,等等,但他很少做一般性的叙事和抒情,也很少像《返乡记》那样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前后过程,他写作的着力点是“题中应有之义”中的“义”,如火中之焰,糖中之精,即发现和挖掘寻常事物中的不寻常之处,及其背后被遮蔽的真相和生命的意蕴。诸如《漂泊的屋顶》《尺度》《连续》《物证》《招手》《对坐》《高处》等文,从标题就可看出高度的概括性和抽绎性,赋予血肉、骨骼、躯体以灵魂的统摄,又如一根红线串联了散乱的珠子,而奇妙的发现就在文本之间。以《对坐》为例,家里客厅一长一短L型沙发,对坐着年迈的父母和“我”,有一搭无一搭地看电视,有一句无一句地聊闲篇,这样的“对坐”是不是我们每一个家庭日常常见、习焉不察的场景?作者却有一个“触目惊心”的领悟,“生命是一个缓慢的流程,在成长、旺盛和衰颓之间,他们进入了最后一个阶段,渐行渐远。”与父母“对坐”,在生命历程中只是一个时间的驻留,而必然会丧失,终会是永久的分离。这种感觉真实到残酷,又充满了荒谬感。极少有人如此清醒地写父母亲情,所以我视之与朱自清的《背影》和陈福民的《与你遥遥相望》一起为亲情散文的范本。
精微独异的生命感受。从本质上来说,散文是一种侧重表达内心体验和生命感受的文体。然而不少写作者易陷入三个误区,一是粗枝大叶,千人一面,二是浅尝辄止,流于表相,三是同质化,缺乏独异性,甚或写出的是间接的别人的感受。人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张面孔,写作者就是要有一双望远镜和放大镜观察到事物的细微差别,从而写出属于自己的独到体验和感受。其实,越有独异性,就越有公共性。正如彭程所说:“文学的重要作用,正是通过差异性而反映共同性,经由个别而抵达一般,建立起不同生命之间的联结和融合。”(《我们为什么喜欢散文》)在这方面,彭程既有天生的敏感,善于敏锐捕捉事物细微的变化,譬如声音、色彩、光影、滋味等对自己各种感觉的触动;也有后天的技巧,他把这些详细记录下来,并加以品咂揣摩。我们随手翻开《童年乡野》,看他写不同季节的树:“初春,柳树新绽枝条的鹅黄最为悦目,掐一段柳枝,捋开外表的皮,可以做成柳哨,噙在嘴里有苦涩的味道。”“稍后便到了柳絮飘飞的时节。白色绒毛纷纷扬扬,像是一场大雪,在碧蓝的天空和温暖的风中飘洒,脸颊经常会感到极其细微轻柔的碰触。”“树木中唱主角的应该是高大的白杨了,半透明的碧绿叶片,金箔一样闪光,在风中哗啦啦地响动。”这里调动了视觉、味觉、触觉、听觉,不啻一场感觉的盛宴。而且还有“鹅黄”“白色”“碧蓝”“碧绿”“金箔”多彩的呈现。彭程在《漂泊的屋顶》中这样说:“我意识到自己的感觉出奇地敏锐、清晰,几乎是怀着一种贪婪的热情,看着、听着、嗅着,想把一切印象都吸收进来,储存在心中。”这不仅体现在对外在事物的观察,更有对内在生命的体悟,这无疑是一种艺术的自觉。
深邃开阔的人生思考。王国维尝言:“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对一个作家作品判定其优劣高下的最高标准是有无思想,如果只能出乎其内而不能出乎其外,只有形而下而没有形而上,那显然只停留在表象而没有抵达本质,就缺乏深度而轻飘飘的没有力量。在当今散文家中,彭程显然是善于思长于思的一个。我曾注意到,他的思考是基于对生活的感知而生发的看法,而非终极的关怀,更没有陷入纯思辨的玄学,眼睛盯住竹子“格物致知”。他的思考源自大地、人间、日常,意在破译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的密码、社会的玄奥、生命的意味”,关注此岸,而无意彼岸,故毫无凌空蹈虚的晦涩枯燥之感。彭程读书量奇大,中外书籍的智慧已化作血液流淌在他的身体里,这使他在书写自己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之外,能够升华出如美学家苏珊·朗格所说的“他认识到的人类情感”。读彭程散文,常常有一种感觉,他对某一个事物叙写和思考你觉得写到三就可以了,结果,还有四、五、六……仿佛一个平静的湖面,其深不可测。正如他说:“我的心的方向,朝着四面八方,无穷无尽。”(《心的方向》)在我眼里,彭程属于这样的作家,才气充盈,但从不使才弄气、哗众取宠般炫技;学识渊博,但无“獭祭”之疾、死于前人句下,他将才子的才气与学者的严谨结合得相当完美。他的散文多取材于生活,却无烟熏火燎的市井气和世俗气,而是精神的高蹈和雅致沛然其间,更有诗意流淌醉人的芳香,如巴乌斯托夫斯基所言:“就像苹果饱含果汁一样。”彭程的散文写作构建了属于他的审美世界——寥廓而幽深的审美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传统美学的感染力不再是孜孜追求的目标,而是以唤醒和照亮人们意识和精神的现代美学为鹄的,展示了散文写作一个新的方向。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8日 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