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是中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竹类植物起源地和现代分布中心之一,素有“竹子王国”之称。千百年来,竹子在中国文化、艺术和日常生活中一直闪耀着奇异的光彩,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中,竹被喻为虚心有节、坚韧挺拔、风度潇洒的“君子”,后逐渐升华为仁人志士的做人道德标准,现在也依旧影响着中国社会文明的发展。
竹子在艺术创造方面的最大体现便是书画和诗词作品,也因此造就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居所竹林风光,不少人的老家后院总有一丛竹林。
竹作为一种优良的材料,同时是中国境内最常见和广袤的植物资源,在日常生活和家居装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诸如竹制日用品、竹制工艺品、竹建筑、竹家具等,与木材相比,毫不逊色甚至更为出彩!
竹制日用品
竹制工艺品
竹建筑
竹家具
上面的四个类别中,使用历史最长、相关研究最多的便是竹家具,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竹制家具技艺在现代设计中焕发出了新的风采。
洛杉矶Sitskie工作室设计的一款充满浓厚山林气息的家居产品——Block 竹木椅子和长椅,便是竹材料与新技术的结晶,它具有一定的缓冲性,摒弃了木质家居的硬感,展现了灵感与材料的结合魅力。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人疑惑了,上面的家具哪里能看出是竹子做的了?这就不得不提竹家具的分类了,除了我们熟悉的原竹家具外,其实还有竹材板式家具、竹材板木家具和竹材胶合弯曲家具等,其中又涉及到原竹、竹集成材、重组竹等竹材或竹加工材。
由此可见,竹家具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了解竹家具的分类和定义变得很有必要。接下来我就竹家具的分类和工艺要点做简单讲解,希望能带你重新认识竹子的无穷魅力。
原竹家具
原竹家具通常指以中空有节的竹材竿茎作为家具的主要零部件,辅以竹片、竹条(或竹篾)有机编排而成的一类家具,主要包括桌椅柜架等。
原竹家具生产历史悠久,使用地区广泛,但生产企业往往规模小,效率低,且产品存在虫蛀、霉变、开裂、变形、松脱等质量问题,让原竹家具的传播和发展变得困难重重。
那么如何将我国竹资源丰富、竹文化浓厚的优势充分发挥到原竹家具上呢?笔者请教了原竹专家所小茗,他多年致力于设计研发原竹家具,告诉我从原竹到成品的多道工序中要特别注意这么几点:
1、新鲜竹材,一般含水率在70%以上,最高可达140%,在制作前要进行碳化竹材,控制其含水率,这对家具的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还原糖含量高的竹材易发霉,而淀粉蛋白质的存在又容易虫蛀,防虫物理法有高温、浸水、烟熏等,无公害但有可能再度感染。化学法有浸泡、涂布等,注意能很快杀灭蛀虫和霉菌但又要残留药效长;
3、组装时如果发现有歪斜或翘角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做到接口严密、形状工整,并进行严口、净口的修整,原竹接合可采用榫接合、插接以及绳固定等;
4、在组装的过程同时进行补钉眼的处理,固定连接件与竹子之间的缝隙,防止内部松动现象发生。
原竹家具的价值取决于型、材、艺、韵,如何继承和发扬我国原竹家具设计和生产中的精华,使原竹家具绽放新的光彩,需要一丝不苟的操作流程以及始终坚定追求的步伐。
竹材板式家具
竹材板式家具是利用竹集成材、重组竹制成的各类型家具,以板材为基材,采用圆棒榫、五金件连接,可以制作大尺寸的家具。通俗来说就是我们常见的板式家具,只不过是将竹通过一定技术制成板材。
其中竹集成材是将竹加工成一定规格的矩形竹条,再经防腐、防霉和防蛀处理后组坯胶合制成的竹质板方材。
重组竹指将竹材疏解成通长的、相互交联并保持纤维原有排列方向的疏松网状纤维束,再经干燥、施胶、组坯,在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具中成型胶压的材料。
重组竹不仅在家具上大放异彩,还广泛运用在建筑外墙、地板等领域。
这类家具具有较好的防腐、防虫和防蛀的特点,相比于原竹家具还具有强度大、尺寸稳定、不易开裂等优点。另外可以采用板式家具的生产工艺流程,与木材相比,在结构性和美学性上皆有较令人满意的特性。
竹集成材、重组竹与几种常用木材性能比较
竹材板木家具
以竹集成材或重组竹做家具框架,既可以做成固定式结构,也可以做成拆装式结构。其特点实际上与竹材板式家具一致,只是结构上有所差异,其性能也与木材相似。
竹材弯曲胶合家具
利用竹单板、竹薄木或竹片等材料,通过软化、胶合弯曲、干燥定型工艺制成的家具,具有形态优美轻巧的特点。
诚然,木材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自然亲和力成为家具的主要用材,一直陪伴我们的生活,但随着森林资源的匮乏,探索新的材料成为家具行业的重要话题。因此,从中华竹文化出发,结合现代设计与技术,终是发展良策!